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真诚是对抗凡尔赛的必杀技 ”

2023-09-18 星期一


“我发现真诚是堵住凡尔赛的好办法 ”

来自豆瓣用户@ momo🌈授权转载
首发自豆瓣『
我发现个规律』研究中心小组

每次身边人找我倾诉生活烦恼时,我第一个念头是帮对方想办法出主意,这是我的思维习惯;一开始并没有往其他方面想,是经旁人提示后才意识到我的习惯无意间打击到了凡尔赛者,让他们没再继续输出;说明那还不错,蛮有用。所以分享给有需要的友友们。

举几个例子:

凡1:好烦啊,明明都存了100w了,为啥我还是很没安全感~ 
本人:那再多存点!

凡2:我真的搞不懂为什么其他女生都不跟我亲近,只要她们也好好打扮打扮我们就可以做朋友了啊!

本人如果你想跟别人亲近得改变自己,你不能要求别人改变自己为了方便你去亲近呀!

凡3:我明明多花了好几千买的演唱会门票,却要跟才花了一千的人一起听,唉!好难过!

本人:你是想去看明星,关注其他人那么多做啥呢,你看到喜欢的明星就好啦!(昨天的对话)

——旁人甲:你是不是傻啊,还给他出主意?他摆明是在炫耀呢!

——本人:他在倾诉烦恼我只要消化我听到的东西就可以了,干嘛要费自己心力去琢磨对方的深层意思呢,没有必要的!最后的结果通常是起话题的人结束对话不再继续聊他想聊的内容,对我的结果是可以结束这个话题了而且也没得罪人✌!

(潜在结果是,对方可能会觉得我不是个合适的炫耀对象,以后也不太会找我聊同类话题,为楼主省掉了无数叨扰)。

“掌握这两个逻辑,不用寻找互联网嘴替啦”

来自豆瓣时间专栏《杀死一个诡辩者——你不可不知的逻辑谬误》

主讲人:廖彦林

——怎么“反杀”别人,关键靠要他“聊爆”

“聊爆”可以说是狼人杀圈子里的术语,意思大概就是指出另一个人话语中的漏洞而让他原形毕露,也就是指出他话语中的谬误。具体分为不一致、不相干、不充分和不当预设四个大类,而每一大类中又包含诸多小类。在此,我们仅以“不充分的谬误”切入,示范如何藉由破除谬误来追寻真理。

“不充分”的谬误,指的是前提虽然与结论相关,但尚不能足以推出结论。我们抛开狼人杀,就以曾经火爆一时的“基因编辑婴儿”来作讨论。

有一种批评是从公平的角度提出的:即便在胎儿上应用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确保安全,人类也不能这么做。因为这很可能会让花得起钱的富人群体的胎儿们带有某种先天优势,而这对普通人群造成了不公平。

现在的问题在于:上述“先天优势与不公平”的理由是否足以推出“人类不能这么做”的结论。我们不妨一起思考:就算没有基因编辑技术,当今的富人群体也可以藉由最先进的产前基因检测来获知胎儿患有严重疾病的概率,而只有在检测结果良好的情况下才选择把胎儿生下来。

此外,富人还可以利用最新的优生学研究成果,通过服用一系列有助胎儿发育的营养保健药物或运用最科学的胎教手段和技术去促进胎儿的成长。这些做法,同样也会让富人群体的胎儿们相比一般群体更具某种先天优势。按照上述“公平的逻辑”,是不是也要一并禁止产前基因检测、服用营养药物乃至科学胎教?如果回答“是”,那么优生学这门学科还有什么研究的必要?是不是应该完全禁止这门学科的发展?这似乎又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事情。

其实我并不是在鼓吹基因编辑婴儿的正当性,而仅仅是检验“不公平”这个反对理由的充分性。可以说,如果仅仅基于上述“不公平”的理由便推出“人类不能这么做”,很可能就犯了“不充分的谬误”。这说明,若想在道理上彻底论证人类不能做基因编辑婴儿,上述有关“不公平”的理由是有缺失的,我们必须提出其他的理由加以补充。

美国程序员Paul Graham利用上班时间摸鱼摸出了一篇《如何辩驳》,为吵架分了金字塔式的七个层次,从最底层的骂街刨坟,到最顶级的杀人诛心,一应俱全。

——真理不是“杠”出来的

狼人杀有一大忌讳,俗称“场外”,或者“贴脸”,就是说一些非逻辑的东西,打感情牌,甚至威胁别。在此必须澄清:批评得中肯合理,才叫求真;而吹毛求疵或断章取义式的批评,那叫抬杠。

2018年5月,时任北大校长林建华在校庆致辞上的一句“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瞬间引爆舆论场。一时间,众多网友与意见领袖们纷纷指责林建华作为大学校长,怎么能否认质疑的价值?接下来,人们开始谈到“精神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传统,再进一步上升到质疑对于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并以此批评林建华的“否认质疑说”极不妥当,要求林建华道歉甚至下台。

诚然,若单看林建华的那一句话,确实像是在全盘否认质疑的价值。不过,批判性思维领域中有一个概念叫“宽容原则”(principle of charity),指的是在理解语义时,应该尽可能在语境中作“同情地理解”,对语句采取最为合理且对原作者最为有利的解释。据此原则,我们很快能提出两点疑问:首先,林建华作为资深科学家,照理说不可能不明白“质疑”的重要价值;其次,这一句被摘取出来的话,在文章脉络中究竟是表达什么意思?

一旦你看过演讲稿全文,就不难发现:讲者在前文中明确肯定了质疑与批判的重大价值,而仅仅是在“在价值层面建立共识”、“积极应对未来挑战”的意义上去否认质疑。也就是说,他在这里批评的“质疑”,并不是“合理怀疑”意义上的“质疑”,而更像是一种“极端的相对主义”(不存在所谓的共识,不论你说什么我都反对)和“消极的犬儒倾向”(对未来挑战深感悲观)。如果大家在看到这句话时都能贯彻“宽容原则”,对“质疑”一词作以上理解,恐怕就不会引起“想当然式”的舆论大批判了。


有人说,凭情绪与直觉去做决定,毫不费力。但要做到上述两点,我们却得时常保持敏锐清醒的理智状态。是的,这谈何容易?不过,这等难事恰恰体现出人类胜过万物之处。在这天地之间,理性就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也就是说:未经辩论的观点不值得信。我们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没有人可以打包票说我的观点一定对。那靠什么判断某个观点的对错?靠的是辩论。如果某个观点能经受住许多反对意见的挑战,从相互竞争的观点中脱颖而出,那么它就是目前最接近真理的那一个。

有趣的是,很多人不喜欢甚至反感辩论,是因为辩论使人们既有的观念遭遇挑战,固有认知的舒适区受到侵犯,这让人们在本能上不愿面对。我们常常会看到家长对孩子说,“你说什么都没用,就按照我的意见做!”,这是在用权威拒绝辩论。不少人会在社交媒体上遇到意见分歧时会直接把反对者拉黑,或者只关注那些和自己观点一致的用户,这是在以用“选择权”去逃避辩论。

这么做当然能“引起舒适”,但却有着明显的坏处。批判性思维领域有个概念叫“管状视角”(tunnel vision),指的是只能看到问题的某一面,却忽视了其他的面向,仿佛双眼只透过一个狭窄管道去看世界。

假如我们不去辩论,那无疑将陷入“管状视角”的封闭世界,只能不断固化自己对问题的先入之见,而错失了从另一角度看问题的可能。你或许会问,难道我做每个决定时都要找别人来辩论吗?那倒不必,但我们至少可以在做决定前在脑海里模拟一场“正反辩论”,以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站得住脚。

所以,只有接纳并参与辩论,我们才能真正检验出某项观点的真理成色。

·逻辑能力的提升:

混乱中直击重点,抓住问题的核心

·分析方法的锻炼:

多方面建立观点,一次找到最优解

·思维模式的突破:

看透事物的本质,无限度接近真理

·人生智慧的进阶:

迅速理清思路,流畅表达内心想法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逻辑学内容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