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一种新的巨型犀牛化石,身高超过长颈鹿! - 考古发现 - 地理中文网—《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网站

2021-06-22 星期二
中国发现一种新的巨型犀牛化石,身高超过长颈鹿!
大约2650万年前,在今天的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活着一种巨型犀牛物种。根据头骨解剖情况,这种犀牛的发现者认为,它有一个像现代貘一样,能抓东西的短鼻子。
绘制:陈瑜
 
撰文:MICHAEL GRESHKO
 
  今天的青藏高原直冲云霄,这是一大片陡峭的高海拔草原,连接着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但2650万年前,这一地区的部分地方散布着潮湿的林地,为另一种庞然大物提供了栖身之所:这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
 
  关于新发现的生物的描述发表于6月17日《通讯:生物学》杂志上,它是今天犀牛的近亲临夏巨犀(Paraceratherium linxiaense),已灭绝。这种巨兽体重达24吨,是非洲象的4倍,仅头骨就超过90厘米。
 
  它是最新发现的一种巨型无角犀牛,5000万年至2300万年之间,这群犀牛生活在中亚地区。临夏巨犀及其近亲因体型巨大著称于世。成年后,站立时的肩高平均超过 4.8米,颈部近2米,头骨庞大。相比之下,今天的长颈鹿从头到脚在4.2米至5.8米之间。
 
  这种巨型犀牛“可能吃三四层楼那么高的花朵”,国家地理探险家、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犀牛古生物学家Pierre-Olivier Antoine说。他评审了这项新研究。
 
  临夏巨犀是最后的巨犀(paracerathere),生活在大约2650万年前。由于年代久远和位置优势,新化石可以帮助科学家补充巨犀家族谱系,为我们了解这些高大的犀牛的进化地点,以及在今天的亚洲大陆上如何繁衍生息,带来了新线索。新化石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一个下颌和三节椎骨。
 
史前巨兽
 
  巨犀属化石很罕见,而且通常支离破碎,因此科学家很难描绘出它们的进化和传播情况。它们似乎一直生活在中亚地区,但作为目前发现的首个巨犀属物种,布格蒂巨犀(P. bugtiense)却生活在今天的巴基斯坦西部。这种巨型犀牛是如何来到印度次大陆的呢?
 
  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哺乳动物古生物学家邓涛的带领下,研究人员发现,新物种临夏巨犀和巴基斯坦的布格蒂巨犀是近亲,这或许可以说明巴基斯坦犀牛的来源问题。
 
  新发现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中部临夏盆地的褐色砂岩。在这里,沉积层厚达2公里,里面有不少曾生活在这里的古代生物的化石,讲述着地球过去3000万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当地农民声称发现了“龙骨”。有一段时间,这些遗骸被卖给医药公司,当作传统中药里的一味药。到20世纪80年代,古生物学家意识到,这里保存着具有科学价值的化石,它们来自渐新世晚期,即2300万年至2800万年前。
 
  自那之后,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就一直在研究临夏盆地的岩石和其中丰富的化石。
 
  2015年5月,邓涛和同事在王家山附近偶然发现了罕见的化石:一头巨犀完整的头骨和下颌骨,以及另一头的三节椎骨。2650万年前的骸骨出现在研究人员面前,包括1米长的头骨,保存状况和化石大小“让我们大吃一惊”,邓涛说。
 
  根据它与巴基斯坦巨型犀牛的相似性,新发现告诉我们,在3000万年至3500万年前,巨型犀牛在中亚和印度次大陆之间自由奔走了几千公里。当时热带状况“允许巨型犀牛向北返回中亚,这意味着西藏地区还没有上升成为高海拔的高原,”邓涛在邮件中写道,这一观点得到了地质证据的支持:直至约2500万年前,当地仍有一些低洼地区。
 
神秘的巨型犀牛
 
  法国古生物学家Antoine说,新研究有助于描摹巨型犀牛在古代地球上活动的地理图像。例如,一系列巨型犀牛化石显示,这种动物从未经过乌拉尔山脉,从亚洲进入非洲,这表明这座山脉可能是一道屏障。
 
  这项研究也有助于解释这种巨兽如何抵达今天的土耳其,科学家在土耳其也发现了犀牛化石。根据Antoine的说法,尚未被科学论文描述的化石表明,巨型犀牛抵达今天的巴基斯坦后,穿过阿富汗和伊朗,来到了土耳其。
 
  然而,一些讲述故事的化石已经消失了。2006年,在旷日持久的内战中,巴基斯坦军方轰炸了德拉布格蒂,这座小镇位于俾路支省西部,导致Antoine在巴基斯坦帮助收集的300块化石被摧毁,其中包括巨型犀牛的遗骸。同一年,在与巴基斯坦军方对峙的过程中,强大的酋长和俾路支的领袖Nawab Akbar Bugti死于爆炸。Bugti一直是当地考古学家的重要联络人和保护者。
 
  至于临夏巨犀,它的化石在中国甘肃省中北部的和政古生物博物馆里,很安全。邓涛对未来的研究寄予厚望,包括重建犀牛的肌肉,更精准地估算它的体重。
 
  他补充说,现在有了巨型犀牛穿越今天的青藏高原的证据,那么研究人员有可能在这一地区发现更多化石——世界屋脊埋藏着一种巨兽。
 
(译者:Sky4)
本文内容为国家地理中文网原创或者授权编译,未经正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