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斯拉夫对抗纳粹的德意志游击队

2021-09-05 星期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 尤里奇(Vlado Juric)从地上捡起了好几块大理石碎块,它们本来是斯拉廷斯基-德雷诺瓦茨村(Slatinski Drenovac)的游击队纪念碑。和克罗地亚的许多其他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碑一样,这块纪念碑也被损坏了。尤里奇是小镇斯拉蒂纳(Slatina)的反法西斯战士协会主席,他小心翼翼地用抹布擦拭着纪念碑碎块,上面依然可见字样:“第18突击旅的42名战士在此长眠。”

每年8月15日的前一夜,这一幕都会重演。1943年的这一天,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恩斯特·台尔曼营”成立。这也是整个二战期间,唯一一支完全由德意志人组成的反抗纳粹的盟军部队。

尤里奇介绍说,“台尔曼营”的战士主要来自帕克拉茨(Pakrac)、奥西耶克(Osijek)、斯拉蒂纳(Slatina)、奥拉霍维察(Orahovica)等地的德意志人村庄,一些塞尔维亚人或克罗地亚人与德意志人混居的村庄也贡献了不少兵员。此外,还有一些德军士兵“投敌”加入了“台尔曼营”。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内,总共有超过2000名德意志人。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历史学家贝特克(Carl Bethke)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1941年纳粹德国入侵南斯拉夫时,该国境内总共生活有大约50万德意志人,其中约10万居住在克罗地亚地区。“一方面,由纳粹德国支持的‘文化联盟’在南斯拉夫德意志人社群内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另一方面,克罗地亚工人运动的创立过程中,德意志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克罗地亚的斯拉沃尼亚地区,有不少城镇在传统上整体呈现红色。”

Flagge der deutschen Minderheit im sozialistischen Jugoslawien

德意志游击队的旗帜

德意志人为哪个祖国而战?

纳粹德国将生活在国外的德裔人士称为“民族德意志人”。而南斯拉夫游击队建立“台尔曼营”的目的,则是尽可能多地动员“民族德意志人”参加反抗侵略者的战斗。台尔曼(Ernst Thälmann)是德国共产党主席,纳粹上台后被关押,并且在1944年被杀害。

“台尔曼营”的徽章采用了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黑红黄旗帜,中间则嵌有一枚红星。这支部队使用德语作为指挥语言,并且从游击队高层获得了一台打字机和一台油印机,用来制作传单,以劝说纳粹德军士兵投奔游击队。

危险的德语

“台尔曼营”的士兵大多也在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其他部队中战斗过。“台尔曼营”的首次战斗任务发生了1943年8月18日,当天还发生了一个插曲:“台尔曼营”遭到了其他游击队的攻击,因为后者听到了“台尔曼营”的战士用德语交谈。万幸的是,这场误会并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长年研究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地区历史的学者卡夫吉奇(Petar Kavgic)对德国之声介绍说,除了战士,“台尔曼营”还有两名护士,以及一名来自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一名15岁德裔男孩,后者担任通信员。“不断有新的战士逐步加入,比如来自荷兰的德意志人,或者是纳粹德国士兵投奔游击队。还有一名来自克罗地亚武科瓦尔的德意志人威廉·荣格(Wilhelm Jung),他加入游击队,从而避免被纳粹党卫军征召。”

Kroatien | Jahrestag Partisanenbrigade der Donauschwaben

斯拉廷斯基-德雷诺瓦茨村中游击队纪念碑掉落的红星

上百人阵亡

“台尔曼营”的成建制战斗一直卓有成效地持续到1943年11月27日。当时,游击队遭遇了德军坦克营。在激烈的战斗中,绝大多数的“台尔曼营”战士阵亡,其中包括政委穆克(Johann Mucker)的两个儿子。

大约一半的阵亡战士被埋葬在斯拉蒂纳镇外15公里的米克列斯村(Mikleus),并且按照天主教或者东正教的信仰在两片墓地下葬。其他阵亡士兵的埋葬地点如今已很难考证。少数幸存的“台尔曼营”德裔士兵,则被重新编入了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其他部队。

“台尔曼营”的遗产

纳粹德国战败后,留在南斯拉夫境内的德意志人大都被关押入集中营。历史学家贝特克说:“集中营1946年~1948年间逐渐解散时,大部分获释者都移居去了西德。而南斯拉夫游击队内曾有德裔士兵的事实则被遗忘。”

一直到1984年,学者雷季奇(Nail Redzic)出版了一本军事历史著作《台尔曼营》,专门讲述游击队内德意志人部队的经历。这本著作由南斯拉夫人民军官方出版。
1997年,出身前东德的历史学家库内特(Heinz Kühnrich)和前东德外交官希泽(Franz Hitze)合作撰写了一本史学著作《铁托游击队里的德意志人》。

Screenshot Film Volio bih da sam golub

小说《请让我当一只鸽子》所改编的电影Volio bih da sam golub

此外,东德作家赫尔德(Wolfgang Held)在1986年出版了小说《请让我当一只鸽子》,讲述了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地区一户德裔家庭的故事:父亲是商人,儿子加入了纳粹党卫军,女儿则加入了游击队“台尔曼营”。这本小说后来被东德和南斯拉夫合作改编为同名电影,并且在1990年夏天首映。几个月后,东西德就正式合并,南斯拉夫随后也四分五裂,这部电影也因此没有引发太大的关注。
如今,斯拉蒂纳的反法西斯战士协会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台尔曼营”的历史。他们致信德国总理默克尔:“我们相信,您应该了解一下这段二战期间的历史,因为他们值得被人们知晓,也需要进一步的详细历史研究。……我们想找出‘台尔曼营’全部战士的姓名,并且找到所有的埋葬地点。”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