“菠萝战争”里的中介:选果像赌石,有人发财,有人月亏10万

2021-03-30 星期二
△一位菠萝采摘工人在拖拉机旁短暂地休息。
2021年3月初,中国人的“水果圈”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为防范植物疫情风险,海关总署宣布暂停台湾地区菠萝输入大陆;二是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一夜走红,这个盛产菠萝的小县,涌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菠萝采购商,一场“菠萝争夺战”在此展开。
“菠萝中介”,是徐闻当地的特色职业,他们是连接采购商、果农、工人的渠道,扮演着中间人和老板的角色——杨武就是其中之一。以下,是他亲历的“菠萝战争”。

清晨5点,天还没亮,徐闻本就不宽敞的街道,已被厢式货车堵满。

路边的早餐摊,菠萝采摘工们端着碗狼吞虎咽,为即将展开的工作补充能量。整条街弥漫着忙碌、紧张的气氛。

“搞快点!”、“人都到了吗?”、“今天这批货必须发车!”

“菠萝中介”杨武离开家,一步跨进门口的皮卡,开始给工人打电话,催促大家赶往交易站集合。他需要在天亮前接上工人,前往菠萝地采摘。

他语速急促,说话大声,每句话都以感叹号结尾。

杨武50多岁,入行20年。像今年这样的“大场面”,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并不常见。

凌晨五点多,菠萝中介杨武开车从家里出发。

在徐闻,果农要找销路,外地采购商要找货源,采摘工要找活干,催生了菠萝中介这个行业。他们既是中间人,也扮演着组织者和“老板的角色。

早上6点,杨武载着工人赶到菠萝地。车刚停稳,前一批抵达的采摘工人,就拖着装满菠萝的篮子朝车厢走来。

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和海南岛隔海相望,气候湿热,工人们选择在一天中最凉爽的时间干活,可以少吃一点日晒流汗的苦。

天还没亮,工人们被大货车运到地里摘菠萝。

杨武的交易站里,载满菠萝前来称重的车一辆接一辆。采购商们挤在交易站小屋内,等待菠萝中介签单、看果。
徐闻有着“菠萝的海”的称号,其菠萝产量几乎占据了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位于徐闻县东部的曲界镇,是主要的菠萝产区,35万亩菠萝园已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

游客们在“菠萝的海”景区打卡拍照。

临近曲界镇的公路上,竖着“中国菠萝第一镇“的牌子。

牌子后面的交易中心,此时还没有多少车辆,两周后,它将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填满。曲界镇的旅馆,已被提前驻扎的采购商订满

每年菠萝丰收季,这个常住人口只有4万人的小镇,将迎来它最热闹的时候。

本地的菠萝采摘工正在采摘,一天工资在300-400元之间。

“杨哥,果农不让摘了!”杨武接到一位东北采购商的电话,赶忙开着皮卡,赶到菠萝地。

他告诉杨武,因为近期价格大涨,果农不愿以原先签订的合同价卖出菠萝。

见到杨武后,采购商铁着脸,领着他径直走向菠萝田里阻挠收割的果农。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工人歇在一旁,都没干活,果农脸色也很难看。

杨武在与一位来自东北的采购商商量价格。

杨武撇开果农,拉着采购商走到远处,“价格可以再谈嘛”。

采购商一脸苦笑,“合同都签了,不能随便改吧?”

经过杨武一阵劝说,采购商情绪有所缓和,为了让采摘得以继续,同意再加点价。

杨武又找来果农,软硬兼施,“别人同意加些价,但你下次不能这样了”。果农也点了头。

风波过后,工人们又重新开动起来,“今年价格普遍偏高,一个价果农也想多挣钱”,面对这样的情形,杨武也觉得无奈。

杨哥带着采购商下地看果。

据徐闻县菠萝协会统计,今年徐闻菠萝预计产量65万吨,较去年减少5万吨。加上海关总署宣暂停台湾地区菠萝输入大陆徐闻菠萝上市后价格持续走高。

据某电商平台统计,徐闻菠萝日销量达67万斤,比去年同期增长235%,多项指标均刷新纪录。

“春节前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杨武说,现在虽有回落,依然保持在1.4元-1.5元每斤,“如果要现货,还要加价3、4毛

徐闻菠萝出圈后,来自各地的菠萝采购商聚集在代销点,不少采购商是第一次来。

“徐闻菠萝虽然火了,但对采购商来说,风险也更大了”,杨武说,消费者能不能接受更高的价格,市场消化能力有多大?这都是采购商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尽管如此,前来曲界镇的采购商依然络绎不绝,“很多人年前就到了,要一直待到五月”。

曲界镇菠萝第一交易市场,农户把菠萝苗摊在地上。菠萝苗价格由往年的一毛涨到五毛。

同意加价买入的东北采购商,打开了手机计算器,加价后每车菠萝他要少赚几千元,菠萝是个长线生意,每车有亏有赚很正常,但价格控制不好,就容易翻车”。

整理好情绪后,他发了一条短视频,“老铁们,家乡海南的香水菠萝,味道杠杠滴,要的联系”,他的主要客户,大多来自黑龙江绥化。

至于他把徐闻说成海南,把海南称为“家乡”,杨武并不在意,“能卖出去就好”。

农户在与菠萝中介结算。

“已经亏了十万了”,一位来自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已在徐闻待了二十多天的采购商,对菠萝生意的前景,表达了悲观情绪,两块收的,到市场只能卖两块二,没法赚钱”,他以前主要做橘子生意,听闻最近菠萝生意火爆,于是来到了徐闻。

试图炒一波短线的他,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了代价。

“行情好就多发一点,行情差就少发一点”,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在菠萝交易中心算账的工作人员。

杨武说,每装一车菠萝,中介可以收入1200元左右,“这个价格也不固定,往年的菠萝旺季,我大概能赚10万”,杨武说,在当地,这算是很不错的收入。

并非每个中介,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今年新入行的中介王东,至今只挣了一万多元,远低于他的预期。菠萝旺季只剩下两个月,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做中介有两样基本活,“一是鉴别果品,二是砍价能力”,这都是新中介所欠缺的,加上入行时间短,王东的客源不多。

今年刚入行的菠萝中介王东。

鉴别果品是一门技术活,在菠萝切开前,品质是好是坏,谁都没法打包票。

交易站里,时常传出采购商愤怒的咆哮,“全是水菠萝,我们拿出去怎么卖!”采购商所说的“水菠萝”,指已经熟透,或品质不佳的菠萝。

出现这种纠纷,就到了考验中介斡旋能力的时候。

中介阿年走上前去,开始安抚采购商,“这只是一小部分,我带你们去地里看看,他拉着采购商坐上摩托车,离开了交易站。

菠萝中介阿年与采购商在谈判。

在菠萝地里,阿年随手摘了几个菠萝,当场削给采购商看,采购商皱着眉,不置可否。

“我出的是好果的价,里面不该有坏果吧?”

阿年解释,即使是干了几十年的中介,也没法凭外观一眼看出哪个是水菠萝,“这是个比例问题,我们只有尽量降低,没法完全避免”,阿年也承诺,会跟果农沟通,在价格上做出让步。

听过阿年的解释,采购商勉强接受了这个处理方案。

防止被菠萝叶刮伤,工人们都套上由蛇皮袋改装而成的保护脚套。

水菠萝引发的纠纷,在徐闻的各个交易站每天都在上演。

“果农想趁高价卖菠萝,新采购商想挣一笔快钱,大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在利益面前,承诺只是手段”,一位来自江苏的采购商说,“淘菠萝跟赌石一样,挑的好是爆款,挑不好就是炸弹”。

“干这一行,经验很重要”,他从菠萝地里摘了一颗菠萝,用小弯刀切开,果肉外面是黄色,菠萝芯周围一圈是橙色。

“快熟透了,运回去就卖不了”,他切下一块果肉,放进嘴里嚼起来,剩下的菠萝随手丢在了田边。

菠萝中介带采购商在田里尝果。

江苏采购商说,这是懂行的朋友教他的诀窍:果肉橙色,那就是熟透的水菠萝,“从外表看不出问题,只有切开才知道”。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赚钱,有人赔钱”,他认为,徐闻菠萝的火爆,吸引了很多新入行的采购商,“其实菠萝这个产业,比他们想得要复杂”。

今年菠萝价格一路高涨,烂在地里的菠萝比往年少见。

面对今年徐闻菠萝的火爆,杨武仍保持着冷静态度。

他依然记得,2016年,徐闻菠萝滞销,1毛钱一斤也无人问津;2018年徐闻遭遇寒潮,菠萝成熟期推迟、残次果比例大增,再次出现滞销。

2020年4月,徐闻菠萝销路因疫情受阻,“连县长都出来做直播帮忙卖货”,杨武说,像今年这样的行情,或多或少有点运气成分。

中午,负责装车的工人躺在车旁休息。

交易站里,一位果农满脸笑意地告诉我们,“往年销路不好,上半年忙完菠萝,下半年还要出去打工,今年价高,不用去打工了”。

但以后是否还需要打工补贴家用?他并不确定。

入夜了,交易站屋内,果农正和中介核对交易金额,采购商排队等着签单。装好菠萝的挂式卡车,准备启程。

中介们站在灯下,向采购商告别:慢点开,路上注意安全。

晚上11点,工人们把菠萝装运上车。

车轮碾过掉落在地上菠萝,空气里散发出阵阵香甜的气息,和地上的灰尘混杂在一起,随风飘散。劳动没有停歇,远处菠萝田里的亮光染红了半边天空。

这场关于菠萝的争夺战,将会一直持续到5月。

年长的菠萝中介们,迎来了丰收季。而年轻的菠萝中介,寄希望在社交平台开疆拓土,他们乐观地相信,徐闻菠萝会越做越大,届时他们将迎来事业的高峰。

临近晚上12点,菠萝中介阿年和老婆还在忙碌着。

(文中杨武、王东系化名)

第3991期

撰文文智  摄影丨陈劲

编辑 | 匡匡 夏天

出品 | 腾讯新闻


长按下方二维码,持续关注《中国人的一天》栏目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