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不懂”的心思,到底想不想让人懂

2021-06-28 星期一


当在朋友圈看见有人发“高铁的小桌板放15.6寸的笔记本正好,希望你不懂”“周一,早八,希望你不懂”这样的句子时,院办敏锐地察觉,我们应该又错过了一个热点。


“希望你永远不懂”是一类系列性青少年语录的代称,在微博上一开始出现就是被群嘲的模式,许多大号收集了大量原生于抖音和QQ空间的00后05后女孩儿语录,让网友们一边大呼“看不懂一些文字”,又忍不住逐个掰开点评。



为了让大家也感受到一手的困惑,我在这里截图大放送,看看以大家的智商和玩剧本杀锻炼出来的逻辑,能够看得懂几成。



这些语录似乎都铁了心要让你做一次赛博阅读理解,窗帘是蓝色的可以不讲道理,但是蛋黄和蛋白的多选题里面必定深藏着一些意味。



缩写为王的时代,各种缩写也是有难度等级的,就算你知道yyds是什么,恐怕也不知道aebd是什么。


谁能想到aebd=爱而不得!


这个不懂系列情情爱爱的含量极高,每一则都是深夜徘徊的破碎心灵对世界的呐喊,和前段时间的“已黑化”并驾齐驱成为十几岁人生的终极痛苦。


希望你不懂,是真的没有打算让我懂。它们明里写的是“希望你永远都不懂”,本质上却是一种类似于暗号的黑话体系,你懂这些句子,那你也是受过伤年轻就不再爱的人的一员,就可以幽幽地向那些还没有受过情伤的幸运儿说,希望你永远不懂,不要受到我这样的伤害。



仔细琢磨一下,这玩意儿还有点眼熟,十有八九是网抑云涅槃重生,青春疼痛大潮得以再次发扬光大。



在经历了最初的阅读理解之后,冲浪选手们迅速掌握了这个句式的使用方法,“今天是周五,睡醒就是周一,希望你永远不懂”这样的社畜版本首先发力,获得了一致好评。


捏妈、狠狠地殇了、、、谁懂


其实写到这里院办就打算吐槽一下00后05后这种无病呻吟,结束这篇文章,碰巧狗友A在身边围观我打字,A还挺疑惑的,说这不是没啥吗,你看,他们在用,我们也在用,人家不一定是无病呻吟吧。


我有点儿不耐烦,随口说了句不一样,明显我们是解构,他们是真幼稚。A说,你怎么就知道人家就是不成熟就是傻逼呢?


我还想反驳两句,忽然发现在此时此刻,我特别像A的家长,斩钉截铁对下一代说:不,你们没有什么可烦恼的,你们就是幼稚矫情。



太阳底下无新事,而“XX后又怎么样了”则是一个永不过期的话题,70后骂80后,80后骂90后,90后骂00后,00后也开始骂05和10后,好像每一代人都觉得上一代是老傻逼下一代是小傻逼,只有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我看我自己


别看现在90后基本完全进入社会,成为首当其福报的劳动力。但也就在10年前,我们还动辄被老一辈人揪住某些局部事件,批判定调成“垮掉的一代”、“堕落的一代”。



而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污名化言论时,能看出来“不成熟与年代无关”这个事实的人总是少数,更多的90会忙于割席——


“9x年的自己根本不这样”,“9x后表示根本看不懂呀”,“不是所有90后都是这个样子的”······


在这种语境下,“这个样子”似乎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而非主流就是那时候“不正常”的最大代名词。


当年比较极端的两大巨头


可事实上就算当年没有拥有过现在被称之为emo系哥特的黑白条纹萌萌袖T恤和厚斜刘海,你我的笔盒或者日记本里总会出现一大堆忘了爱和折翼天使的贴纸——先别忙着说你忘了,互联网的记忆比你我都好。


这也许也是一种aebd


随着非主流潮流的衰退及销声匿迹,“长大”了的90后开始追逐什么汉服、哥特一类的新风潮,把非主流过去打成黑历史,就地埋葬。


而当这一代人陆续走入社会后,却又纷纷跟自己、跟过去的非主流回忆和解了。以前的黑历史,转而将其变成这一代人“文艺复兴”的一部分。我们重新说“因特网”,重新“冲浪”,需要面对的问题,依然有“忘了爱”,和“你若伤我姐妹翅膀我定毁你整个天堂”。


暂且不论现象背后的成因是创造力匮乏造成的词汇反刍,还是人到畜年的回忆避世。长大了的我们,好像也都长出了宽大的包容心来包容过去,但这些包容心,显然没大到足以包容下一代。



而历史还在循环重演。


现在在不懂系列下面,同样有00后打上一个愤怒红豆,说自己可不那样。



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东西了,每一代人之间,似乎永远隔着名为不懂的屏障,一些小时候总是痛恨父母给予自己,长大后又同样施加给下一代的东西。


“你不懂”,听上去不是很愤懑,就是很疲惫,是孩子对父母不理解的抗争,也是父母对孩子觉得解释不清时候的托词。要这么看的话,“希望你不懂”至少还多了点人味儿。


我记得有个新闻,一个小学生没有做作业,不敢跟家长说,也不敢回学校接受老师的批评,最后决定打车,把自己送到到孤儿院里去。



每一代小孩子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院办小学二年级时有次没写完当日老师布置的课文罚抄,又不敢告诉家长,觉得天都他妈要塌了,一边躲在被拿小夜灯赶工,还不能哭出声,一边听着门外有没有传来我妈的拖鞋声。


长大了看这些作业啊罚抄啊,都不算事儿,但前提是得长大。


这些“希望你不懂”的言论也是一样的,我们看起来固然觉得情情爱爱不算事儿,可能在他们那里,真是就是大事一桩,自残自害自怨自艾,相比起“救命”“脚趾抓地”这种听上去置身事外的话,可能他们更加需要一个人说“不算什么”“会过去的”。这种话听上去很老土,但是就这么沉溺在自以为深沉痛苦的情绪里,还是进入下一个阶段,长大,然后回头觉得不算什么,可能就差了这么一句话。



在多数时间睡过去的大学马哲课上,我唯一记得的是马克思的一个说法,说是古希腊对身体和心灵的健美追求,让那个时代成为了人类童年时期的代表,正因为是童年时代,所以古希腊神话里的神都直来直往,爱与嫉妒都不遮掩,而阴谋诡计在今天看起来都过于粗糙。


每一个时代,人类整体都会长大一些,用上一辈人积攒下来的知识免去这代人的探索,而信息爆炸的时间未及半个世纪,国内外却同时出现了差不多的形容词,80后90后00后,Generation XYZ,又或者是宽松世代、平成废物。


在某个2008年的综合新闻专题页面里的讨论

阵营划分得有够清晰的


人的大脑进化在这八九千年来接近没有,但是知识的增长如指数爆炸,90后曾被称为早熟的一代,但是现在也会觉得00后更加早熟。可能下一代的小孩子真的承受了比上一代更加痛苦和信息密集的童年,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生理上和千百年前的小孩子一样,就会导致知道得太多而懂得太少


别的不说,内卷卷到幼儿园里面,被全面鸡娃的这一代,的确是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有个抖音上的尴尬小短剧,男主夸女主说你们00后怎么这么成熟呢?女主说00后向全世界证明了成熟靠的是经历而不是年纪,我们能成为最好的家长,只是可能很多人不会活到成为家长了blablabla



看得出来他们很渴望成熟和理解,很尬,很傻,但是不一定是无病呻吟,毕竟哪一代人不希望得到理解呢?


所以“希望你不懂”的心思,其实在心底里,都渴望有人认同,有人理解,而不是被一句“不懂”“瞎想”“幼稚”糊弄过去。


我们在青春疼痛面前脚趾抓地,也消除不了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一段青春疼痛的历史,既然这样,那青春疼痛受害者互帮互助也是挺好的,让他们能早一点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尬死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事儿了。


昨天我在看2000年的《大逃杀》,无处不见两个世代之间互相害怕与憎恨的影子。


片中北野武瘫着半张脸,能够面不改色地杀死学生,却在和自己女儿打电话时屁都不放一个,最后回光返照都要憋着一口怨气接女儿的电话,却只为了像个什么都不会处理的毛头小子一样对着电话大喊“我不会回家了,你要学会为你的憎恨买单,我不管,混账!”这种话。



但愿就在我们这一代,无论是几几后,大家都能再一起长大点儿,不成为这样的大人。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