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斧声”和“宋挥玉斧”的宋代柱斧形制确认

2021-03-21 星期日

我之前写过一篇《宋朝:一个斧头横行的优雅时代》,讨论了宋代的仪仗斧和实战斧问题。

 

在当时,对作为仪仗器的柱斧一物,我还是不太能确定其形制的。而学界对此也历来存在争议,有认为是斧形器的,有认为是杖的,一直无定论。我虽然认为应该是斧形器,但也苦于没有非常直接的证据证明,仅以文字史料讨论,因此依然是有未落实之处的。

 

近日国博举办了一次精心筹备的历代服饰展,由于知道多年不见真迹的南宋《中兴四将图》真身出展,因此特地前往观摩留存影像,盖因画中有多口佩剑和刀子,足以看见南宋官造职官刀剑的制度形制,难能可贵。

 

然而在观展时,却突然发现了柱斧的宋代图像史料,顿时解决了这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柱斧,就是斧形器,而不是杖。

 

先说一下关于柱斧的一些文字史料。

 

宋代关于柱斧的记载,不绝于书,无论是官修宋史,还是士人笔记和诗词,都屡屡出现,最有名的两事,无疑是“烛影斧声”和“宋挥玉斧”。

 

宋代著名疑案“烛影斧声”,就出自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匡义两位。赵大官人病重,找赵二官人说话,一直聊到三更半夜,期间烛光闪动,二官人有起身拜服的举动。后来大官人又拿拄斧戳着殿前的雪地,对二官人说“好做,好做”,当天晚上就病故了。另外一个版本是宫人听见柱斧击地之声,这就是“斧声”由来。由此可见太祖是拄斧不离身的,生病了手中还拿着。

 

宋挥玉斧,通常与元跨革囊连用,这两句出自昆明大观楼《长联》:“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而长联的内容,应来自士人笔记《读史方舆纪要》:”大渡河,……宋乾德中,以为边界。……宋初乾德三年,王全斌平蜀,以图来上。议者欲因兵威服越巂,艺祖(太祖赵匡胤)以玉爷画此河曰:“外此吾不有也。”此事不见于正史,为民间传说。

 

柱斧一物,也写作拄斧,二而一也。对这个东西最精确的解释,出自南宋朱熹。《朱子语类》中说,“物才数年不用,便忘之。祖宗时,升朝官出入有柱斧,其制是水精小斧头子在轿前,至宣政间(宣和、政和年号合称)方罢之,今人遂不识此物,亦不知其名矣。”“旧见升朝官以上,前导一物,用水晶为之,谓之主斧,今亦无之。”

 

朱熹是宋时人记宋时事,亲历见闻,本无可疑之处。且以他治学之能,见闻之博,亦不会有差错,又两次提及均口径一致,更无可疑。因此柱斧、拄斧、主斧,就是当时仪仗用的水晶做的小斧头子。升朝官是六品,也就是六品以上官员才可用柱斧。

 

六品以上官员用水晶柱斧,朱熹的记载很清楚。皇帝自己和驾前用的则是玉柱斧,关于这一点,宋人记载中也比比皆是,如《西湖老人繁胜录》:“寻常从驾裹乾天角幞头,捧浑金纱罗、金洗嗽、金提量、玉柱斧、黄罗扇之类。”《石林燕语》:”因增旧制,发旧基,正中得玉斧,大七八寸,五色如截肪,两旁碾波涛戏龙,文如屈发,制作极工妙……今乘舆行幸,最近驾前所持玉斧是也。”《梦粱录》:“驾前有执金香座、玉斧、玉拂及水精珠杖迎驾。“其他笔记、诗词中皇帝仪仗用玉柱斧,出行导引用玉柱斧的描写,实是层出不穷,就不再多举例了。总之一句话,御用的是玉柱斧,官员用的是水晶柱斧。

 

另有个元代记载很值得一提。《隐居通议》卷一云:“玉斧非刀斧也,乃金杖子。约长四五尺,以片玉冠其首。”也就是说,玉柱斧的斧头,其实很小,不同于正常刀斧。片玉冠其首,就是一片玉按在杖头上,这和朱熹“水精小斧头子”的说法完全一致,如果不是小到一定程度,朱熹不会说“小斧头子”。“小斧”还要再加个“头子”,足可见其小。盖“头子“一词,宋时意思或云其小,而至今南方很多地方谓物之残余叫头子,譬如酒米头子,就是剩饭的意思。总之是小、余之意。

 

因此柱斧就是一个很小的斧形玉或水晶,按在四五尺长杆上的仪仗器。这个东西也可做手杖或玩物,犹如拂尘一类,持握手中,随时摆弄。如赵匡胤和徽宗,一个用来打人、戳雪地,一个用来砸瓷器,总是皇帝身前物,时时有之,并不稍离。

 

故宫所藏的宋画《女孝经图》,途中有帝王和侍从,其中一位跟随皇帝身后的侍从,手擎一杆斧形物,就是柱斧。此物除是柱斧外,实在别无他解了。

 

再就是辽宁朝阳北塔所出辽代的两件器物,一件为水晶斧形器,一面斧刃,一面杵形尾。另有一口玛瑙斧,形制略有差异,但也是一面斧刃,一面杵尾。这显然就是柱斧实物了。这两件斧形器的尺寸,也正好吻合柱斧的描写,水晶斧长度为11.7厘米,3.6厘米宽,玛瑙斧也相仿无几。

此图为网友无极斋分享。

至此,我们可以毫无争议地肯定,“烛影斧声”和“宋挥玉斧”所说的宋代柱斧,形制就是斧形器。其具体形制和尺寸、制作工艺,可参见故宫藏《女孝经图》,以及朝阳北塔所出的两件实物柱斧——水晶柱斧和玛瑙柱斧。

 

柱斧形制讨论,应该可以就此落定了。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