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星恶评”,出版方只能立正挨打吗?

2022-10-20 星期四

如果你常逛豆瓣“山倒组”,近段时间应该很难躲开这个热帖《现在翻译界也小圈子化了吗?出版译作都不先审核译文质量吗?(已被出版方“草鹭文化”拉黑)》凭借楼主“每日一顶”的死磕精神,这篇帖子顽强地挂在前排一个多月。评论区还有另一位表示“跟后浪《魔法四万年》一样,你一说就拉黑你”的读者踊跃发言,更是让它的热度维持不坠。


在“山倒组”搜索“避雷”,你就会发现吐槽新书的帖子正越来越多。如倒逼出版业的“抵制轻型纸”运动所显示的,63万书友抱团的“山倒组”正在成为“沉默读者”夺回话语权的阵地。从出版机构的反应来看,它们显然还没有做好妥善应对的准备。


我们试图通过拆解这两桩读者与出版方之间的battle,分析一下双方之间的矛盾何以会如此激化,为什么动辄就升级到剑拔弩张,无法实现正常的交流对话?


控诉“翻译界小圈子化”的帖子,针对的是草鹭文化8月的新书《以饱蠹楼之名》,发帖人@麦克麦克疯 声称读过网上的试读部分之后发现“错误连篇”,在豆瓣写了一篇挑错书评,却在微博上被@草鹭文化 拉黑了(在其推书的微博下,@麦克麦克疯 直斥“译文错误连篇”的评论仍然健在)。打开《以饱蠹楼之名》的豆瓣页面,目前也仅有@麦克麦克疯 的一星短评与一星长评,对于有意入手的读者来说无疑十分“劝退”。


5月份,甲骨文曾因为一篇学者的“翻译商榷”全网下架了《美国高等教育史》。相比之下,普通网友的挑错文章则很难掀起波澜,此事只在“山倒组”有一些零零落落的回响。尽管如此,出版机构仍然有义务逐条回应豆瓣上的这则“孤评”,无论是为了打消读者的疑虑,还是站出来为译者正名。


如同绝大多数出版机构一样,草鹭文化也选择了沉默以对。而这种沉默更让读者感受到了“不屑一顾”的傲慢,激起了熊熊燃烧的斗志。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桩“拉黑事件”。在《魔法四万年》的豆瓣论坛中,目前排在第一位的帖子就是汗青堂的《致某位一星恶评的书友》,其中写道“《魔法四万年》特装开始征订之后,就有某位书友来进行对本书的诋毁,微博刷恶评,在本书尚未上市之际就在豆瓣发一星短评(我们不知微博和豆瓣是否是同一人),并声称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找到了本书的负面评论,但是经过我们的核实,他所谓的‘美亚’负面评论,并非是《魔法四万年》的归属评论,而是张冠李戴,栽赃到了《魔法四万年》的身上。在众多书友无法看到‘美亚’评论的网络现实下,利用信息差进行悍然污蔑。”


汗青堂还留下了一句很容易被视为“把柄”的狠话——“我们将会保留污蔑的信息,必要时候以法律手段进行责任追究。”虽然这篇帖子下面有不少支持者的声援,却未能阻止“一星运动”的持续发酵,尤其是在这位书友四处活跃,控诉“被豆瓣删了无数帖子,还被出版社雇佣的水军围攻”之后。目前,有28.3%的人给《魔法四万年》打出了一星,而豆瓣轻车熟路的“锁分”操作则为出版方增添了一条新的“罪证”。


当然,豆瓣短评区的差评也并非全都是“一星运动”参与者,虽然这本书“美亚”评分4.5(5分制),汗青堂的翻译、装帧也很用心,但还是有读者感到与阅读期待有所偏差。因为这不是一本讲述幻想世界中神奇魔法的书,而是关于科学、宗教之间的巫术、占星、炼金术的学术著作,未免会让一些读者生出“对不起,这不是我想要的魔法书”的失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出版方有意误导读者,更多是因为中外文化中对于魔法的理解不同。汗青堂的回应虽然有理有据,但因为态度强硬,还是激起了部分读者的逆反心理。在出版方与普通读者的力量对比中,很多人会天然地站在“弱势”的一方。尤其是在目前新书舆论几乎都被出版方主导,豆瓣评分虚高的情况下,读者的不信任感与日俱增却无处表达,结果就是双方几乎很难心平气和地沟通,出版方对于差评过于敏感,读者也更愿意信赖差评,于是一条评论的重要性就会被放大,沦为舆论的战场。


与《魔法四万年》的“遭遇”相比,《喜》能够遇到司马少这样锱铢必较、专业纠错的读者无疑是幸运的,作者鲁西奇也在司马少发布第一篇炮轰文章之后选择了回应。然而,司马少却并不能满意,更不满于部分媒体、书评人所谓“瑕不掩瑜”的回护,于是有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文章。之所以穷追不舍,是因为对于那些觉得错误都无关紧要的学术圈中人来说,“最有力的反驳,就是把《喜》的错误继续列举下去”。


对于一本主要靠史料释读考据“为小人物立传”的书,文献解读功夫是立论的根基,低级的常识性错误(如将《列子·黄帝篇》的“戴发含齿”解读为“把头发堆放在头上,牙齿基本含在嘴唇里”),绝不是“瑕不掩瑜”四个字就能遮掩过去的。正如一位豆瓣网友所言“如果研究马王堆出土材料,连马王堆材料释文都不会做,那可不是太滑稽了吗?


可惜的是,鲁西奇只回应了司马少的第一篇檄文,对后来指出的硬伤未做回应。在豆瓣上,《喜》的评分也从最初的9分左右,一路下滑到了6.7分,不仅是因为基础性错误令人如鲠在喉,也因为与读者预期的巨大偏差。


无论是书名《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还是宣传文案“本书力图呈现的,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卑微个体生命的若干面相”,走的都是微观史路线,对于看厌了帝王将相、宫廷争斗的读者而言,这种“大时代小人物”的书写颇具吸引力。


然而,只要读过几个章节就会发现,喜这个小人物只是作者罗列史料还原秦朝社会史的一个引子而已,如读者所言“‘世界’太多,‘喜’太少,写成了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喜成了个口袋,只要相关,就一股脑地堆砌史料。”从豆瓣评论区来看,《喜》的低分并不是因为“一星运动”,而是因为这是一本被包装成了大众读物的学术著作,而且就连学术价值本身也大有可疑之处。


毫无疑问,出版方理想国不能置身事外,无论是宣传上的有意误导,还是未能尽到学术把关的责任。遗憾的是,自始至终我们只看到司马少针对作者的轮番发难,看到书评人与媒体被卷入争议漩涡,却有看到出版方的公开回应。


我们此前曾经多次关注过豆瓣的“一星运动”,虽然难逃“集体网暴”的指责,却不过是因为群情激愤的读者没有其他表达、发泄的出口。除了“一星运动”,“山倒组”中越来越多的“避雷帖”也不过是读者试图掌握话语权,以对抗出版方强势的宣传、营销。


对此,出版方最好不要怀抱“如临大敌”的拒斥心理,而是尽量需求沟通对话,保持一定的耐心与理解。出版方心里应该清楚:单方面掌控图书评价的生态是不健康的,也只会让市场进一步走向萎缩。只有鼓励更多读者发出真实的声音(哪怕刺耳,哪怕偏激),才意味着出版业有更大的未来。





👇 点击「阅读原文」解锁更多精彩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