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听劝的小艾同学,带起新一轮的逆袭风?

2022-12-08 星期四


「素人逆袭的故事之所以励志,在于它呈现了一道填空题而非选择题,故事的结局充满了多元可能,除了身处于中的主人公,无人能够提前预设。」

>>>

一年的岁月会给一个人带来怎样的变化?

2021年,ID叫“小艾同学”的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布一条笔记,内容是自己的照片和一句“找不着对象,大家觉得我问题出在哪里?”

(小艾同学最初的求助帖)

评论区里网友的建议接踵而来,有人说先从发型开始,有人犀利的指出他的工作不具有持续发展潜力,有人友善鼓励他先从减肥开始......不管是刺耳的批评还是真诚的鼓励他都虚心接受,按照建议不断地付诸实践,在平台上给予反馈。

(小艾同学评论区)

最近,一年的时间过去,经过换发型、减肥、护肤、换穿衣风格,网友们惊叹小艾同学已经“脱胎换骨”,“小红书最听劝执行力最强的男人”被顶上评论区榜首,获得了8.6万人的赞同。

(小艾同学减肥前后)

(小艾同学的评论区)

随后互联网上突然多了很多听劝的“小艾同学”,希望借助这股“励志东风”,成就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这样一个“心灵鸡汤式”的故事,为何引起年轻人的热议?一个素人的逆袭背后折射着怎样的价值期待?

1

“脱胎换骨之变”:

 女性审美取向撬动男性形象

刚发帖求助时,小艾同学身材臃肿,被形容为像“房产中介”,而经过减肥、增肌改善身材线条、更改穿搭,一年以后,小艾同学形象气质截然一新,摇身一变成为了男大学生。

(小艾同学改变穿搭前后对比)

(不同平台网友对小艾同学改变的评论)

小艾同学在自己的总结帖中对表达了小红书的姐妹们的感谢,按照她们的建议改造,他终于有了社交的勇气。随后在各网络平台出现了很多像小艾同学一样希望被改造的男性,征求各位女性网友的意见。


网友戏称“这相当于在小红书被100个女朋友捯饬了”。的确,小艾同学的每一步改造,都精准的采纳了女性网友的意见,从网友评论中的“油腻男”到“韩系帅哥”,小艾同学形象提升广受好评似乎体现的是女性“干净”“清爽”的审美取向的胜利。


(小艾同学对于男生如何实现“干净”的经验贴)

尽管女性网友的“劝导”在这次小艾同学形象改造中发挥了主导的作用,但女性对男性形象的审美话语并不总是被男性接受,女性所定义的“帅”也很难引起男性的共鸣。

女粉丝数量众多的“男爱豆”们,集中体现着女性对于理想男性形象的期待,但通常得不到男性的认可。比如选秀出道的男歌手蔡徐坤,其俊美的外貌受到众多女粉丝追捧,男性网友则以“鸡你太美”“蔡徐坤打篮球”等梗来调侃这种审美取向。

在男性审美评判的争夺战中,男性和女性处于一场针锋相对的拉锯战。

2021年,同样具有征婚交友需求的清华硕士张昆玮在豆瓣发布了交友贴。他的择偶条件并不算太高,但因其形象却遭到了群嘲,被贴上“矮挫”“油腻”等标签。

(张昆玮原帖)


(网友评论)
在“油腻”“矮穷挫”“缺乏魅力”的巨大声浪中,不能忽视的是女性对于社会审美标准不平等的不满。而此次小艾同学评论区中“支持男性自我管理” “他能听劝就胜过99%的男性了”也表达着类似的情绪。

(女性网友评论)

长期以来“男性以财富和能力论英雄”的评判取向占据强势地位,而女性则始终逃不掉相貌、身材、穿着的衡量标准。社会大众通常聚焦评判女性外貌,而对于男性外貌相对更为宽容。但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女性不断争取着在审美取向上的话语权,男性身材外貌也逐渐成为审美评判的一部分。

女性对于男性身材外貌的反定义也不断影响和塑造着男性的形象追求。近两年,“油腻”、“普信”等成为男性唯恐避之不及的标签,在一波又一波“油腻”的声讨中,男性不断重视女性的审美话语,社交平台上普通男生变好看的探讨也不断涌现。小艾同学采纳评论区女性网友建议之举,恰是男性对于女性审美取向的权力让渡。

“养成式”的形象提升,是女性审美取向对男性形象的撬动,也是男性审美主动向女性审美靠拢,男性形象追求与女性审美取向达成共识的结果。

小艾同学的蜕变在一个普通女孩身上可能不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回顾小艾同学的蜕变之路,减肥、护肤、改变发型、换眼镜、修眉形、换穿搭,他所经历的这些,不过是每个女性在身材和外貌焦虑下一遍遍走过的老路。这些女性审美视野中的形象管理也经由小艾同学的走红成为越来越多“求改造”男性的自我追求。

从“女为悦己者容”到“人为悦己者容”,自我形象管理不再是女性的必修课,也成为了男性审美转变的序曲。或许,女性与男性审美取向的不断互动,也反映着两性关系的改变。男性与女性审美取向达成共识,是对既定性别角色的集体反叛和对更和谐两性关系的探索。

2

素人的逆袭: 

执行力之船驶向“更好”的彼方

外貌不够突出只是小艾同学在“找对象之问”上最为浅显的提升点。针对“找不着对象”的困境,网友迅速总结了小艾同学在社交市场上的“画像”:长相普通身材不好、学历低、家境一般、薪资低没有保障。

(小艾同学介绍自己基本情况)

(网友总结小艾同学需要提升的点)

小艾同学的逆袭,不仅在于外貌的巨大提升,他还提高了学历、增加了收入、提升了自信和眼界,实现了心灵与身体的双重蝶变。

从世俗标准下“外貌身材不出色”“学历低”“收入低”的起点出发,没有励志电影中的“贵人相助”或“幸运降临”,凭借着雷打不动的执行力,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成为了令人惊艳的传奇,也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小艾同学评论区)

网友们在评论区称赞他的执行力和自律,也纷纷表示自己被小艾同学激励,也要活成更好的自己。雨后春笋般浮现出的“小艾同学”们,带起了一股自我提升的逆袭之风。

(学习小艾同学的求助帖)

但风吹过,“更好的自己”如何定义?又如何到达?

黑塞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更好的自我”始于人们对当下自我的不满足,追求超越的内在动力不断驱使着人们向更高处求索。但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社会规训常常裹挟着人们,随波逐流地追寻千篇一律的“更好”。

素人逆袭的故事之所以励志,在于它呈现了一道填空题而非选择题,故事的结局充满了多元可能,除了身处于中的主人公,无人能够提前预设。

小艾同学的经历让人感慨,不在于外貌的巨大反差,而在于他追寻“更好自我”的道路是如此真实,听取网友建议反思自我却并不盲从,系统性地审视自身,脚踏实地追寻着“更好”的理想之境。

人们为之热泪盈眶的,不仅仅是小艾同学困境翻盘的惊艳,更是“苦心人,天不负”的自尊,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自我实现,以及“君子自强不息”的内在驱动力。

评论区不乏在2021年小艾同学刚发帖时就刷到的网友们,一年过去,小艾同学依靠执行力,采纳评论区的各条意见,成为了理想化“更好的自己”,可网友还在感叹“从最开始看到现在,我依然是个咸鱼。”

(网友评论)

新的逆袭风尚的背后,是网友们从标签为“素人”的小艾同学身上,看到了普通人追求“更好的自我”的现实路径。对于普通的围观者而言,追寻“更好的自我”门槛并不高,关键在于用执行力不断弥补着现实与“更好的”彼方之间的差距。

小艾同学不是高不可攀的飘渺偶像,而是草根榜样。小艾同学接地气的逆袭,相比于精致包装过的各类博主,对于广大网友而言更具有借鉴意义,也更容易到达。

小艾同学的故事暂告一段落,而属于每个人的逆袭之旅才刚刚开始。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