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Ingrid Yun在Partner Track第一季中没能成为BIG LAW的合伙人?

2022-09-14 星期三

Partner Track:这里面没啥交易,特么是个言情剧!

最近校长看了法商学院群里推荐的partner track, 本来以为是个情节紧张刺激的交易大战,结果是个言情片,不过用的是并购律师的合伙人之路作为幌子罢了。

但这个剧也可以从职场人的角度去看,就是为什么剧中的女主Ingrid,一路优秀,哈佛毕业的“别人家的孩子”,认为自己为工作付出了一切,为啥所里的并购管理合伙人还没有提拔她做初级合伙人呢?

当然,我们先除开她的有色人种、亚裔的身份来看。这个话题是个更大的系统性话题,不做讨论。

在剧集中,明面上的原因是因为她的“内心阴暗”的男朋友举报了她向所里隐瞒了自己被错误逮捕的事实,从而让本来要提拔她当初级合伙人的管理合伙人失去了对她的信任,转而决定提拔她的男朋友。

但其实整个剧集看下来,你会觉得,管理合伙人做出这个综合的决策,实际上还是有道理的。

Ingrid的思考和工作方式就像我们所说的“小镇做题家”一样(对小镇做题家没有任何不敬之意,仅就事儿论事儿。按照所谓的小镇做题家的标准,校长身边很多有成就的朋友都是小镇做题家出身),带有一些天然的缺陷。

1、首先,Ingrid有一个天真的想法,那就是一开头她的说法:I know if I work harder than anyone else, apply more force, I'll make partner. 就是好好干活儿,努力干活,自然就能升任合伙人了。这就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的思维,认为考试好,比别人干活干得好,就自然能出头了。这是典型的错误思维。律所的本质是一门服务生意,干活儿好只是个基本要求,而且,那么多聪明的年轻人,那么多不惜余力干活的年轻人,你只是干活儿就行了?那可不行!管理合伙人在告诉Ingrid为啥所里不对有种族歧视的Dan进行处罚而仅仅是训诫的时候,说了句真话:The bottom line is that Dan is good for the bottom line. And everything else is bullshit. 两个bottom line指代不同,只要你能给所里带来大活儿,能盈利,你就能升合伙人。优秀肯干的年轻人多了,但有资源的年轻人并不多,所以Ingrid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没认清BIG LAW在商业上的本质,也没有认清合伙人最重要的工作是啥。按照小镇做题家的思路干活儿,我活儿干好了,啥都来了!喂喂喂,醒醒醒醒!结果Ingrid同学只有干活,而没有生活,而且还没给升到合伙人。

2、其次,你会发现Ingrid有一种莫名其妙来的自尊心,容易感到受冒犯。这也是小镇做题家常常会碰到的问题。比如在剧集里面,收购方的大老板第一次和她见面的时候把她误认为行政秘书之类的角色,要她去拿一瓶圣培露来喝,结果她反应很大,马上让律师助理去找餐饮服务送。然后向大老板表明自己的身份,“Ingrid Yun.I'm the senior associate on the deal.” 其实这事儿没必要啊,随便开个玩笑或者给人拿来再介绍自己就行了。而对比强烈的是,极好的家庭出身,关系资源到位的合伙人竞争者Dan,在客户要求自己拿苏打水的时候,立马回应“Yes, of course. I'll be right back with that, Gigi.” 本来就是高端一些的服务业,给客户拿个水怎么了?客户没认出来你是尊贵的BIG LAW associate又肿么了,没必要感到受冒犯,轻松一点,幽默一点,人家能留个好印象。以前有段时间不是在说“钝感力”么,这个“钝感”挺好。

3、第三,Ingrid没有资源意识。本来交了个精英阶层的男朋友,是能和她非常好的结合资源的。城中最有财势的单身汉,连所里并购的管理合伙人都当她的面提示过她的男朋友,有啥事儿,找我们服务啊。Ingrid身边有个金矿不去挖掘,天天在办公室里干活儿。我们八卦群讨论说,要是Ingrid能够把天天干活的时间拿出来陪着男朋友(不是那个剧中所说的另一个Fuck boy男友哈)社交的话,估计也像Dan一样,搞个合伙人毫无压力。只靠自己干,哪儿比得上善于借力和利用资源啊。本来Ingrid和男朋友的资源就能互补,连身边人的资源都利用不好,真是替她捉急。

4、第四,Ingrid缺乏一个交易律师的理性。她心里知道Nick是适合自己的对象,但是就是像Nick问的那样:You know, you might wanna ask yourself why you chase the storm, Ingrid. 喜欢一个好几年前ONS的对象,还和自己是竞争合伙人的竞争对手,而且发誓不会回到Fucking Poor状态的、不择手段的Fuck boy男友,这的确是缺乏交易律师的理性。但是,这个从心理学上是不是能够解释?作为移民的后代,靠奋斗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的地步,其实还是很循规蹈矩、很踏实的吃苦,像小镇做题家一样,人生选择容不得太大的差错,所以内心渴望狂放?

5、第五,Ingrid缺乏交际的手段和领导“八小时之外的”接触。你看,管理合伙人的秘书搞不定,所里同样有色人种的前辈搞不定,律师助理也对她缺乏尊重,当然可以用Nerdy来解释部分原因,但是你要make partner, 除了干活儿之外,这些你都得去搞啊。你看她的竞争对手Dan,Jeff,都能和管理合伙人打成一片儿,要么一起见客户,要么一起打高尔夫,而她除了工作上和管理合伙人有交集之外,没有和管理合伙人或者其他的管委会成员有任何私交。为什么管理合伙人在宣布提拔合伙人之后,Ingrid找他理论的时候,说了一句:There's always next year. Work a little harder. 抛开前面说的对律所“不忠诚、不老实”的未披露被误捕的信息外,另外一个潜台词就是:如果你想只靠干活儿升到初级合伙人的话,那么,还得再努力一点。因为,干活儿的人,其实是律所最不缺的,尤其是BIG LAW。

6、第六、Ingrid其实是缺乏同理心的。小镇做题家往往有一个自己理解范围内的世界,为自己制定标准,往往会画地为牢。比如Ingrid就没法理解自己妹妹Lina的选择,为什么从茱莉亚退学,要去太阳马戏团工作。她人生中最大的目标似乎就是干上合伙人,而对多样化的选项持有怀疑的态度。这可能能部分的解释为什么她不理解自己为啥搞不定所里的有色人种的前辈。

其实,像BIG LAW这样的机构组织都有自己运行的特点和选人的机制,没到一定位置上的时候,总是觉得:你们怎么这么干?选的都是啥人啊。后来你自己开始选人之后,你就会从更一个更广的视角来看待候选人了。一个机构,只有能干活儿是不行的,需要形形色色的人。

当然了,Ingrid无疑是一个聪明的、上进的、努力的律师,除开我们所说的背景的影响之外,假以时日,在BIG LAW当上合伙人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她要是能更好的考虑资源、关系,和领导有更多的私交这些的话,可能会在职场上有更好的发展。

最后,关于小镇做题家这事儿,再说两句。

很多今日的著名教授、高级领导干部、社会名流,不少来自小镇做题家。其实小镇做题家未必就是贬义,反映了一个社会里面,很多来自小地方的孩子可以依靠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从小镇做题家起步,到更大的城市,更好的平台去,靠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理想,改变命运,超越自己。从小镇做题家起步没问题,但是不要囿于小镇做题家的局限,要超越小镇做题家。在任何时代,都要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这样的心态。

这样小镇做题家才不会永远是小镇做题家,在有了知识,涨了见识、提升认识之后,会超越做题家的身份,在思想、见识、眼光和视角上得到提升,才能迈向更高、更快、更强。

And wh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ecause I've always wanted to be the best.

Partner Track:这里面没啥交易,特么是个言情剧

进一步对实务感兴趣的,可以来法商学院交流讨论。


莱斯利法商学院 

www.leslie-ma.com,
获得更多实务经验,
一起八卦/交流/学习!

并购交易实务第一社群,超过一千人的社群!

点阅读原文👇加入法商学院一起交流进步!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