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评职称,我那些如鲠在喉的故事

2023-10-25 星期三


如果你和你的一位教师朋友聊天,在他谈兴正浓时,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让他颜色大变,讪讪闭口,那就是:“唉,说了这么多,你的职称怎样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上次看到这样的场景,还是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看客们笑着问孔乙己:“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便红了脸,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我也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不过被问的多了,就有了免疫力。甚至一杯薄酒下肚,我就会自曝家丑,和你说说我评职称那些事儿。


懵懂青春



1998年夏天,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了一所乡村初中任教。刚走出象牙塔的我对于未来并没有太多的规划,只有满腔的孤勇与热望。加上自己本来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娃,当看到简陋而又熟悉的校舍和孩子们一张张淳朴天真的面庞时,感到特别亲切,打算在这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彼时正是乡村学校生源最充足的时代,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兴平北原上,共有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12个教学班,一个班最多有80多名学生,学生多,教师少,师资严重缺乏。当时学校的主力军是民办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年纪偏大,平均年龄在五十岁左右,他们教学基本功扎实,经验丰富,可是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模式单一,很多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说。


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我们这些大中专学校毕业的学生很快就成了学校的中坚力量。八月底报到后我就被学校安排了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职业的轨道从此铺就,在后来的二十多年,这个身份几乎再没有变过。


■《青春派》剧照


很快三年过去了,我经历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晋升——认定中学二级教师。虽然我起点很低,只是中师毕业,可是由于我毕业时就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所以这次晋升非常顺利,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职评意味着什么,更没有料想到它竟在后来困扰了我那么多年,当然这是后话。


按照常规的流程,当时的我要先认定三级教师,并且三年之后才能评定二级职称。这次破格直接认定让我比我们同一级毕业的同学们至少抢先了三年。这也让不少人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甚至一向严肃地老校长都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年轻娃,好好干,前途光明呀!”这些更坚定了我投身教育的决心。熟料人生漫漫,阴晴难料,这段经历竟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在以后的一次次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我不知道地道战中还有句台词:“往后的形势会更加困难。”


初次交锋



按照文件规定,二级职称和一级职称之间要间隔四年才能参评。时间倏地来到了2006年,这时我已经工作了整整八年。并且一直带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课。工作虽然算不上成绩斐然,但也是尽职尽责,在学生和家长中间获得了一些口碑。


我知道自己学历不高,就不断深造,取得了自学考试本科学历,在业务方面钻研精进,获得了市级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在教研通讯等刊物上也发表了几篇教学论文,虽然对于此次职称评定我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是想着自己的小小成绩,也是可以拿的出手了。


到了学校收资料的时候,我看到好多老师都一把年纪了,甚至有人都快退休了,还是二级职称,考虑到自己资历尚浅,来日方长,我决定放弃这个机会。时序更替,2007年来了,这一年文件中新加入了一条——要有计算机三个模块(Excel  、Word、PPT)考试合格的要求。


这些现在看来是基本的操作与要求,可在当时却是有一定难度的,农村学校很多老师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连主机和显示器都分不清楚。还好我们以前在学校学过两个学期,有一些基础,于是我一咬牙了花5200元买了一台惠普电脑。电脑买回来了,不会用,又没有网络,我就买来书籍自学。经过一番勤学苦练,终于在四个月之内考完了三个模块,准备好了计算机证这一硬件。


于是在9月,我第一次坐在了参评的人群中,有了一点儿底气。经过一番述职、打分、民主测评等程序。二十名参评者中,我排名第八。这对于在场年纪最轻的我已经是很大的肯定了。更难得的是,那一年刚好有八个名额,这是多大的运气啊。


■《少年班》剧照


然而生活中最确定的事情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几个小时后,名单还来不及公示,我就被校长叫进了办公室。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在办公室那个锃亮的黑色真皮沙发上坐着一位满面泪痕的中年女教师——她是我的同事。可当时她因为家中一些变故回家照料,已经两年没有上班。


这时校长面色凝重,语重心长:“你看徐老师也是咱们学校的老同志了,她家里现在很困难,老公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孩子又在上学。你能不能把你的这个名额让给她呢?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头脑容易发热,就在一瞬间,心中那些侠肝义胆就被唤醒,我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看着他们有些惊愕的表情,我一脸轻松,潇洒转身,谁料就是这一抬脚,堪堪竟是十载光阴。


艰难之旅



2008年的退让,直到后来当我知道了道德绑架这个词,也经历了一波三折,得而复失时。我才开始怀疑那些泪水和怜悯也许是一种手段,只是当时的我浑然不觉。


那几年的职评工作不太规律,2009和2010年,我们县上没有启动职称评审工作。2011年我怀孕了,职评时间刚好在我的预产期,于是便放弃了一次。2012年为了照顾孩子,我调动进城,谁料新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新调入的教师五年内不得参加职评,理由是你是新人,还没干出什么业绩,无法让职评小组对你做出中肯的评价。


实际上是因为僧多粥少。为了缓解压力,就通过各种规定刷掉一部分人。对于我而言,只能等待,这一等就是五年。于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了每年十月份职评时几家欢喜几家愁,也亲眼看见一级职称的门槛越来越高,程序越来越复杂。我一边耐心等待,一边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和竞赛,积累荣誉、积蓄实力,2017年,在摩拳擦掌了五年后,我终于有了参评资格。


可谁知道学校因为连续几年评审晋升,一级教师接近饱和,只有一个空岗名额。却有将近40个人在争取这一个名额,这场角逐必将十分惨烈,我第一关就败下阵来。至此,我算是又一次见识了普通教师职评的艰难,这场面,李白见了恐怕都得高呼一句:“噫吁嘘,职评之难,难于上青天!”只怪我没有李太白的洒脱,不能够“仰天大笑出门去”,却只能“摧眉折腰为斗米”。


■《西小河的夏天》剧照


2018年,距离我毕业已经整整20年,学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头上的白发开始拔一根长两根的时候,我又一次坐在了参评的人群中。那一年我因为评分细则不够公平而去找校长理论,不知道我的质疑刺痛了他哪根敏感的神经,一向温文尔雅的一个人突然不顾风度暴跳如雷,对我厉声喝道:“你凭什么来找我反映问题?你没有资格,你应该逐级汇报,不能越级!你排名不够靠前只能说明你不够努力!”


那一刻,我浑身瑟瑟发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震碎三观的愤怒。那时那地,我第一次听到了普通老师和校长的之间居然有不能平等对话的差距。也第一次听说自己评不上职称,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那一沓沓荣誉证书,那一张张奖状,那一串串的工作经历和成绩,那可是我二十年的青春啊。可在别人嘴皮子一张一合之间,瞬间一文不值。我不够努力的地方,恐怕就是人情世故,溜须拍马,这竟成了错误?彼时的我脑子里是《甄嬛传》中女主甄嬛撕心裂肺的咆哮:“终究是错付了!”也许是老天垂怜,也许是我的反抗起了作用,我最终评上了一级职称,可是已毫无喜悦之情,只有身心俱疲。


平和心态



2020年10月16日一则短视频在各大网站掀起了轩然大波,河南焦作女教师姚艳艳发出第一个关于职评的视频,视频中她冷静陈述了自己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并对本次评审规则表示质疑,一夜之间,该条视频阅读量骤升,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事件。


半年之后,2021年的1月18日,她以行政工作不作为将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告上法庭,一时又是沸沸扬扬,引发热议。姚女士公开向职称评审的潜规则开了第一炮,让广大同行拍手叫好。她敢于直面现实,并且通过法律手段去讨回自己的尊严和公平,实在令人佩服。这才是站着的老师,大写的“人”字。


身为局中人,纵观这几年的职称评审,让广大一线教师越来越难以承受的,还有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如规定参评副高职称五年内至少有一个考核优秀;完成市级以上的课题,并且是主持人;有班主任工作经历;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有在公开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市级公开课交流材料,获得市级以上的荣誉称号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事实上,大部分普通的一线教师,每日完成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就已经筋疲力竭,还要应对上级各项检查、参加各类培训、填报各种资料。实在缺乏能力和精力去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况且有些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的,这样一来有些荣誉就是水月镜花。可是备不齐这些材料,你就根本没有参评的资格。于是高级职称就成了“唐僧肉”——心里总惦记,就是吃不到。


久而久之,有一部分教师看出了端倪,逐渐产生了一批躺平主义者,他们的口号是“远离职称,珍爱生命。”毕竟为了一个月增加几百块的薪资而丧失了许多的快乐和尊严,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人生也需要会做减法。


■《欢乐颂》剧照


近日听闻有的地方开始推行职称评审改革,推行“3010”政策:即工作年满30年,在一级岗位任职满十年可以自动晋升副高级。想想一个人平均22岁毕业,等到工作满30年,也是即将退休的年纪。默默耕耘三十载没有功高,确实劳苦,给个副高级职称也不算过分吧。这也算是对那些埋头苦干,不会钻营,懒于投机的老实人一些补偿,只是这个政策能否实行甚至推广还未可知。


又是一年深秋时节,金黄色的落叶堆满我的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年少。面对今年即将到来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能够做的也只有平和的心态,躺平的姿态。躺平不是颓废,是放下执念,是不再强求,是和自己的和解,是更放松的状态。也希望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倾听基层的声音,别在瑟瑟秋凉中,凉薄了人心。让我们的教师更有尊严,更体面地教书育人,真正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胸怀的教育者。


作者 | 冷月 | 陕西人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