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芯片供需从全面缺货转变成结构性紧缺货

2022-02-11 星期五


2021 年对中芯国际而言是冷暖交加的一年,全球芯片极度吃紧,尤其对成熟制程产能需求更是旺盛,中芯国际在国内外的晶片供应上都扮演非常重要角色; 但另一方面,处于在实体清单中的压力,仍是给中芯国际带来不小的挑战。

中芯国际联合首席 CEO 赵海军指出,今年晶圆代工产业从全面紧缺变成结构性紧缺。

中芯国际在 2021 年营收以 54 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且实现单季收入首次超过 15 亿美元。

2021年第四季,公司合并营收为 102.6 亿元,营业利润 40.92 亿元,毛利率为 32.7%第四季交付的晶圆数量为 172 万片(换算 寸晶圆),年增 21.7%,产能利用率为 99.4%

赵海军指出,晶圆代工产业从全面紧缺变成结构性紧缺。回顾过去一年,实体清单仍是不小挑战,公司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和服务客户同时,更与供应商保持畅通交流,启动新产能的规划。

中芯国际 2022 年资本支出预算为 50 亿美元。 当前半导体设备供应的环境上,机台设备交期长非常长,部分设备甚至出现缺零组件的状况,赵海军也表示,设备交期确实进一步拉长,可能会使得新产能后。

实体清单问题是否会影响扩产? 中芯国际指出,生产连续性已经证明了可以掌握,之后在合规经营下,有很多是可以解决的,在之后的产能规划上都已经将这部分因素考虑进去了。

今年 5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中,已经考虑设备交期可能延误,且这部分支出很多是购买土地作基础建设等,而设备的交期转也不是每一项设备都这样。

在 12 寸晶圆扩产方面,中芯国际同步启动上海临港、北京、深圳三地的新厂项目扩建。赵海军指出,这三个项目满载后,公司总产能将会倍增。

上海临港项目方面,2022 年已经开始动土; 北京和深圳的 12 寸厂项目预计 2022 年底投入生产,中芯国际预计 2022 年新增的产能将多过 2021 年的新增产能,而 2021 年新增月产能为 10 万片(折合 寸),三个新项目都达到满产后,整体总产能倍增。

现在半导体厂新建厂房流行绑定 IC 客户长约,以免新产能开出后,万一大环境供过于求会无人认领产能。

赵海军也指出,新建设的产能中,只有保留少量是锁定发展中的潜力客户,其他产能都是已经协商好是什么平台、技术和价位。公司也签了一些长期合约 LTA,并且收预收款,这些都持续进行中。在客户上,会优先与头部客户绑定。

中芯国际扩产积极下,人才取得方面也成为是关注焦点,毕竟缺人是全球半导体晶圆厂共同面临的问题。

中芯国际分析,目前扩厂分为老厂增产和新厂房建设。在老厂扩产上,人才不是问题,而在新厂房方面,北京、上海、深圳三个 12 寸晶圆厂上,目前由北京三个老厂带一个新厂; 上海是总部,而深圳原本也有接近 万片的 寸晶圆厂,人才都可互相支援。

赵海军也进一步说明产能应用面:

第一,0.13 微米到 0.18 微米的 寸晶圆,少量铜制程,多数铝制程和高压制程等。像是现在手机对于快速充电、电源管理芯片 PMIC 要用到十多颗,这些都是 寸厂在做。另外,MCU 也是另一个需求较大的品项。

第二,12 寸晶圆,55nm40nm28nm 设备相同,工艺设备要灵活调配。因为今年 40nm 非常缺货,主要新产能仍是给 40nm/55nm 等 TDDI 产品、利基型存储、CIS 等,而未来部分 40nm 产品也会转到 28nm

第三,FinFET 制程上,客户多元化,可以维持满载。

针对现在全球晶圆代工厂都在大力扩产 28nm 制程,是否担心会有供过于求或是库存问题?

赵海军指出,公司一直很谨慎观测市场走向。中芯国际在全球同类型公司中,客户数量和平台种类是最多的,例如有些利基型存储芯片别人没在做,只有中芯有在生产。而市场所担心的潜在的 28nm 产能过剩问题,可以从两部分思考:

第一,过去其实没有建置过多产能,现在公司的扩产不会动摇到整个市场变成供过于求。

第二,是产业转移概念。现在很多客户是和系统、整机绑在一起验货,很多产品现在都有在地化生产的要求,换句话说,有一大部分的零组件是要求一定要在中国生产。因此未来可能会出现,有些区域确实会有供过于求的情况,但有些区域产能不够。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