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失控的病毒

2022-12-14 星期三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周一开始,用于实时监控人口流动信息的"通信行程卡"被宣布下线。借助这款软件,政府可以掌握任何人过去14天的行踪轨迹,去过疫情高风险区的人则会被要求采取强制隔离措施。这篇题为《全面失控 - 中国已向新冠病毒投降》的文章写道:

"随着行程卡被取消,政府又放弃了一个可以对任何一名公民实行必要限制措施的管控工具。至少在河南的一次银行丑闻中,地方政府曾借助这款软件阻止人们去参加示威集会。不过,宣布这款软件下线,并不意味着搜集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将被叫停。就行程卡而言,电话公司会向政府提供由信号塔搜集到的手机定位信息。中国联通是参与行程卡项目的三家移动电话公司之一,该公司周一宣布,将会删除搜集到的相关信息。

鉴于当前疫情的严峻程度,'行程卡'下线并没有引起更多关注。清零政策事实上被放弃一周以来,新冠病毒正在中国全境迅速蔓延。官方提供的数据已经不能反映疫情的实际状况。在大多数城市中,核酸检测义务已经被取消,检测站也基本都已拆除。因此,多数感染病例都不会被纳入官方的统计数据,感染者一般都是在家里用快检盒自行检测,然后自行居家隔离,也不会将感染情况通报政府。一周前,这还是完全不能想象的事情。"

文章称,种种迹象显示,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中国的医疗系统很有可能会在短期内陷入困境,当局已开始动员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增援急救病房。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些视频显示,有医务人员恳求轻微患者不要前往医院。有些医院因大批医务人员请病假,人手变得异常紧张。很多防疫规定进行了修订,以便尽量减少因密接而被迫接受隔离的人数。在药店和所谓的发热门诊处,购买退烧和敢冒药的人们排起了长队,中国知名的政府疫情顾问钟南山在官方电视台上表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极高,一名患者可以将病毒传染给22个人,'疫情正在中国迅速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采取怎样的防疫措施,都已很难切断传染链。'

十一月底,中国多个城市举行集会,抗议政府严苛的防疫措施。图为北京示威集会的画面。

十一月底,中国多个城市举行集会,抗议政府严苛的防疫措施。图为北京示威集会的画面。

相比之下,政府似乎更担心医疗水平较低的偏僻地区的疫情发展。一些省城的医院被要求向偏远地区派遣工作小组,并在必要时向乡村医院派遣医务人员。"

  • 做核酸成为百姓生活的日常

    经济压力和民众抗争下,中国放弃清零政策

    中国宣布新十条

    2022年12月7日午后,当许多市民正和往日一样排队做核酸之时,中国官方宣布了优化疫情防控的新十条。除了没有再提"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外,有关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不再查跨地区流动人员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等规定也显示,中国告别了长期坚持的清零政策,开始通过放松防疫措施逐步将社会导向经由感染奥米克戎病毒实现“群体免疫”的道路。

  • 孙春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上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二十条不是”躺平“。

    经济压力和民众抗争下,中国放弃清零政策

    优化防疫二十条无法落实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的11月11日,中国的”清零沙皇“、副总理孙春兰还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上强调,中国日前出台的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要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坚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由于所谓的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部分内容与“动态清零”总方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各地在防疫中“层层加码”的问题仍然无法真正得到解决。

  • 乌鲁木齐大火造成10人死亡

    经济压力和民众抗争下,中国放弃清零政策

    乌鲁木齐火灾引发民众对清零政策更大的怒火

    11月24日,在部分居民被封控已长达100多天的乌鲁木齐,一栋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严格防疫措施导致被封在楼里的民众无法逃走、消防人员也长时间不能越过障碍救火。官方称,火灾造成包括儿童、老人在内的10人罹难。该事件最终成为各地爆发反清零、反封控、反政府抗议活动的导火索。很长时间以来,清零政策导致的层出不穷的防疫乱象已经引起民众广泛不满。对许多人来说,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隔离、歧视、封控以及一些防疫人员对权力的滥用。

  • China | Proteste gegen Chinas Null-Covid-Politik

    经济压力和民众抗争下,中国放弃清零政策

    公民觉醒的“白纸革命”

    乌鲁木齐大火在数十所大学和多个省市引发学生和民众的群聚抗议。反封控、反核酸、反清零成为其主要诉求。上海市民11月26日晚间涌入当地的乌鲁木齐中路,高呼“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各地的抗议活动中,许多人高举白纸,抗议中国政府打压言论自由。随着清零政策导致经济滑坡,民生艰难、失业人口猛增、类似文革的场景重现,民众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最突出的事件是中共二十大前夕、2022年10月13日发生的北京市四通桥抗议行动。名叫彭立发的抗议者打出了“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的横幅。

  • 郑州富士康工人逃离工厂返乡

    经济压力和民众抗争下,中国放弃清零政策

    官方宣传导致民众恐惧、工人逃亡

    尽管对新冠的研究和海外抗疫的经验已经证明一年多来占主导的奥米克戎毒株致病力低,死亡率已低于流感,中国官方仍坚持在抗疫之初取得较好效果、习近平亲自决策的”动态清零“总方针,目的之一是想显示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最高领导人决策的正确性。 为此,中国官方仍大力宣传奥米克戎的危害,将海外放松疫情管控称为”躺平“。由于缺乏真实信息,当有20多万员工的郑州富士康发生疫情后,上万工人为防感染以及不满隔离条件而逃出厂区返乡,令工厂生产面临巨大危机,iPhone减产。后来招入的员工又因待遇问题暴动,遭到当局镇压。

  • 上海大白封小区,阻止居民外出

    经济压力和民众抗争下,中国放弃清零政策

    “大白”权力小了

    中国抗疫初期,身着白色连体防护服的医务人员被称为“最美逆行者”。随着地方组织的落实封控的人员以及警察也穿上这样的防护服进行核酸检测、消杀、监控、转运感染者和密接人员,“大白”成为这些人的代名词。有关“大白”使用暴力的负面报道和投诉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将他们称为“白卫兵”。新十条中有关感染者和密接人员可以居家隔离,不再一律强制隔离,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不得采取各种形式临时封控等条款受到民众普遍欢迎,反衬了”动态清零”的不得人心。

  • 悼念李文亮

    经济压力和民众抗争下,中国放弃清零政策

    网民涌入李文亮微博悼念

    新十条公布后,一些网民到武汉医生李文亮的微博账号下向他报告这个好消息。李文亮在中国疫情初期最早拉响警报、却遭到“训诫”,被称为疫情吹哨者。他染疫身亡后,民众自发悼念他,表达悲愤。微博用户在他的账号下写道,“凜冬已过,你看到了”,“医生,我们挺过来了,我们就要自由了”。

  • 北京各地区安铁栅栏防止居民外出

    经济压力和民众抗争下,中国放弃清零政策

    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迫在眉睫

    新十条一旦真正落实,图中北京某地的这一场景也许不会再次出现。新规公布后,旅游平台上的机票、火车票搜索量激增。许多民众期待能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或探亲访友。由于奥米克戎传染性极高,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很快将出现感染潮。过去一年多来,中国的防疫主要放在“清零”上,疫苗接种停滞不前,现80岁以上老年人中,仅有40%的人接种了三针疫苗,因此,保护老年群体,“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迫在眉睫。这也是放弃清零政策后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 China | Wirtschaft und Handel

    经济压力和民众抗争下,中国放弃清零政策

    德国经济界对中国放松防疫表示欢迎

    尽管今年3月上海出现疫情时,就有专家主张“与病毒共存”,但高层仍然决定封城“清零”。长达两个月的封城不仅给民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也令各行各业的供应链、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进出口受到很大压力。近几个月各地不断封控加剧了外贸下行的趋势。德国工商会表示,因中国的封控政策等原因,超过三分之一德国在华企业计划在中国之外的地方扩大生产,增加多样化。对于中国现出台放松防疫的新政策,德国经济界大多感到松了一口气。

  • 世界杯上球迷欢呼

    经济压力和民众抗争下,中国放弃清零政策

    “动态清零”结束点燃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

    为了替新冠政策转弯做铺垫,中国近日让专家出面宣传奥米克戎致病力低,目前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等等,但部分民众仍对放松防疫的步伐是否一下子走得太大有所担忧。中国政府一直拒绝批准西方疫苗供民众施打,同时强调国产疫苗也对防止重症和死亡具有很好的保护力。新政策公布后,中国很多民众从先前的囤食品转为囤药物,准备迎接感染潮的到来。有专家称,最终90%的人将感染奥米克戎,但达到群体免疫需要多长时间,尚无专家出面预测。不过,世界杯观众席上人们不戴口罩尽情欢呼的电视画面已经让中国民众看到了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


 《每日新闻》网站(tagesschau.de)发表评论称,过去两年半以来,中国官方的宣传机器一直在强调,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真正关心民众的生命安全,只有习近平亲自部署的"清零政策"才是战胜新冠疫情的唯一途径。然而,上周开始,中国突然改变了防疫政策。评论写道:

"国际专家们最为担心的事情,现在终于发生了:中国突然间走上了全民感染群体免疫的路线。隔夜之间,民众被告知,自己的健康只能自己负责。而这一切,偏偏发生在病毒极易传播的冬季。

诚然,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以往。同疫情初期相比,新型变异毒株引发的症状更为轻微。我们对这种病毒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了防范新冠感染的疫苗。尽管如此,新冠仍是一种危险的病毒,对部分人群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但愿中国能以最小的损失躲过这一轮新冠疫情。

这有可能是迄今为止单一国家所经历的、最大规模的疫情。有人担心,疫情将会夺取数十万人的生命,甚至有专家称,死亡人数会高达两百万。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得知具体的死亡人数。但医院里人满为患的画面想必是新闻审查机构也很难全面删除的。中国疫情彻底好转之前,短期内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而出现这种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