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第五任女友“柔情尤物”:侦查系老教授的特殊网恋

2024-05-07 星期二

农健插画  / 图)


全文共6945字,阅读大约需要16分钟

  • 在认识的10天时间里,杨晓明共计23次在“盼恋”交友平台上充值23000多元。平台要求交流中不能说联系方式,不能讲数字和地名,向平台充值才能互相联系。

    杨晓明手机上还装有四五个交友平台App。他遇到的女性大多有着共同特征:昵称直白,财力不菲,积极主动,“教授”成为话术要点:“我最崇拜教授了。”

    杨晓明的逻辑是,奔现了就能甩掉平台的盘剥,就不会再有大额开销了,目前的投入是值得的,教书和炒股还会再赚钱回来。

    大部分时候,杨晓明是独居状态。“你都不知道,一个人在这个房子里面很孤独的。”周凌突然回想起杨晓明说的这句话。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
南方周末实习生 梁栋
责任编辑|何海宁

满头银发板正地梳成背头,黑西裤白衬衫,黑色毛背心胸口印有显眼的“POLICE”标记。和南方周末记者见面时,这身打扮与杨晓明的头像照片如出一辙,唯一的差异是姿势——照片中,他夹着一支雪茄,目视远方,面带微笑。

在交友平台上,杨晓明使用的是真实信息:年过六十,教授,月收入1.2至2万元,交友宣言:“找一位知性阳光女孩陪伴!”

作为一所高校原侦查系教授,他在课上教侦查手段和侦查措施,发表侦查专业论文,编了侦查专业教材,学生们毕业后大多做了警察。令他的警察朋友、学生意想不到的是,2023年底,老教授陷入了交友平台的网恋陷阱之中。

经南方周末记者统计,在短短三个月内,杨晓明总共在交友软件消费超过400次,总额约39万元,涉及至少15个平台。

在研究新型犯罪的前同事周凌看来,老教授遭遇的是非典型“杀猪盘”:批量的聊天员,流水线般地狩猎,复制粘贴式的制造网恋,像打赏一般隐蔽地获利。

1

第五任女友

杨晓明苦苦寻找的,是在平台结识的第五位女友,昵称“柔情尤物”,资料显示38岁,头像是游乐园里戴着兔耳朵发饰的萌妹。

两人在2024年1月3日相识,4天后确定恋爱关系。对于杨晓明而言,长相和年龄都非“柔情尤物”的最大优势,更重要的是心灵契合。在他的描述中,“柔情尤物”会写诗歌,最近还想写部爱情小说,邀他协助。两人曾许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在认识的10天时间里,为了能聊上天,杨晓明共计23次在“盼恋”交友平台上充值23000多元。这是维系两人日常交流的平台,按照他的说法,平台要求交流中不能说联系方式,不能讲数字和地名,向平台充值才能互相联系。

就在两人感情如胶似漆的时候,这一平台以改变运营模式为由,于1月16日宣布停止运行。1月16日上午,杨晓明给女友发了最后一条音频信息,到中午时,“柔情尤物”回:“老公,你发来的信息我听不到。”杨晓明顿觉“五雷轰顶”。

两人失联了。为了找回“柔情尤物”,他又搭进去不少费用。在平台关停的五六个小时之前,有一个陌生人加了杨晓明微信,自称是另一交友平台“对爱相亲”的客服,希望他使用后者。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这名所谓的客服并非官方ID,个人主页显示为普通用户,昵称“琪琪”。

杨晓明询问能否将“柔情尤物”转移到新平台,对方答得交钱。在这一平台中,5000元可购买4.25万支玫瑰礼物,杨晓明一晚上就刷掉6.6万支玫瑰。“我为了找我女朋友,那时候都急眼了。”

钱花出去之后,对方却试图将杨晓明引向第三个平台。“琪琪”说,“柔情尤物”在另一交友平台“听友”。在这第三个平台上,杨晓明看到女友的昵称、头像和背景照片完全一致,他称欣喜若狂,流着泪发语音倾诉思念。

聊了一个小时,对方露出了破绽,两人不欢而散。

杨晓明还试图在现实世界里找到“柔情尤物”。女友主页显示,她和杨晓明在同一所城市,也曾提到,自己财资不菲,在某区有栋别墅。这些零碎的聊天信息成了寻人的依据。杨晓明包了一辆出租车,将全区别墅跑了个遍。每到一个地方,他先去找小区保安,告知女友姓名及照片,请保安帮忙寻人。如果找到,酬谢万元。

这已非杨晓明最费心的行动。在交友这件事上,他几乎是全情投入。有一任网络女友提了一句第二天要早起办事,他就定好闹钟,清晨4点多起床问好;他的车里至今存着几张印有某任女友名字的纸,是知道对方行程后,猜测了具体航班,打算接机用的。

实际上,他后来才知道,所有女友姓名都是假的,见面奔现也没能如愿。

“柔情尤物”的个人页面截图。(网络截图 / 图)


2

“我最崇拜教授了”

“我几个月之前离婚了,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女孩子,就上了交友平台。”2024年1月19日,杨晓明向南方周末记者这样解释迈出的第一步:在一个资讯平台看到交友广告,点了进去,成为会员。

此后,这样的交友广告频繁推送到他面前。在南方周末记者面前,杨晓明随手划过两条新闻,就看到一屏广告,他一注册完成,就有人发来信息:“只想找一个可以过日子的哥哥,我觉得你很合适我,能不能和我试试?”

如今杨晓明手机上还装有四五个交友平台App。在这些平台上,他遇到的女性大多有着共同特征:昵称直白,如“风情女老板”“单身富婆”;财力不菲,开口就要送给男方一辆车,动辄每月安排10万元零花钱;积极主动,在杨晓明的App账号里,满屏未读红点;“教授”成为话术要点,有女性开门见山:“我就是喜欢教授,有知识的人。”也有的这样搭讪:“我最崇拜教授了。”

杨晓明觉得自己很受欢迎:“网上平台里边,二十五六岁的都想跟我好,你知不知道?”他笑称,“教授成了抢手货了。”

在这类交友平台上泡了三四个月,直至在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期间,杨晓明依然觉得欺骗他的是平台,平台在他与女性之间设置了种种引导花钱充值的障碍,女性多是真心交友,也和自己一样,想尽办法在平台之外联系并奔现。

他还觉得,这些平台给自己手机安装了一道防火墙,导致女友及其通讯录上的所有人都无法与自己取得联系。他将几任女友电话号码告诉亲近的学生,托他们联系。他的学生、刑警陈玉成接到过老师这样的请托,打过去全是空号。

在杨晓明的描述中,“柔情尤物”就是在这样的平台限制下失联的。

南方周末记者以平台用户友人身份咨询该平台的应用厂商——深圳市嫚微科技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否认了这一点:“如果是把电话号码发送到图片上,或者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的时候提电话号码,我们平台是不会屏蔽的。”

他自称“盼恋”是赔了钱,无法运营。目前并无其他证据佐证其说法。

在不同平台上,杨晓明交过五位女友,年龄大多是三四十岁。同她们聊天,输入文字得花钱,音频通话要花钱,视频更得花钱,每小时需数百元。这是他愿意付出的代价,目的是“奔现”:“谈出感情了才可以奔现的,所以一个晚上两三千,这钱就花出去了。”

代价是花掉了所有存款,还借了外债。杨晓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因此借了14万元。借钱时,他不会细说用途,很少提及在网恋。

他的逻辑是,奔现了就能甩掉平台的盘剥,就不会再有大额开销了,目前的投入是值得的,教书和炒股还会再赚钱回来。

更何况,杨晓明觉得,交往的女友并不图钱,“那些富婆答应(帮)我还这笔钱的”。但她们最终都没能和杨晓明走到一起。“前面这几个几乎都是因为同一原因,因为家里不同意,说我年龄大。”

ID名为“甜甜”的女孩是杨晓明第一个试图奔现的女孩,两人加了微信。南方周末记者以交友咨询为由与其微信沟通,她称,自己早已注销账号,卸载交友平台。谈及卸载原因,她解释,“我就加上杨老师,他嫌弃我年龄小,我就没找了。”

有一次,杨晓明觉得离奔现仅一步之遥了。有一任女友打通视频后报了两个模糊的街区地点,他都是快速赶到现场后联系不上人。杨晓明一面觉得女友是“老手”,敢突破平台防线约他奔现,另一面又怪她笨,没等对地方,也不及时回复。他气得抱怨,那任女友的毛病就是“几小时不给信息”。

自称客服的“琪琪”,主动要求杨晓明发礼物。(南方周末记者高伊琛 / 摄)

3

离婚冷静期

周凌回忆,1月下旬,杨晓明突然找到他,说想叫人寄个快递到学校,让他看看能否收到——这是杨晓明当时试图突破平台防线的一招。

周凌常年研究电诈套路,出于职业敏感,他感觉老同事的请托有些奇怪。问清原委之后,他一口气给了杨晓明几种视频时透露个人信息的解决方案,如阿拉伯数字变成汉字,数字写在纸上。后来周凌才明白,是老同事被蒙了。“她就是需要吊着你,不断地去打视频,不断地去打语音,让你花钱,这个才是她最终目的。”

周凌反对污名化受骗者:“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贪钱好色才被骗,但是我看过那么多的案例,它其实就是抓住一些人性的弱点,跟这个人的人品没有直接关系。”

陈玉成是杨晓明退休前带的最后一届学生,跟着老师学侦查。杨晓明在刑侦领域“名声挺大”,人直爽、没架子,很受学生欢迎,他们会叫他“杨爷”“杨大哥”“杨老”。刑警陈玉成印象最深的是,杨晓明退休时,有老师还发了一篇文章,将他称为“传奇教授”。

“传奇教授”一路走来经历丰富,做过学报编辑,当过印刷厂厂长,在警校教了多年侦查。在周凌心目中,杨晓明是“非常聪明又勤奋的人”,“他怎么能够掉入这种陷阱?但是我就想,(骗子)可能抓住他在某一个阶段的内心需求,发动心理攻击”。

杨晓明急于找到新的伴侣。他后来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自己在法律意义上尚未离婚,他与妻子在1月10日办了离婚预约登记,三个月前分居,目前处于离婚冷静期。他称,夫妻俩没出现过出轨、家暴等问题,矛盾都来源于琐事。

“我这辈子只牵过一个女人的手,没谈过第二次恋爱。”在杨晓明的描述中,他大半辈子感情状况波澜不惊,到了晚年,和妻子过不下去了,内心炽热的情感才突然迸发。“我认为我没有不道德,现在没人陪我,我的危险性排不出去,这才是最不道德的。我也是提前做点准备。”

他所说的危险性,是指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症。“随时可能死掉,身边是不能离开人的。”杨晓明说,“现在我儿子也不理我,我老婆也不理我,他们不是不知道我有这毛病。”    

他觉得,“柔情尤物”的出现即将弥补这一点,她说话温柔,从不逆着自己,解读自己写的诗,就像是读懂了他的心。更重要的是,她是所有女生中最有奔现意愿的,如果两人没有失联,能够现实相伴。       

“盼恋”关闭的最后几天,他曾请学生帮忙联系“柔情尤物”,接到“任务”的是刑警陈玉成。后者无法通过手机应用商店查到该平台,只能由老师发来安装包。下载页面显示,当时“盼恋”下载次数只有1290次,而陈玉成注册后,却能立刻接到数十个殷勤问候信息,名为“柔情尤物”的账号已经躺在自己的聊天列表中,对方主动嘘寒问暖。

他瞬间意识到,不必再帮老师找“柔情尤物”了。

陈玉成试着去点醒老师,不过他并非唯一的提醒者。1月27日,周凌与两名相熟的同事专程上门劝阻。第一次到访杨晓明家,周凌注意到,杨家很大,也很冷清。一进门的餐桌上放着台电脑,满头银发的老同事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同事们问他,到底有没有花钱,花了多少钱。杨晓明伸出4根指头。

“40万吗?”周凌问。杨晓明说只花了4万元。

3名老师事后交流,都猜测老同事有所隐瞒。离开杨家,他们才从陈玉成口中得知真实的数字。陈玉成专门统计过杨晓明的微信支付账单,三个月各平台消费加起来接近39万元。

交友平台上的交流,都是要花钱的。(南方周末记者高伊琛 / 摄)

4

教训杨晓明的“托儿”

大部分时候,杨晓明是独居状态。“你都不知道,一个人在这个房子里面很孤独的。”周凌突然回想起杨晓明说的这句话。

杨晓明与妻子已分居数月,前段时间去妻子住处时,儿子甚至不让他进门。他自称那次的核心矛盾是离婚财产分配问题。

儿子常年在美国,他跟儿子不太亲近,说不出儿子在美国就读的专业。对此杨晓明归结于儿子的不懂事和自己工作的繁忙。“我儿子是不懂事,被他妈给搞坏了。你说我有那么多时间去教育孩子吗?我这辈子写了三十多本书,我哪有时间去陪他。”

同唯一的亲生儿子相比,与他更亲近的是几个学生。杨家客厅地上摆着一箱酒,是学生寄来的。他前段时间担任学生婚礼的证婚人,“我讲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忠诚,出现矛盾要抱着沟通的态度,不能盛气凌人”。随即,考虑到自身的状况,他迟疑了一下,“我在讲的时候,心中没有底气”。

他说与妻子近期爆发过争吵也是因为琐事。杨晓明的妹妹私信劝他离婚,妻子查看了他的手机,认为小姑意图霸占他们的财产,大为不满。

此后数月,杨晓明一直独居。周凌分析,老同事没有社交圈,唯一的娱乐就是钓鱼,他会觉得孤独寂寞,需要找一个人来分享和倾诉,这也是受骗的现实诱因。

在连番被“教育”期间,杨晓明在其中一个交友平台遇到了一名主动“谈朋友”的女生吴敏。两人互相刷了三四千元之后,加了微信。

事态没有沿着套路发展下去。根据记录,在杨晓明主动讲到女友总是拒绝奔现的困扰时,吴敏自曝身份,当头给杨晓明泼了一盆冷水:“什么女朋友身份都是我们的专业团队为你量身定做的。从一开始就告诉你,公司和平台有专业团队对付你,把你研究得透透的。”

“特别是你那么真诚,把自己的信息透露那么多,我们的研判团队就分析得越多越透彻。”吴敏对杨晓明说,公司会为不同客户定制不同方案,“有对情感空窗期设计的,有对事业受挫设计的,有对受病痛困扰设计的,还有很多很多”。

杨晓明没有透露吴敏更多微信个人信息,南方周末记者无法查证其身份。按吴敏的说法,她是因为两人素未谋面,杨晓明却愿意为其花数千元,“心软了”。在吴敏与杨的聊天中,她自称是在平台“打份工而已”,平台每月开工资,完成额度有提成,所以她们会设计话术,诱使对方消费。“我们的平台定位很准确,积少成多,几千块,一般人都不报案。”

杨晓明说,三千元就够立案的了。

“知道。”吴敏反问,“但是,你会去报案么?”

她自问自答,不会。“越是有成就的人,都是越看重自己的面子的,没有例外。你那么优秀成功的男人,怎么可能愿意承认自己被骗。几千几千的,影响不大,也不会受到重视。这些都是平台的团队分析你的结果。”

实际上,杨晓明报过警,“这是实在逼得我没办法了,我才老脸不要了去报警的”。但过几天后,他又决定撤销报警,因为要多次补充材料。

平台使用者走到报警这步之前,一切已有端倪。南方周末记者下载上述平台的第三天,接到了反诈民警的提醒,称手机中有存在诈骗风险的软件。周凌解释,反诈平台的劝阻分为三种级别,高危预警对象需要上门提醒。但不同城市的反诈拦截系统完善程度不一,杨晓明称自己并未收到反诈预警信息。

杨晓明一笔笔转账也并未收到反诈提醒。周凌认为,这涉及反诈预警问题,他在交友平台充值,转的都是对公账户,而对公账户很少被拉入反诈系统“污水池”,“池”中更多是私人账号,一旦被人报警涉嫌诈骗,再次接收转账都会引发资金预警。

5

非典型“杀猪盘”

在吴敏讲述平台骗局时,杨晓明仍然抱有一丝希望,希望再找一次新女友的地址,“找不到就死心了”。

“杨大哥,还没醒悟呢。”吴敏直嚷糊涂,“‘不甘心’这个人性弱点,被平台掌握得妥妥的。”她再次提醒,杨晓明喜欢的都是公司安排的身份,是平台上的虚拟女友,目标就是让其掏钱买女友微信号。因其慷慨,平台甚至会提醒不要竭泽而渔,“免得你醒悟,就不找我们平台了”。

在杨晓明深陷网恋漩涡的时候,2024年4月初,江西省九江市破获一起案件,受害人称在某网络交友App上认识了女友,想聊天就需购买平台虚拟金币。但无论用户消费多少,都无法获取女友真实联系方式、地址和身份信息。短短一年,为了维持网恋关系,受害人就花费了九十多万元。警方侦查后发现,该案被害人遍布全国各省市,被骗人数达近万人,涉案金额高达1亿余元。

这同杨晓明的遭遇如出一辙。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这类平台导流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女性聊天员去其他平台邀请男生,引导聊天充值;其二则是招募员去其他平台发展女性聊天员,由后者邀请男生,自己拿充值提成。

在百度“聊天员吧”“女聊天员吧”“一对一吧”等贴吧内,均存在大量招募聊天员的帖子。聊天员要求是女性,主要靠和男性用户打字、视频、语音和收取礼物等方式获得收益。南方周末记者随机联系了数名招募员,一名聊天员称:“打字时代已经过去了,大部分收入靠打视频和要礼物。有的人谈感情,有的人看肉体。可以擦边,但是不要真给看。”

各平台的规则稍有差异,聊天员主要根据单价和回复率来选择平台。“一般2-3个平台就够了。”一名招募员称,“筛选平台的标准是赚得多的、回复率高的,玩起来不累。”

周凌判断,这些都属于难以推广的小众平台。“越小众的平台,越不容易引起官方注意,只要进去的可以说都是韭菜。”他指出,此类平台的建设成本很低,“稍微修改一下代码,换一个名字,换一个马甲,它就可以再用”。

陈玉成观察到,有一类使用者是在跟老师“打游击战”,让老师将平台账号注销,换到另一平台联系。“这种是为了消灭聊天记录证据,不再跟你交谈了。”

吴敏叮嘱杨晓明,回归现实好好过日子,杨晓明答应了。他说,自己决定不离婚了,回归家庭,好好生活。

周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杨晓明遇到的情况属于非典型的“杀猪盘”。传统“杀猪盘”主要是诱骗受害者去做虚假投资或网络赌博,还有个别是要求送礼物、抢优惠券等。这种非典型的案例,并非直接将钱转给对方,而是转给平台,对方通过平台赚取佣金。

在这样的交友平台充值消费,很像是直播打赏行为,难以界定是否算作自愿赠与,案件定性和侦查的难度都相对更大。周凌感叹:“这类诈骗很隐蔽,很多地方可能都不一定立案。”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杨晓明、周凌、陈玉成、吴敏为化名)

其他人都在看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