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学习怎么骂人。
准确些说,我最近在学习怎么在网上直白骂人。
更准确地说,我最近在学习怎么在网上不讨人嫌地直白骂人,骂的还不是脸上写满欠打的带恶人。完事之后,围观的看客还会给我满堂彩。
(P.S.说唱歌手之间的diss不包括在内。)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是吗?
但在几年前,中文互联网上确实上演过这么一出好戏。
故事发生在2014年6月29日,也许是下午三点前的一分钟,这天天气也许晴空万里,也许阴雨交加。对许多人而言,这不过是无数个Ctrl+C&Ctrl+V日子里的寻常一天。但之于我,因为那两个人我会记住那一分钟。
百度贴吧秦时明月手游吧里,一团雷云正在酝酿成型,随即狂风大作、暴雨交加。一位ID为“神魔协奏”的用户和一位ID名为“法正就是我”的用户,因为游戏道具相关问题开启了一场饶舌之战。
尽管言辞激烈,二人的骂战却无非是在“伞兵”和“狗”两个关键词上层层加瓦。以今日视角看来,这未免有些单调贫瘠。哪怕在当时,也不足以充当解闷的乐子。
但随后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原本乏乐子可陈的对骂,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回合制搏斗。
“狗再叫。”
“狗别怂。”
Once again。again。again······
无论是出招还是持久,双方都极具体育精神。
一方面,法正不使用“狗再叫”,神魔承诺绝不“狗别怂”二连,反之亦然。
另一方面,此战之持久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2014年6月正式拉闸开喷起,两人几乎一日不间断地坚持对垒到了第二年七月,时间跨度达一整年。哪怕后来药水哥的八小时“您配吗”封神之战,也显得相形逊色。
在无数条“狗别怂”和“狗再叫”中,还常混入一些经过改良的特别限定版——
日常播报版:“狗怂了?看电影去了,回来接着打脸。”
中秋限定版:“狗子张嘴,吃月饼。”“闭嘴,狗再叫一个试试。”
适逢新春佳节,两人还会先互道新年好,之后再战火照旧,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一战期间的“圣诞停火”,感慨托翁《战争与和平》理念的薪火相承。
1924年平安夜,德军英军沿着西线暂时停战,互赠礼物,共度圣诞
随着两人在帖子里的楼盖得越来越高,涌入帖子的观光团也越来越多。看客们的心理极为矛盾,人们一边期待着这部史诗将会迎来一个传奇的结局,一边又隐隐不愿迎来结局后来袭的空虚。
然而最后的结局是如此的措不及防,以至于可以打上烂尾的标签。
在又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里,当法正照旧打出一句“狗再叫”后,一位路人不经意地回复了一句“哈哈”。而这句不经意的“哈哈”,恰好顶到了楼中楼的回复上限——20000条,导致神魔无法回击。犹如亚马逊振翅的蝴蝶,“哈哈”这句注脚宣布了这部史诗的正文告终。
由于遭到不明缘故的删帖,这部史诗如今已近乎成为一部口述诗,仅有少数残片流传于世。但正像超新星爆炸会释放出生命必需的氧元素,史诗虽完结,却催生了一系列同人二创。神魔和法正,也被奉若大神,各自有了粉丝和粉丝建的贴吧。
早在战火尚纷飞时,已有人从中嗅出了爱情的味道。随着战事完结,这段悬而未决的情缘更给人以无限遐想。因为彼此拌嘴的典故,法正与神魔在看客口中成了彼此的“老拌”。
作者:6神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CP。冥冥中洞悉这一真理的同人作者们,写出的作品也多以《山河故人》式的悲剧做结。
电影里,张译扮演的张晋生移民澳洲,终于买了一桌子的真枪,但他要打的情敌,却已步入了坟茔。
同人中,年迈的法正亦获得了骂战的胜利,却也再也听不到那句“狗别怂”出现在人世。
有人以此为剧本拍了短片,演技尚可,可惜结局“神魔儿子”的直接交代,打破了原本文学留白的朦胧美感。
图源赵小翎
法正神魔之战的巅峰纪念,要属《秦时明月手游》把“狗再叫”、“狗别怂”放在了游戏加载页面里。那是一段传奇的纪念碑。
图源:贴吧用户a812246929
古希腊神话里,人类世纪的黄金时代凋敝后,基本是一代不如一代的白银、青铜、黑铁等时代。而法正神魔之战和同人二创陆续偃旗息鼓后,只剩下些许人复读着前人的两句三字箴言。而这些复读者们的毅力,大都连一天都撑不过。
百度贴吧早已不复去日辉煌,诞于这篇舞台的法正与神魔,同样难以再觅见身影。前两年,法正在同名贴吧冒头,被逮住询问了他和神魔的后续走向。
现实果然不若童话剧本,他们没有继续联系,没有成为朋友,更未走进婚姻的殿堂。
有人顺藤摸瓜扒出了法正的B站账号,只见个人简介写的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睚眦之怨,无不报复”,遂感慨“果然不愧是法正,这睚眦必报的倔犟。”
法正为数不多的视频下,时而有人在评论区复读史诗开头,但法正仅仅是礼节性地回应一个滑稽。
原本我打算向他讨教当年的心历程,但看到他如解甲归田老者般的状态,也就不忍打扰。毕竟上个时代的莎草纸古籍,已经不起今日的拨弄。
大多长年混迹网络的人,应该都有这种感受:从神魔法正开战的2014年到今天,网络环境显然呈现出急转直下的态势。偶尔湿鞋的网上冲浪,逐渐变为双腿随时可能被炸飞的雷区太空漫步。
网络垃圾话词库极大丰富,人人可输出。扣帽举报绝学广泛传播,人人有功练。
一敲@键,各路喷子大V来相见。一通扒皮,揪出对手所有黑历史和小辫。
这是属于嘴强王者的黄金年代,今非昔比,日新月异。我们共享着五千年来的垃圾话财富,让老一辈的嘴炮手们满怀羡慕。
曾有人问过法正,是什么支撑你跟神魔对骂了那么久。法正答,没别的,我就是想争口气。
然而多年以后,再面对互联网,法正也许会发现,更快的取胜方法或许是让对手断了气。
骂人从手段逐渐变成目的,与之相伴的是竞技场地的缩紧。与日俱增的戾气,涌进越来越小的场地,令竞技的技巧朝着一击毙命加速迈进。
相比之下,法正与神魔封神之战,显得那么低效、单调而又贫弱。
传统对线的时代过去了,昔日王者也只能困在在几页传世残片里,继续扮演越来越无人问津的传说。
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噤声,可能正是这种共识,撑起了当初那一年的蹉跎。新时代的骄阳炙烤着,已容不下地面再升起一个缓缓膨胀起的泡沫。
最后,也容我为这个故事写一段可能更契合当下的同人结局——
“神魔,”法正悲伤地敲下键盘,“马孔多在下雨。”对话窗口一阵长久地沉默。忽然,屏幕上跳出神魔协奏平静的回复。
“是的,法正,”消息如是说道,“但我已经在雨中湿透了。”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