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Ferrandi,号称“甜点界的哈佛”,偶然一次从一个Youtuber的视频里得知这个学校,当时看她展示工具箱和厨师服的无比憧憬、激动的心情,我到今天还记得。如今我也在我的文字里记下与学校有关的一切,时隔七年,再一次感受到了时光的惊心动魄。
说来窘然,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大概不会有人比我更清楚进入这个学校的流程了。我前后申请了两次,第一次没过,到第二次才得以成行。
法国的甜点学校很多,除了大名鼎鼎的蓝带、Le notre和Paul Bocuse,其实还有很多坐落在小城市的专业性很高的学校,与Ferrandi类似的有在里昂附近的ENSP,其余还有专门学面包、巧克力、冰淇淋等的学校。不过如果法语水平不高,又比较想待在巴黎学甜点,Ferrandi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申请
就专业性而言,Ferrandi在业界拥有绝对优异的口碑。学校严肃对待每一份申请,因此申请时间非常重要,国际班一年会有两期,分别是1月和9月,最好提前半年以上开始准备,关注官网上申请通道开启的时间。所需要的资料列表和申请表格都可以在官网下载,依次准备、填写即可,大致和申请一般国外的学校的步骤没有太大区别:发询问邮件,等回复告知是否还有空位,提交申请资料,等待初步审核结果,安排面试时间,面试,等待面试结果,办签证等。
值得提起的是,起初我以为对方不会逐字逐句读个人推荐信,没想到面试时面试官Timothy居然提到了我在2000多字文章里写到的我自己故事中的小细节。此外有无经验并不是关键,学校看CV时其实更看重的是个人经历,有没有出彩、不同于人之处。

面试
这可以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的第一次申请就是败在了没有在面试过程中解释清楚自己的motive(动机)。面试是通过Skype或者其他网络通话形式进行,一开始对方会让你选,说法语还是说英语。时常大约半小时。首先自我介绍,之后面试官会由你说的内容及你提交的资料中延伸出很多问题,据我所知,除了基本的几个问题,剩余的都比较随机。但不管如何,都要尽量简单、直接地阐述自己为什么要成为甜点师,“我很喜欢”,和“关于甜点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我外婆给我烤的第一块鸡蛋糕”,诸如此类的说辞,你真以为面试过成千上百学生的面试官是第一次听到吗?避免老掉牙的故事线的同时,尽量提出在这些经验中的细节部分,真实和生动并不一定是相悖的,不是吗?
比如被问到为什么要学,我当时回答的是:“甜点对我来说是很诚实,很安全的一件事,加入面粉、鸡蛋、黄油、砂糖,我知道我会做成一个蛋糕。加入可可,它是巧克力味,加入柠檬, 它就变成柠檬味。如果蛋白打发不理想,它就会消泡干瘪。我的每一步都有回应,这是我在其他事情上从未体验过的。一个人一生可以喜欢做很多件事,因为那些事让他开心。但如果明知一件事情会很辛苦依然愿意做,我就知道这是我爱的,愿意做一辈子的事情。”
总的来说,面试官会想明确这几点:一,你对“甜点师”这份工作究竟有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二,你是否有恒心坚持下去(至少到完成学业);三,你是否有潜力。
譬如问你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三个你觉得最特别的原料”。
柠檬,水,和盐。我当时说。
要想通过面试一定要事先准备充分,说清楚自己的初衷,就算试图留下深刻印象也不要随便乱编故事,自信、大方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实话,就是最好的选择。

签证
面试后是漫长的等待,需要几星期至几个月,我当时等了差不多一个月收到了已被录取的邮件,通常来说不会超过三个月。不过可别觉得自己已经过了最难的一关。
法国留学签证是出了名的难办,首先是预签证程序,需要在Etude en Francce,也就是法国高等教育署注册,按要求填写资料,上传相关电子文书,支付申请费用,并预约面试时间。其中比较麻烦的是有一堆文件需要做公证,包括你的出生证明。
面试一般在你所在城市的法国领事馆进行,面试官有两位,也可以选择说英语,当然如果你能说法语就更好了。面试官会主要了解你去法国的目的,为什么选择法国,以后会不会留在法国,以及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你在法国的日常花销。当你要去的是甜点学校,这些问题会很容易回答——“学法式甜点,当然要去法国啊。”
由于在成都,我那次面试聊到后面甚至都有点“不正经”起来,开始讨论楼下哪家的酸辣粉最好吃。“或许你以后回来可以搞一个什么创意的东西,比如,辣椒马卡龙?”领事馆一上午就只面试我一个人,两个面试官笑得前仰马翻。
紧接着你就需要等待法国高教署把预签信息及材料转到使馆签证处,包括登录法国签证中心选择递签点,预约递签地点。之后再到现场提交全部资料、采集指纹、缴纳费用,完成后等待结果即可。
另外,由于涉及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学校会要求学生在入学前接种一些疫苗,如果在国内没有接种也可以提前几天去到巴黎,在当地找医生接种,例如破伤风,就是必须要打的。

住宿
签证之所以难办,也是因为需要提供住宿信息。而在巴黎找到一所合适的公寓的难度,不亚于找人生伴侣。你可以选择住巴黎的学生公寓,或者自己单独租。除非你已经在巴黎,可以实地看房,否则整个过程只能远程进行,我当时是通过一个叫“Lodgis”的网站,找到我后来所住的公寓。
学校在六区,也就是左岸,这一带住的大多是地道的当地人,当然房租也不会便宜。我的同学们租的房子在600多至2000多欧之间。学校开课很早,因此必得衡量每天上下学要花的时间,另外巴黎的治安并不好,地铁、路上甚至入室抢劫的事比比皆是,个中利弊、取舍,该怎么选择,就看个人想法了。

校园生活
成为甜点师的第一天,你会拿到几套厨师服和一个工具箱,工具箱很重,会存在写有你名字的储物柜里,每天在更衣室换好衣服后,提着它去上课。衣服会很大,不过不用担心,如果你在课上总忍不住贪嘴,以及有足够的预算去各大米其林“摘星”,几个月后,它们会刚好合适。
你还会得到一张学生卡,有了这张卡,你可以免费吃一年学校的午餐,主菜不怎么样,不过法棍和水果很新鲜。要是你恰好未满26岁,这张卡还能成为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的通行证,你可以一周去五次奥赛,一次只看一个区。
除了实操课,你还会有理论课、法语课、艺术课、酒课、茶叶课、个人营销课等。每隔几周,学校还会邀请许多名厨到学校,演示他们引以为傲的作品都是怎么来的。
每个周一有小考,一张纸,几个理论问题,要你快速写出答案,例如小麦的横切面,每个部位的名称是什么?可可豆的来历和使用?黄油是什么生产出来的?你要是没有做功课,回答不出来,最终累积的那个总分就会影响到你的期末成绩,继而影响到你的实习。此外就是法语,建议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一定要多学一学,工作后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你会很忙、很累,会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会有受挫到感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每当这时,想想你在面试时是怎么说的?

结业/实习
在结业前的一两个月内,绝大部分同学会陆陆续续定下实习的地点。实习有三个选择:酒店,甜点店,餐厅。各有优劣。酒店上下班时间比较固定,可以在Rotation里做不同种类的工作,缺点是发挥空间不大,杂事多。在甜点店工作可以离主厨更近,更能直观地学习到各项技能,也能了解到店铺的运作方法,缺点是工作比较辛苦,且有的小店名气不大,不能在你的CV上添上出彩一笔。还有餐厅,如果你能获准进入米其林餐厅,无疑可让你实现职业生涯的跃升,且餐厅仅在晚餐时间营业,这同时也是缺点,你每天必须要等到最后一位客人,吃完主菜聊完天,询问“是否要看甜点单”之后,你才能下班。
我当时选的是酒店,因为我好奇酒店内部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在这点上没有固定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你甚至可以选择不实习直接结业。

成为一个甜点师意味什么?
提及甜点,多会被看作一件高雅,“宜室宜家”,那种有大把时间需要打发的人才会做的事。其实这就只是一种工作而已,就跟绝大多数的工作性质一样,付出与回报,只不过甜点师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体力劳动。
很多人问起学成以后,我的同学们有的选择留在原有店铺继续工作,有人返回甜点学校进修,有人开始师从国内的某一位大师,当然也有极具商业头脑直接开了店,和回到原有生活轨迹的人。
以对每个人的了解看来,大部分同学的最终目标,还是想开店。而如果是自己单独主理,以短短半年的学习和之后实习经验,支撑一家店铺得以正常运作是极其困难的。真正经历下来才深深体会到Chef在开学第一天说的:“甜点班的修习,只能算作一块叩门砖。”那些在业界做得最好的人,也是做得最多的人。所以,不要着急,累积经验,想好自己要做什么,时机成熟了,一切都会是值得的。

除了甜点班,学校还设有面包班、法餐班、高级甜点班、侍酒师班等,以及各项本科课程。我也遇到过读完法餐班,无缝衔接读甜点班的同学,为的是翻新他在国内开的餐厅的菜单,那样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呢?不管如何,学校顶楼的餐厅对外开放,可以预定同门师兄姐妹特制的晚餐,另外提一句,要是你哪天真去了我的“母校”,记得去尝一尝厨房隔壁的Cafe里自动咖啡机一款叫“Noisette”的咖啡,那时我每天都喝,只要25 cents。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