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语气词,包邮区人民还会不会讲话?

2021-05-17 星期一


最近沉迷电视剧的上流君发现,不少故事背景设置在江浙沪的影视剧,主角一张嘴就是一口京片子,甚至东北大碴子味,剧情好是好,但口音真的耐不住出戏啊。


到底真正的江浙普通话是啥味儿?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请出薛甄珠女士镇场子了!



出场自带语音,上流君只想说:侬哪能发出语音的嘞?真的是,侬港话老有意思了呢!


翻开和江浙沪朋友的微信聊天记录,他们真的几乎每句话都是带有语气词的,听起来软绵绵的——


“坐动车安全的呀!”

“欧呦,不行的啦,很危险的呀!”

“现在是睡觉的时间好伐?”

.......


一对比,上流君这个北方人说话也是有够直接有够“糙汉”的。


正经发问:北方人初到江浙沪,如何快速学会一口简单的江浙普通话?秘诀是什么?


先来看看影视版教学。


前有薛甄珠女士现身教学,不过不得不说一句,其实甄珠女士的扮演者许娣是北京人,但在剧中还是活灵活现展现了沪上阿姨的嗲腻软糯


而上海籍选手马伊琍绝对可以为江浙沪腔调代言。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马伊琍在各种电视剧里都展示了地道吴语式的妩媚娇柔。



《我的前半生》里的这段买鞋的戏码,罗子君虽然又挑剔又骄傲,但句子不经意露出的尾音和语气词还是透出了一股江浙沪的软糯腔调。



电影《那些女人》里,作为绍兴会馆里的佣人,马伊琍的普通话多了些接地气的飒爽,但又不失小女人的风姿——多用语气词啊、啦、呀、嘛,以及一句“哎呦,忙煞哉,忙煞哉”更是极度接地气。


看了这几个片段我们不难发现,要想速成江浙普通话,最简单的一条,语气词包括啦、呀、 嘞、咯、好伐、哒等要频繁用起来,一般是放在最后的:好不好啦,好的呀,是的呀,晓得不啦……


而且其实也不用可以模仿,只要你身边有一两个江浙沪朋友,绝对会被带跑,一点儿不输给东北话的传染力!



大学时候,上流君的两个舍友都是江浙人,一个来自浙江绍兴,一个来自江苏镇江,跟她们待久了,就会有一种仿佛自己穿梭于青石板胡同之间的恍惚之感。


一次宿舍做自制火锅,江苏妹子对浙江妹子喊道:“哎呦,你不要讲啦,今天晚上么,还是要放些肉进去的呀,光吃蔬菜有什么营养的啦。你的减肥计划嘛,明天再搞就好了呀!”


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宿舍里剩余的两个北方人也逐渐“江浙化”——


“朋友帮帮忙好伐,快点的呀,要迟到的啦!”

“晓得了呀,你干嘛啦,不要一直催嘛~”


这么一看,虽然江浙沪方言可能搞不定,但想要速成江浙普通话,简单来说,可以试试在句尾加上语气词,说不定就能以假乱真。


其实所谓的上海话、苏州话、浙江话都是来自于庞大的吴语体系。


江浙沪通用方言主要有吴语和江淮官话等。其中吴语主要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等地区。


江浙沪普通话之所以爱加语气词,一部分也是由吴语方言转化而来,吴语方言中本身语气助词较多,相传魏晋时期北方人大量南下,将一部分北方方言里的语气助词带到吴越地区,逐渐被吴语吸收,成为吴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语太湖片沪语为例,语气助词就极多,不同语境下使用的也不一样。


‍‍‍‍‍‍‍‍‍‍‍‍‍‍


表示疑问,有“伐”、“了”、“啊”、“勿啦”、“呢”、“嚜”、“啘”、“咾”、“阿”(用于句首或句中,入声)

表示命令,有“嚡”、“好唻”

表示感叹,有“嚡”、 “嘢”、“个嘢”、“哩”、“哇”、“嗗”

此外,还有“啊”、“嚜”、“喉”、“噢”、“个啦”、“唻”之类


在发展过程中,很多语气词在和普通话的融合中也得到了一定的简化,如今最常见的语气词还是嘞、啦、呀、呢、伐等。


上海、宁波地区的普通话常常喜欢用“的伐”、“弗啦作为句尾反问词,如“好的伐、“ 好弗啦”。


还有些地区的普通话口音喜欢在句尾用“的呀、“的啦、“的啘等语气词,如"是的呀"、"说好的啘"。


上流君的温州朋友说温州普通话也极好辨认,因为他们会加温州特色的语气词,比如“莫”、“过”、“呐”、“咩”等,如“走快厘莫”、“你恁对我过”,平白多出一点撒娇感。


善用语气词是江浙沪地区人民说话的一大特点,语气词使得他们的普通话腔调格外婉转连绵,即使一句话要表达挖苦、讽刺的意思,加上软绵绵的语气词,也缓和了气氛。



当然,语气词之外,如果你想要惟妙惟肖地模仿江浙沪讲话,可能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在《武林外传中,沙溢一个北方人需要模仿吴越口音。不少网友就纷纷吐槽模仿得非常不地道。



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加上语气词会让你听起来有些“江浙韵味”,但江浙沪说话本身的腔调、用词等还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


除了语气词之外,江浙沪讲话还有不少特点。


比如特色用词极多,形容一个东西很好要说“蛮好”;"不能XX"要说"不好XX",比如“不能这么讲要说“可不好这么讲的喔”;“帮帮忙”常年挂嘴边,不管是真的请人帮忙还是讽刺、调侃......总之“帮帮忙”是个万金油。


说话变调也是非常普遍,或许一句话只有第一个字保持原本声调,后面的很多字可能完全不会按照原本的音调,规律很复杂,这个真的只能靠多听多模仿了……


再加上前鼻音后鼻音不分;部分地区nl不分,比如南京等......种种加一起才构成了江浙沪普通话的特点。


但尽管有这些特点,不少江浙沪朋友觉得自己说普通话还是挺标准的呀——



其实爱带语气词的远远不止江浙沪三家。


远了说,北京话、天津话绝对是语气词富户,据说这还是因为相声里常带逗哏、捧哏的感叹词,因此北京、天津人讲话也会带上一些“佐料”,使得整句话更有滋有味。


不过,北京话里的语气词不止出现在句尾,常常在一句话一开头就是一声感叹——



嘿(一声),您可真行!(表示讽刺)

嚯,您这可够厉害的!(表示惊讶)

嗨!您别说,可不是嘛!(表示肯定)


这语气词再加上北京话特有的“您”,那可就更丰富了,简直像是360度立体环绕声。


以“塑料”著称的湖南话,语气词多得也是一萝装不下——咯、咧、啵、吧、噻......


例如:好不咯;你怎么能这样咧;你吃饭了啵;你快点噻;饿醉哒……


湖南话本身的音调多变,通常根据说话场景,随心所以变换句子的声调,再搭配上语气词后缀,整句话就会像唱歌一样,说着说着就唱了起来。



川渝人民讲起话来,语气词也是足够用——噻、嗦、嘛......和弗兰话语气词差不多,在川渝,语气词也是自带调子,常常讲着讲着就耍了起来。


粤语凭着“咩”杀出重围,一个“咩”字可以代替一万种意思——


“你来哩度做咩?”

“你真系识咩?”

“作咩?为咩?搞咩?鬼咩?”


从疑问,到否定,到讽刺,到挑衅,注意了,广东人说“咩”可真不是在卖萌!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语气词呢?欢迎评论区分享,猜猜你的家乡!


作者 | 萌哒胖虎
编辑 | 未生


来了来了,上流君带着“哔哔鸡”入驻视频号了!

认真做鸡,正经哔哔

每天一个脑洞问题,填满你的好奇心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古代最大的骗局竟然是——
男人都可以三妻四妾?

正经哔哔鸡
古代男人都可以三妻四妾?这或许是古代最大的骗局!#流言终结者 #科普 #历史 关注@正经哔哔鸡 用脑洞填满你的好奇心!
视频号


阅读原文,阅读其他城市知识点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