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读丨央行报警SLF传言,资金价格创近年新高,市场发生了什么?

2021-01-30 星期六

1月29日,央行辟谣“网上流传人民银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上调、需提前2天申请”的消息。

央行当日回应称,“我们注意到了有关传言,这一传言完全不属实,人民银行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

与之对应的是,去年12月,货币市场资金面颇为宽松,而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4705亿元,资金面极为紧张。

“去年12月是被动松,本周是主动紧。”1月29日,一位券商债券投资人士表示,去年12月资金面宽松的主要原因是对冲“永煤违约事件”风险,而本周资金面这么紧张是超预期的。逻辑上,央行即使要“紧”货币,但应该不会这么紧,原因可能是财政存款投放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时点错位,叠加银行月底不愿意出钱等原因所致。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如果资金面只是一两天偶尔的紧,可以认为是财政存款变动(缴税或者财政支出投放)、企业结汇或者春节取现金等扰动。但如果持续几天的偏紧,而且紧的程度比较高,那么应该还是反应了一定的政策态度。

资金价格再创两年来新高

不过,该传言一度使得国债期货震荡。央行辟谣后,国债期货随后迅速翻红。10年期国债现券200006收益率由涨转跌,此前最高一度达3.23%。

一位券商固收人士表示,上述传言“显然是假的”,因为即使央行要加息,通常也是公开市场操作(OMO)先加,SLF利率跟随。

1月29日,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收盘大幅回落,GC001(交易所债券回购利率)报2.85%,盘中一度触及8%,创2018年12月以来新高。R-001报0.3%,盘中一度触及7.9%,昨日更是触及9.8%,创2019年1月以来新高。

同日,银行市场质押式回购隔夜利率(DR001)最高达13%,创2013年6月以来新高。DR007(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创2018年4月以来新高。昨日,隔夜回购利率突破4%关口,创2014年1月以来新高。

与之对应,1月29日,上海国际货币经纪称,今日为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全天资金面极其紧张,资金价格再创新高,机构被迫高价平盘。

央行今日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净投放980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6140亿元逆回购和2405亿元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到期,本周央行累计进行了384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此本周宽口径净回笼4705亿元。

央行主导政策转弯?

资金面持续偏紧,反映了央行何种态度?

中金固收分析师陈健恒在其报告中认为,如果资金面只是一两天偶尔的紧,可以认为是财政存款变动(缴税或者财政支出投放)、企业结汇或者春节取现金等扰动。但如果持续几天的偏紧,而且紧的程度比较高,那么应该还是反应了一定的政策态度。

其认为,近几天回购利率大幅飙升,属于偏紧状态。一方面,可能是为了警示债券杠杆不要因为此前的宽松而升的太高。2020年11月下旬以来,在央行重新放松流动性、资金面转向宽松后,资金利率回落并持续到今年年初,隔夜回购利率一度低至0.6%,7天回购利率低至1.65%。随着资金利率回落,回购余额也有一定抬升,机构主动加杠杆行为增多,年初银行间质押式回购余额最高升至8.89万亿元,而交易所质押式回购余额最高升至2.71万亿元。1月份信用债的平均发行利率为3.43%,明显低于12月份的4.06%和11月份的3.9%。因此,某种程度上,货币市场利率适度回升也是控制后续的信用债净增量,避免再度出现套利现象。

另一方面,对股价、房价和商品价格等资产价格过于强烈的上涨预期降降温。除近几天货币市场利率走高外,早在1月中旬时票据利率就已出现大幅度抬升,而票据利率走高更多是反映了信贷额度的紧张。此外,由于一二线城市去年以来房价上涨势头较高,不少城市都开始控制房贷额度,房贷利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升。从这些迹象来看,央行其实已经开始主导政策转弯,只是算不算急转,还需要观察一下1、2月份的金融数据。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个意思是宏观杠杆率不要再升了,但政策也不能急转弯。

马骏表示,货币政策应适度转向。但现在面临一个悖论,一方面就是杠杆率上升得非常快,要求货币政策开始调整。2020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25个百分点,是2009年以来升幅最高的一次。杠杆率大幅上升,自然会导致未来的金融风险。此外,有些领域的泡沫已经显现,去年我国几个主要的股市指数都大幅上升,接近30%,在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出现如此牛市,不可能与货币无关。另外,最近上海、深圳等地房价涨得不少,这些都与流动性和杠杆率的变化有关。未来这种情况是否会加剧,取决于今年货币政策要不要进行适度的转向。如果不转向,这些问题肯定会继续,会导致中长期更大的经济、金融风险。

悖论的另外一个方面即货币政策转向不能太快。目前我国通胀不高,CPI今年看上去会更好看。PPI会往上涨,但不会涨得太多,也没有要求一定要转得太快。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强烈要求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或者要转得慢,认为转得太快会导致项目停工、烂尾、坏账等问题。

(作者:辛继召 编辑:李伊琳)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