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为什么缺少好大学?

2021-01-06 星期三
图片



河北高等教育开局本来不错



我们之前写过《河南为什么没有好大学?》,评论区里就有河北读者说了,河北的高等教育水平也是一言难尽


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这个问题上,近一亿人的河南和近八千万人的河北可谓是难兄难弟。在高考难度上,也是出圈得各有特色。


河南2020年的高考生人数全国第一,高达115.8万人,占全国高考生总数的10%;河北则有著名的内卷中学衡水中学,以其碾压周边的高考成绩和严苛的军事化管理全国出名。


河北省本应不缺好高校的,因为现代高等教育进入中国之初,河北省本是占了先发优势的。


现代高等教育进入中国是从晚清开始的。别看有的大学标榜自己上千年历史,但事实上现代大学体系也就是晚清时期传入的中国,和那些旧式的书院可不一样。中国传承至今的高校,能有个上百年的历史,就已经不容易了。


而在晚清时,天津还是直隶(大致类似于目前河北省)的一部分,北京地方上的重大事务则须与直隶总督共同协商办理。换句话说,那时候的京津冀一体化程度还很高。


直隶总督还兼任北洋大臣,设于天津的通商大臣衙署被改为直隶总督行馆,直隶总督在保定、天津两地办公,属于直隶的天津因此成了洋务运动重地,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多在天津筹办,天津当时就有了北洋电报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北洋医学堂,以及后来筹办的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


除了天津,洋务运动还在直隶其他地方开办了工矿企业,产生了人才需求,刺激了地方上高校的建设,后来又有了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西南交通大学前身)建立。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并不开明,仍旧认为西方传来的新式学堂需要警惕,所以当时北京只留了一所京师同文馆教授外国语言,再无现代高校了,北大清华也都是戊戌变法之后的事了。北京此时并没有和直隶抢教育资源。


图片

洋务运动时期的重要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旧址,现在的用处出人意料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直隶惨遭蹂躏,天津的高校沦为八国联军兵营,北洋铁路官学堂也遭到破坏,一度停止办学。在此之后,清政府还是继续在直隶开设高校,比如在保定开设了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河北农业大学前身) 和直隶师范学堂,在天津开设了直隶高等工艺学堂(河北工业大学前身)。


晚清时期,尽管清政府办学艰难,还遭到外敌入侵破坏,但给河北高等教育打下的基础比起全国其他地方还是好很多的,毕竟西学刚传入,全国其他地方没有河北靠近北京的优厚条件。


而此时的直隶又不同于后来的河北:直隶和北京地方关系较为平等,天津也没有分出去成为单独的行政区,总体上京津冀关系密切,河北能享受到靠近北京的好处,反而不像后来那样存在行政区划割裂的坏处。



民国时期,河北历经磨难



清朝灭亡后,河北开始遇到行政区划割裂的坏处了。


1912年民国政府通过“划分高等师范学区案”,把全国划分为以北京、南京、武昌、广州、成都和沈阳为本部的6个高等师范学区,每个学区各设高等师范学校1所,区内其他各省原有优级师范学堂或并人其中,或降级改为普通师范学校,或逐渐停办。


河北属于以北京为本部的高等师范学区,原本有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却因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存在,该校不能升级为优级师范学堂,只能进行初等师资的培养。


类似还有直隶高等师范学校,也因区内有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只能逐渐停办,直到1921年被并入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


而且这所民国时期的河北大学与现在的河北大学无关,它仅仅办了10年就停办了。


它坎坷的一生也可谓是民国前期河北高等教育办学混乱的缩影。


河北大学是由直系军阀头目曹锟创办的,此公最著名的事迹是通过贿选当上总统。河北大学是由直隶农业专门学校、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直隶高等师范学校、天津私立法政学校合并成立的,设农、医、文、法四科,是河北省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看上去似乎光鲜,但从筹建开始河北大学就缺乏经费。10年里河北政局混乱,1924年直系军阀被奉系军阀赶出河北,1928年奉系军阀又被北伐军赶出河北,城头变幻大王旗,可哪个大王都顾不上办学,河北大学医科想要盖个医院,最后也就给了三间手术室。


时局动荡,又因为闹了多次学潮,10年内河北大学换了12任校长,一直就没消停。最终因为经费不足、教学水平低、管理混乱等原因,河北大学还是于1931年停办了。


河北大学的遭遇算是当时的常态,类似的还有1929年9月江西大学停止筹办、1930年底贵州大学停办、山西大学改组、甘肃大学降格为甘肃学院等事件。后来战乱频发,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高校都遇到了困难,在河北就是河北省立工学院遭轰炸,河北女师学院和唐山工程学院等被迫内迁。


但是河北还有特有的难处,那就是1935年,天津被分出去,成了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市。


这就导致一些原本在河北的高校变成了在天津的高校。


天津经济发达,也涌现了像南开大学这样优秀的民办高校,可随着天津被划出河北,南开大学也就和河北告别了,直到1949年,河北省境内都没有一所私立高校。


从河北划到天津的公立高校中,最著名的当属北洋大学。尽管民国时期北洋大学已经不归河北省管了,但毕竟还在河北内部。可天津划出去,北洋大学也就不在河北境内了,对河北高等教育影响比较大。


图片


河北还有六所省属高校,可其中五所省属高校河北工学院、河北医学院、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河北法商学院和河北水产专科学校位于天津。



河北好大学尴尬的历程



建国后不久,位于天津的5所河北省属高校由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随后河北法商学院被撤销。


院系调整时期,河北工学院与北洋大学合并为天津大学。


这就导致河北省民国时的六所省属高校,建国后只接收到四所。


河北工学院的故事还没结束。它在1958年恢复重建,1962年与天津工学院合并为新的天津工学院,1971年复名河北工学院,1995年定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归河北省管,可至今仍留在天津。


院系调整时期河北部分院系也被分到了省外,如1952年河北农学院将森林、牧医两系分别并入新设的北京林学院和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5年农田水利系并入武汉水利学院。


1952年张家口市划归河北省,张家口市察哈尔工学院改名为华北工业学校,按说是河北占了便宜,可其水利系调到了清华大学,机械系调到了天津工业学校,王牌专业都被拆没了,就很没意思。


建国后,也有一些河北高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这比改革开放前一所全国重点大学都没有的河南要好一些。但这些曾经来到过河北的全国重点大学命运还是较为坎坷,兜兜转转后又和河北无缘。


比如成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唐山铁道学院,就是上文提到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经历多年发展,建国后形成的。在院系调整中,其采矿、冶金、化工、建筑、水利、通讯等系(组)师生调整出去,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到1964年三线建设时,铁道部又将唐山铁道学院迁至四川峨眉,后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和河北分离。


又比如华北农业大学和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原本都是北京的全国重点大学,文革时期迁到河北,但文革结束后又迁回北京,两者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


还有华北电力大学,最初是北京电力学院,后来搬迁到保定,改名华北电力学院,成了全国重点大学。后来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华北电力大学总部从保定改到了北京,所幸保定校区还在,没有彻底切断和河北的联系。


后来到了以“211工程”、“985工程”为标准衡量高校质量的时代,西南交通大学是211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是985大学,但这都和河北省无关了。华北电力大学也成了211大学,好在还和河北省有一定关系。


除了华北电力大学之外,和河北有关系的211大学还有河北工业大学,如上文所述,它归河北省管,可至今仍留在天津。


图片


和河北省有关的985大学是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算是东北大学在河北的校区。


这三所211、985高校和河北省都有关系,但要么压根就不在河北省内,要么总部不在河北省,挺尴尬的。



新时代的河北好大学在哪里?



2017年,《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发布,“双一流”成了衡量高校质量的标准。如今“双一流”高校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在广州落户都只需要一个月社保了,以后“双一流”大学毕业生肯定越来越吃香。


在“双一流”时代,和河北有关的“双一流”大学还是那三所:东北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对比一下难兄难弟河南,原来只有一所211大学郑州大学,现如今郑州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河南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虽然底子不如河北,但河南有所进步,更何况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都位于河南,不像河北与那三所高校关系有点尴尬。


这也是河南的优势,起码在地方财政扶持哪所高校这个问题上,河南是有明确目标的,可河北又该扶持谁呢?


所以说这就像有些人不喜欢做大省会带动一个省发展的做法,可这种做大省会的战略能实施也是需要条件的。河南可以选择做大郑州,可河北呢?


我们之前在《河北,对不起》就提到,将北京和天津从行政区划上与河北隔开后,河北省南北交通就必须要经过京津这个地理上的中心点,而省内强市石家庄、保定、唐山都是偏离主干线的,谁都担不起省会的重担,全省内部交通基本不能自理。


别说石家庄了,就是保定或唐山作省会,河北都很难通过做大省会来带动发展。


图片


假如天津没有从河北划出去,河北的交通状况会顺畅很多,作为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天津作省会也比较合理。更何况天津拥有洋务运动以来河北高等教育发展相当重要的成果,可以补齐河北高等教育的短板。


要知道,现在天津拥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的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假如天津是河北的一部分,河北的高等教育资源将会优厚很多,河北工业大学也不会显得那么尴尬了。


河北想要发展高等教育,除了自身努力之外,恐怕还要寄希望于京津冀协同发展。


然而2014年成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全部16位成员中,只有一位非北京的专家,河北省则没有人入选专家委员会。这就意味着原本就处在弱势的河北省一方,发出自己的声音,难。


在缺少好大学这个问题上,河南好歹还有盼头,未来是不断变好的,河北的阵痛恐怕就要长一点了。河北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上,本来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这和河北悲惨的近代史、历史行政区划促稳定有关,真的是造化弄省。


河北想要好大学多起来,恐怕还得指望雄安新区发展起来。可发展起来的雄安新区,真的会有好学校迁来吗?发展好了的雄安新区又会是什么地位?



参考文献:

朱健.1931年保定河北大学改组始末.黑河学院学报,2014,5(4):100-104.

张秋月. 河北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特点[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03):112-117.

闫志军,朱如楠,李佳琪.近代河北高等教育发展机理探析——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视角[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3):19-23,40.

孙东岩.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路径的探索[J].邢台学院学报,2017,32(4):141-143.



本回完

图片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