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初捷,哪些省份为全年目标“撑腰”?

2022-07-23 星期六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夏粮小麦增产丰收成为上半年三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7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28.7亿斤),增长1.0%。


从各省份的数据来看,河南、山东、安徽三省夏粮总产量蝉联前三甲,增产较多的省份则包括安徽、江苏、新疆、甘肃等地。


如果还记得去年的秋汛,就能体会“这成绩来之不易”感叹的由来。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底线任务,眼下夏粮初战告捷,秋粮继续冲刺,哪些省份将为全年目标“撑腰” ? 


1

豫鲁皖占“半壁江山”


受到去年罕见秋汛的影响,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的冬小麦普遍晚播,晚播面积达到了1.1亿亩。


“比往年正常情况晚了半个月左右,这就占了冬小麦总面积的1/3。”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曾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中受访时透露,“今年的苗情可以讲是历史上最差的。这五个省一二类苗占的比例比往年低了大概20个百分点以上。”

2021年10月,山西省河津市阳村街道连伯村附近蓄滞洪水的黄河滩地 图片来源:新华社


大面积弱苗的存在,再加上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际农产品供应链风险陡增等因素相互叠加,要夺取夏粮在去年高基数上增产、丰收,实为不易。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丰则全年稳”,它的丰收是全年粮食产量的风向标,它的增产有注入信心振奋人心的作用。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几个重点环节,进一步释放政策扶持力度,包括“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让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主产区抓粮有内在动力”。


此外中央财政两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300亿元,农业农村部推行“把三大谷物的种植收入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扩大到了全国主产省的820多个主产县”,加上促弱转壮、防病治虫、一喷三防、提升机收质量……天气、政策、资金、技术多措并举,力争扭转不利的开局。


今年5月底起,我国夏粮主产区陆续进入麦收时节,从南向北相继开镰收获。


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2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公布了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区、市)的产量、播种面积与单位面积产量。

注:1.甘肃、宁夏、新疆部分地区小麦收获尚未完成,3省区的数据为预产数,实产数以日后出版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2》为准。

2.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省合计数不等的情况。


从各省份的产量数据来看,25个省份的夏粮均为增产,增产较多的省份主要有新疆、安徽、江苏、甘肃。受秋汛影响大的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5省产量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也好于疫情之前的2019年。


依各地具体产量而言,河南、山东、安徽三省蝉联前三甲,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河北、江苏的产量也过了千万吨,五省成为全国夏粮的产量支柱,合计所占比重约75%。


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播种面积5683.8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6708.7公斤/公顷,河南夏粮的总产量、播种面积数据依旧是全国第一。


从播种面积来看,全国整体是增加的,河南、山东的播种面积占了全国的36.5%。具体而言,山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的播种面积略有缩小。看单位面积的产量,则只有山东和云南略有下滑。


2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截至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十八年获得丰收,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年初,国家给2022年定下了“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硬指标。



夏粮,加上早稻、秋粮,合计为全年的粮食总产量。从过去3年数据来看,夏粮产量的比重往往只有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两成,秋粮大约能占比75%。所以,能否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关键还得看秋粮。


近期,城叔在西部地区的一些田间地头看到,水稻秧苗已经播种下地,玉米秆已经亭亭玉立。

图片来源:吴林静 摄


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南方早稻收获过三成,双季晚稻已经开始栽插,预计8月上旬结束,夏玉米、夏大豆播种已经落地。


不过,潘文博也同时提到,秋粮的生长发育过程,7、8、9月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同时这几个月也是洪涝灾害的高发期,“抗灾夺丰收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无农不稳,想要达到产量目标,各粮食主产区还需要继续加足马力。


以2021年全国及各省(区、市)粮食总产量为例,粮食生产主要向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内蒙古、河北、江苏、四川、湖南、湖北、辽宁、江西等省份集中,13省份的合计产量约占比重为78.5%,挑起全国粮食生产的大梁。

注: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分省合计数与全国数略有差异。


其余省份的全年总产量均在2000万吨以下。尤其是浙江、福建、宁夏、天津、海南、青海、西藏、上海、北京等省份,尚不足千万吨。


这正是我国粮食生产格局近年来发生的改变。


“江浙熟 ,天下足 ”“湖广熟,天下足”的俗语记录了中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调”的历史。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曾经肥沃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不再是粮食主产区。


2008年,北方粮食生产已全面超越南方,承担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从此逐渐被“北粮南运”所取代。


据统计,仅2021年整个北方7个粮食主产区,人口总规模3.98亿,但粮食总产量超过6800亿斤,占全国的一半。因此有观点认为,在粮食生产中,北方7省养活了半个中国。


“北粮南运”格局的形成,一度被认为是市场优化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的结果——


从有益的方面看,粮食生产区的变化,使得不同区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不同的产业。比如南方,更多种植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河南、河北、东北等,拥有广袤的平原,采用机械化的方式种植粮食更有优势。


但面对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复杂演变等一些超预期变化,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对于稳物价保民生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南方省份进一步恢复粮食生产,有助于缓解粮食区域供给矛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更好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今年的一号文件特别指出,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6月举行的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座谈会更强调,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强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加快巩固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全国粮食稳产增产作出应有贡献。


说到底,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不能纯靠市场思维。尤其对南方来说,不能把经济安全和粮食安全对立起来,这两者并不是矛盾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围绕粮食安全,该有的责任必须扛起来。


文字 | 吴林静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城市进化论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往期荐读 -

大 国 有 大 城 

城市24小时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城市群

大 城 无 小 事 】 

拯救宽马路高速服务区老旧小区改造大城市的便利店

城 市 有 数 据 
“人口十强城市”格局重塑38个“千亿县”都有谁十张图看懂“七普”数据之“收缩型城市榜”年度报道:2021年2020年2019年40城开启“地铁时代”18座备选城市,谁配得上“国际消费中心”38座城市养老水平排名
大 咖 有 城 观 
陆铭刘守英刘太格姚洋黄益平尹稚张永和张燕生
城 市 二 三 思 
义乌求生记再问张謇:南通再看丁真:理塘TOD进化论东京新加坡厦门的困局

 ——

设为星】不走丢,分享++在看三连比心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