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香港明年的特首选举有大变化!

2021-03-14 星期日

四十二万港漂都在这儿


明年,香港有一件超级大事,那就是特首选举。

 

2017年林郑月娥当选特首画面

 

而昨天,香港也有一件超级大事,那就是全国人大官宣“完善香港选举制度”。

 


没错,昨天下午,全国人大会议以2895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

 

草案通过后,会场掌声长达30秒

 

虽然很多港漂都知道这个事,但多数人对它的分量、内容,乃至意义都一知半解。


尤其是,它跟特首选举又有什么关系?

 

今天就听本帅好好科普,毕竟香港的未来也和我们息息相关。

 

 

昨天的决定内容一共有9条,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这4条,看不懂没关系,本帅一条条说。

 

1.选举委员会由五个界别共1500名委员组成,分别是:工商、金融界,专业界,基层、劳工和宗教等界,立法会议员、地区组织代表等界,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和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界


2.行政长官候选人须获得选举委员会不少于188名委员联合提名,且五个界别中每个界别参与提名的委员不少于15名。


3.香港立法会议员每届90人,通过选举委员会选举、功能团体选举、分区直接选举三种方式产生。


4.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并确认选举委员会委员候选人、行政长官候选人、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的资格。


 

第一条解读:

选举委员会由1200人增至1500人,四界别增至五界别


大家知道香港特首是怎么选出来的吗?

 

他是由一个叫“选举委员会”的组织选出来的,这个组织共有1200人,每人拥有一票,当某位特首候选人票数过半(601票),并通过中央任命,他就成为特首了。

 

 

那“选举委员会”又是怎么选出来的?


四个界别,每个界别选300人。



但是,以后有变化!

 

选举委员会总人数将由1200人增至1500人,四个界别也会增到五个界别。


选举委员会前后界别变化


看出差异了吗?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没有了“区议会议员代表”。

 

众所周知,区议员(会)就像内地扩大版的居委会,专门负责搞地区的民生事务,在它诞生的第一天就没有任何政治功能。

 

区议会职责都与民生有关

 

但偏偏,近年区议会被高度政治化,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企图先进入区议会,再挤进选委会,进而抱团影响特首选举。

 

2019年的区议会选举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人靠极端言论当选,还有毫无经验的素人“一步登天”当选,试问这样的人,能选出什么样的特首?

 

2019年区议会选举中,多名毫无经验候选人,靠极端主张和立场竞选成功成为区议员。

 

所以去掉“区议会议员代表”,让其回归本性搞民生,其实更好!否则香港就会陷入“政治斗争无休止,经济民生没人理”的低质民主怪圈。


 

我们再看这张图,还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增加了“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代表”。


选举委员会前后界别变化


什么叫全国性团体?


比如全国妇联、侨联、青联、工商联这种就是。


常见的八大全国性团体

 

这类全国性团体中,一般都有香港人身居要职。比如全国青联的副主席就是霍启刚:


 

港区妇联的荣誉顾问就是美心创办人之女伍淑清。


 

而这群香港人都有一个共性:爱国 (否则也不可能有资格在全国性组织里任职)。

 

哟,那这不就是最近出镜率很高的“爱国者治港”嘛!


 

没错,这一步相当于把香港未来的决定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那些反中乱港的、搞街头政治的,很难再进入核心圈子了。


 

当然,从整体来看,选委的人数和界别都扩大了,这意味着香港更多领域、阶层、民众可以参与到特首选举中来,由此产生的特首也更具代表性。



第二条解读:

特首提名门槛由150票增至188票,且每个界别至少要15票


“选举委员会”除了可以投票选特首,还可以提名特首。



没错,过去想要成为特首候选人,必须要先拿到至少150位委员的提名(每名委员都只能提名一位候选人),并且只要150总数够就行,对于来自哪个界别没有要求。

 

但之后,不仅总数要拿到188个提名,还要在每个界别都有至少15个提名!


过去选举委员会的四个界别详情

 

不过你可能想说,每个界别都有300人,拿15票不是很容易吗?

 

不见得!比如上届特首选举,当时以179票提名成为特首候选人的胡国兴,只有第二、第三、第四界别提名,没有第一界别提名;而另一位以160票提名成为特首候选人的曾俊华,在第一界别只有9票。

 

倘若按照新的标准,这两人都不能入闸成为特首候选人。


2017特首候选人,左起曾俊华、林郑月娥、胡国兴

 

这么看来,这个要求其实是提升了特首候选人的门槛。但这样其实也更合理,让特首“不偏科”。

 

尤其,如果你仔细研究,会发现新的第五界别其实也是一个“爱国者”界别,所以15票的门槛就能有效剔除那些不符合“爱国”标准的特首候选人。


 

说到底,还是印证了那句“爱国者治港”

 


第三条解读:

立法会席位由70增至90,增加选举委员会议员


第三条说的虽然是立法会选举,但实际还是跟特首有关。

 

过去,立法会共有70个席位,地方选区35人、功能界别35人。


香港立法会

 

地方选区好理解,就是按地域选,哪一区人口越多,立法会的席位也会更多。


 

而功能界别跟上文提到的差不多,立法会的功能界别一共有29个,每个界别有1到5个席位。


 

但今后,立法会席位将增加到90个,同时还增加一个选举途径:在上文提到的选举委员会里选立法会议员。

 

换句话说,立法会选举将有地方选区、功能界别、选举委员会三种方式。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先来回顾一个典型的立法会场景:某议案提出,议员恶意拉布,立法会暂停,议案迟迟无法通过。

 

一直以来,香港的立法权(议员)和行政权(特首)似乎总是有冲突,大把时间浪费在对立上,真正的民生问题总是被搁置。


香港立法会常见场面

 

但如果选举委员会在“选特首”和“立法会议员”两件事上都有角色,就意味着行政和立法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更相似,自然能降低未来两者对立的可能性,避免过去港府管治维艰的局面。


香港立法会闹剧

 

同时,这么一改,其实是降低了各个界别的比例,挤压了部分大财团话语权,这不也能克服既得利益集团对港府推行社会民生改革的阻挠嘛,一箭双雕!



第四条解读:

设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


这条相信不用解释都懂,特首候选人、选举委员会、立法会议员全部都要通过审查判断其是否合资格,而依据是什么?

 

有例如基本法、港区国安法、宣誓条例。


 

普通人应聘也要面试,政府机构人员为什么不需要呢?如果底线标准都符合不了,凭什么掌权治港、凭什么高薪厚禄。


立法会议员基本薪金

 

其实总的看下来,这次完善选举制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爱国者治港。

 

但即便反中乱港的人出局了,也不意味着留下的“爱国者”可以高枕无忧。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


根据政界人士透露,完善选举制度的下一步就是“爱国力量的建设”

 

换句话说,就是“爱国者治港”内部的良性竞争也要搞起来,如果没有真功夫,如果不能解决香港的社会、民生问题,那么一样留不下来!

 

政府总部大楼


总之这么看下来,国家如此重视香港,为香港的未来出谋划策,也真的希望香港可以给力一点,如规划的那样越来越好,重回往日的平和、繁荣和朝气。

 

  本文作者  

自称观塘吴彦祖的 @张超帅


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本文为港漂圈原创,转载请联络港漂圈。 


你可能还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1分钟教你看懂香港立法会选举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件五年一次、全港关注的大事终于要来了!

为什么“香港区议会选举”这么重要?必看!


↓↓↓港漂圈今日推荐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