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沉淀文学:无关怀念,但却足够忧伤

2023-05-21 星期日

「“那种连接人们的情绪不是沉淀,其实也不是怀念,而更像是我们年轻时候趋之若鹜想争的一口气。终于呼出这口气后,不安定的青春也就在妥协中结束了。”」


>>>



“第一章:沉淀。第二章:一场大雨毁了我的XX梦。最后一章:四年大学,一生怀念。”


虽然人们无法理解他们到底“沉淀”了什么,但小红书上突然流行起来的“文科生沉淀文学”却能让每一个文科学子深深共情。


无论你的大学专业是人文社科、新传,还是小语种、金融,总有一款沉淀文学能准确击中你。


(小红书:四年新传,一生怀念)


以沉淀开始,以怀念结束,大学生的青春就这样被浓缩在短短一两百字的自嘲中。而这种自嘲又往往是具有普遍性的,能展现出一大群人所面临的的结构性困境。


当大学生开始主动消解学历的崇高意义,以自嘲的态度面对自身人生路径的失败,就连幽默的玩梗也带上了一丝忧伤的气息。


正所谓,“有人看段子,有人照镜子”。镜子里的人们,也不知道是走错了哪一步,一不小心就把生活过成了段子。



1

是沉淀,也是怀念?


沉淀文学的源起已经难以追溯,但“沉淀”一词或许来源于网友对于体育生的调侃。


许多体育生喜欢在社交媒体发布自己在运动场的照片,并配文“沉淀”“顶峰相见”“一场大雨毁了我的大学梦”。


(体育生沉淀)


由于这类励志文案过于做作与千篇一律,因而引发了一些网友的调侃,“沉淀”一词也转而被大学生借用,用于调侃自身进入社会后的失败。


小红书平台上出现的沉淀文学,多以文科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叙事主体,而社科、新传专业的文科大学生出现率又尤其高。


他们大多抱着对于行业的强烈热忱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此类专业,但在踏入社会的过程中却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自我妥协,终至“四年本科,一生怀念”。


(社科专业沉淀)


当然,“四年本科,一生怀念”只是沉淀文学的初级版本,许多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还会选择海外留学获取硕士学位。


因此,也有相当多版本的沉淀文学结尾是“一年英硕/港硕/新硕,一生怀念”。


(一年英硕,一生怀念)


他们并非不知道考研、申请一年制硕只是延缓进入社会的过程,自身迟早需要接受就业市场的检验。但在巨大的焦虑与彷徨面前,人们总是能说服自己暂时性地忘记一个他们在大学入学第一天就该明白的事实:有一些专业生来就是不符合资本主义经济逻辑的。


一个略显伤感的现实是,即使他们再怎么熟读福柯、韦伯与齐美尔,也难以用专业所学改变自身的结构性困境。


(小红书:LSE硕士摆摊)


从本质上来说,人们创作沉淀文学的源动力是大学生活与毕业后生活的强烈落差,而沉淀文学的核心叙事要素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妥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部分的文科专业的大学就读体验是要好于理工科专业的,但一旦面临进入社会的问题,文科生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个王小波笔下“缓慢受锤的过程”。


(王小波《黄金时代》)


因为“受锤”,所以无奈地再三妥协、降低预期,以至于大学时期成为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就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朦胧中醒来后,恍惚意识到原来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个下午竟然已经是自己人生的顶峰了。


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但失意的人则各有各的失意。当失意的人汇聚到一起,一句抽象的“沉淀”将他们连接起来。


那种连接人们的情绪不是沉淀,其实也不是怀念,而更像是我们年轻时候趋之若鹜想争的一口气。终于呼出这口气后,不安定的青春也就在妥协中结束了。


2


金榜题名之后的人生分化


理解沉淀文学的关键,在于找出导致这种失意情绪的根源。为什么大家考出相似的高考分数却过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到底是哪一步走错了才陷入了如今不断妥协的泥沼?


从版本各异的沉淀文学里,要找到大学生毕业后分化的原因或许并不难,它们都共同指向了两种类型的分化:行业分化与家庭资源分化。


(小红书:四年广告,沉淀一生)


行业分化是相对来说更醒目一点的分化,大部分的沉淀文学都指向了人文社科专业,理科专业较少,计算机等热门专业更是没有。


这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小红书平台的用户结构,但它同样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理工科专业相较于人文社科专业的整体就业优势仍然显著存在。


(网易数读:专业薪酬数据)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输出专业人才,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决定了就业市场中的“文弱理强”的格局在短期内不会变化。人文社科等“无用之学”的教育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公共价值,但很难为受教育的个体提供充足的经济资本。


行业分化的重要结果便是年轻人在择业上必须非常慎重,同样是理科,计算机专业与土木、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在起薪待遇上都差距极大,更不用说人文社科等文科专业。


一旦在择业上犯了错误,同样高考分数的学生可能会在毕业5年内拉开巨大差距。


正因为此,工科生转码、文科生转码的新闻才屡见报端,及时转行已经是受教育个体所能采取的为数不多的自救措施之一。


(文科生转码相关报道)


家庭资源分化则是不那么醒目,却又更加深刻的一种分化。家庭资源分化既是物质资本的分化,同时也是文化资本的分化。从布尔迪厄的观点来看,文化资本是可以通过幼年家庭教育完成传承和积累的,文化积累多的学生通常会在学校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大学的四年时光对于这样的分化其实是一种遮蔽,大学生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却同在一个大学教室上课,世界的参差只有在毕业的那一刻才真正揭露。


郑雅君在《金榜题名之后》一书中归纳出两种“上大学”的实践模式,分别是目标掌控者和直觉依赖者


目标掌控者通常来自富裕地区或城市家庭,他们十分了解大学及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和非制度性规则,对于与就业、升学或其他自身目标无关的事务只付出最低限度的努力。


(郑雅君《金榜题名之后 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而直觉依赖者的家庭背景通常更为弱势,他们主要依靠直觉和高中时养成的习惯来组织大学生活,时常会陷入无目标的迷茫境地。


家庭的物质资本与文化资本能在很大程度上熨平大学生在进入社会时所要经历的心理落差,因为家庭文化资本得以让目标掌控者们早在大学之前的中学阶段就熟悉社会的制度规则和非制度规则。


选文还是选理,要不要参加自主招生、港澳台联考,选计算机还是选土木工程,这些都不是凭借高中生心智就能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大学同学毕业出路分化那么大》评论区)


行业分化与家庭资源分化是摆在所有年轻人面前的挑战,那些没能回答好上述问题的年轻人们,只好把苦涩凝结成一份份沉淀文学。


3

黄金时代与“无用之学”


沉淀文学,并不是文科生的专利,只是他们所遭受的困境更为普遍,大学课堂所学知识与真实社会之间的落差更大。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困境,恐怕还得从宏观经济层面寻找方法论。但宏大叙事是解不了燃眉之急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还是得独自面对这个迷茫的时代。


(四年传媒,一生沉淀)


幸运的是,时代总是在不停变动的,从更高的尺度上来看,任何时代都不缺乏迷茫的人。从行业分化的角度来看,任何行业的兴衰周期都要远长于一个人的一生。


在20年前,已经初露锋芒的计算机专业并不能算是当时最热门的专业,那个时代的版本答案是如今风评不佳的土木工程,即使是再具有文化资本的家庭也不一定能够帮助子女精准踩在时代的风口上。


如果一个人迷信世上真的存在坚固的事物,那他在一生中必然要反复经历世界观的破碎。


人们总是喜欢用“上岸”来形容自己找到了人生的避风港,但人生哪里有永远牢靠的岸?时代造就的最优解可能在很多年以后同样会被时代所震碎,而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漫长的季节》)


或许年轻人们大可不必为了一时的失意和妥协而忧伤,将人生的安全感寄托在一条世俗意义上安稳而成功的道路并不能过好一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恒温而坚定的内心,而将外界的标准当做人生的意义,那么时代的小小变动便能轻易摧毁他用前半生辛苦建立起来的安全感。


在一个经济已然迈入平稳增长的年代,人们会主动或被迫地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找寻意义的活动中,曾经的“无用之学”也终于能派上用场。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口号或许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到那时,属于理工科的沉淀文学将以另一种面貌出现,一如今日文科生们的集体自嘲。


(《我在“打灰”挺好的》)


在他们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他们尚未意识到生活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谁也锤不了自己。


而此后一生中的每一天,都将是对黄金时代的回忆。


(《漫长的季节》)


这种情绪并不是怀念,不是妥协,而是欲望,一种永远带着忧伤的欲望。


而时代对这种欲望的回答也只有一种:往前看,别回头。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