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未坚持米未

2022-01-10 星期一


米未的招牌不再只是《奇葩说》或《乐夏》,甚至可能不是某一档具体的节目。综艺对公司而言是本行而非衍生其他项目的基础。


过去两三年,米未一直在学习重新正视自己:这是一家传递正向情绪价值的内容公司。马东觉得,要「拼命」保持自己的有效性,才能够穿越时间周期在行业中存活下来。


作者|王亦璇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下称《喜剧》)在热闹中收官,米未产出爆款综艺的能力再次得到验证。这档节目不但在圈层内被喜爱和讨论,还将一种正向的情绪价值在大众中传递开来。


事实上,《乐队的夏天》(下称《乐夏》)停播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沉寂期」后的新鲜作品将会如何现身。马东说,做《喜剧》是一件准备了4年多的事,难而正确。


2017年,在米未内部,「喜剧」这个词第一次被提到讨论的层面。不知道节目从何做起,先从学习喜剧表演开始。公司还从国外请来老师,在北京住了20来天。后来,大家又一起写了剧本,立了项,在临录制前「自我否定」,整个方案被弃。 


之后的故事大众早有所耳闻。马东决定做乐队节目,还找来了摩登天空。两者一拍即合,平台也很支持,就这样,《乐夏》不但火了,还连着燥热了两年。这是对产业有意义的。除过乐队能得到的曝光,能接到的商演,「摇滚」本身也被更多人看见。马东常打趣说,五条人的年收入「惊人」。 



但马东对做喜剧这件事仍有「执念」。担任过晚会的语言类节目导演,马东觉得自己不可能对喜剧没有一点认知和兴趣。他有时还和人打趣说,我爸就是干这个的,要说不喜欢那有点假。但是,做喜剧很难,在马东心里,这甚至算不上一个行业,分散而又特别。 


同一个时空里,许多内容公司和厂牌也都在喜剧这条道上不断摸索自己的位置。做综艺、拍电影、开专场、做培训、做线下演出、选人才,风潮高高低低,结果有成有败。 


马东也曾认为米未可以做这么多。从2017年开始,收获《奇葩说》三季成绩的米未筹备大电影、开奶茶店、做衍生消费品,公司的扩张速度与日俱增,规模一下子到了300人。 


这家公司从诞生之初就光彩熠熠、获得资本高度青睐。作为从卫视投靠互联网,又出走创业的第一人,马东和米未,以及旗下王牌综艺《奇葩说》,在最初的几年中几乎没有遇到过对手。 


扩张之后,马东很快认识到那是一个需要「减肥」的阶段。「负荷太多,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他和合伙人决定,要在半年内裁掉2/3的非核心业务。大家一起认了当初的「傻」。马东后来想到李嘉诚的商业生涯,「只有能够穿越周期的公司,才能最终活下来。活下来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在2021年爱奇艺悦享大会上,《喜剧》第一次与大众见面。外界惊叹于数十家厂牌参与的规模,也有声音认为,米未是否要效仿综艺产业公司,对人才产业链从源头进行管理。 


事实上,这家公司已经决定不再签约新人了。马东指了指在米未公司里的喜剧演员们,他们来自不同厂牌,和员工们「吃喝拉撒」在一起,「他们都融合进米未文化了,前前后后培训排练都在这儿。」 


米未仿佛回到一种最原始的状态,撇下了身上所有的包袱,团队上下都变得更有效率。创业进入第7个年头,米未的招牌不再只是《奇葩说》或《乐夏》,甚至可能不是某一档具体的节目,综艺对公司而言是本行而非衍生其他项目的基础盘。



从《喜剧》开始,包括米未自己都在学习重新正视自己:这是一家传递正向情绪价值的内容公司。节目上线之前,马东这么琢磨喜剧:让人乐就得了。 


回看这些年的米未,马东觉得,「熵减的过程、秩序化的过程,是痛苦的、流血的、掉肉的,但这个过程就代表了活下去的可能。」 


米未终于找回了米未。


以下是《新声Pro》(微信公众号ID:xinsheng-pro)与米未传媒创始人CEO马东的部分对话整理:


新声Pro:从团队内部来讲,做《喜剧》的初衷和筹备,分别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马东:这个项目从最开始想做,到现在已经是四年多了。我们曾经两次建组又解散,后来先做了《乐夏》。


新声Pro:当时为什么停下来? 


马东:没筹备好。最主要是即兴喜剧支撑不起来。那时候剧本都写完了,又觉得不满意,《乐夏》两季结束之后,才想到要不要重启。这过程中我们合伙人团队深度地讨论,《喜剧》这个项目逐渐清晰起来。 


继续做《乐夏》是比较顺理成章。前两季的效果在那,客户很满意、平台也很满意,如果不做第三季了,大家都说你几个意思? 


但是对米未来说,我们找不到那些让我们有信心,符合《乐夏》基本前提条件的好乐队,他们状态也不够。我指的状态是,摇滚。到想要做第三季的时候,才发现乐队变得很乖。他们会往边儿上一杵,说你们说吧,接下来要干嘛。


新声Pro:做喜剧要冒很大的风险,在当时的处境之中。 


马东:对,我们就觉得这是不是不对?做喜剧尝试了两次都没成,这次也不一定能成,所以要冒很大的风险。赔钱都还好说,积累下的品牌(怎么办)。和《乐夏》相比,一个风险高、一个风险低,一个收益确定的,一个收益不确定。 


但是,前面这个事,短期价值大于长期价值,后面这个事,长期价值大于短期价值。米未的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重长期价值,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新声Pro:当时是不敢放团队进组的,现在是一个怎样的时机? 


马东:关于《乐夏》还是《喜剧》,这个讨论是去年(2020年)10月份做的。因为我们只能all in,无论选择哪个节目。一年,整个团队除了做《喜剧》这一件事,其他什么也没干。 


只能说我们没觉得做节目有那么玄妙的逻辑,因为这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当时两拨人把做《乐夏》和做《喜剧》的利弊都写出来,吵到不可开交、摔门而去、翻桌子,然后冷静一下,30分钟吃个饭回来接着吵,吵到最后所有人一致决定做《喜剧》这一件事。 


新声Pro:每个人对喜剧,对能让自己发笑的内容感知,都是非常不一样的。你们怎样认知喜剧人才? 


马东:肯定是不一样的。不一样不可怕,全团队对着一件事笑,那才可怕。我们要的是人,足够多样性的人。 


最直观的标准就是笑声,对于正剧来说,全场都在哭,这可能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喜剧来说,就得全场笑。一个喜剧演员在台上演了五分钟,底下鸦雀无声,他就想要「死」在台上,不想下去。 


他们(喜剧人才)的方式是天然不同的,对我们来说,不过分管束就行。我们追求多样和多元,只要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情况下,能让观众乐,这就是相对公正的标准。 



但我们建立了一个淘汰机制。《喜剧》中的所有演员,观众见到他们之前,在米未内部已经「淘」了四五个月,不停地排练。每个星期我就让他们见一波新观众、新面孔。打分不行的话就淘汰。经过这几个月的评选,才筛选出来了最后的选手。 


喜剧人才的演出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发笑,而且天生就要追求差异性、跟别人不一样。如果观众说,你真像沈腾,那不没有意义了吗?所以,喜剧这些事没有什么传统现代之分。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从来没见过陈佩斯,他又出来演喜剧了,观众依然会觉得他好笑。这种好笑,是在人性共情的层面上所传达的喜剧精神,一些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的好笑。 


在这个节目的创作过程当中,我个人的贡献非常有限。当我们决定做《喜剧》时,学习才是第一位,要不然一定是我不会。 


新声Pro:从市场学习。 


马东:从能学习的人那里学习,《乐夏》启动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找人来开课,喜剧也是。4年前第一次想做《喜剧》时,我们请了从国外来的老师,开始学习sketch。老师在北京住了20天,天天上课,带着我们所有人玩即兴表演。 


在内容制作上,包括剪辑、舞台切换方式,都是这一次慢慢学的。外国人干了很多年了,我们从头学都得自己去摸索、积累经验,这到底怎么弄。


新声Pro:对于公司管理来说,这个过程难吗?包括新人不断涌出。


马东:难在细节上,都会筋疲力尽。比如面临完全不一样的处境、应对每天不一样的变化。但我们就是干这个的,难也得干,因为这是对的。


米未这么多年,招人的核心一直是学习能力。做不同的事,才算是成长。在大方向上,没有异议,即使这个过程极其煎熬。拿现在的这些演员来说,他们跟编剧打磨的过程,真是逼到绝境。编剧全面参与辅导、拍摄,天天拿「小鞭子」,该排练了,给演员压到最后一分钟,突然就好了,有点子了。 


所有的剧目都是演员和编剧一起完成的,不停地经历打磨、修改,还有推翻再建立的过程。这里边很难说谁更重要,共创是喜剧创作的核心。


新声Pro:即使人才库已经预备得很大,但选准苗子还是会费劲。


马东:这是一个正态分布的金字塔,接触的人越多,金字塔就越发光。但是再往高走,也就能选出这么多来。我们一共有55人进到节目组,见到的可能有成千上百。四五个月了,他们天天在米未排练,一点也不紧张,该吃吃该喝喝,在这坐着我的按摩椅,打着我的羽毛球,不管是哪个公司来的,好像文化之间彼此都很融合。 



新声Pro:米未并不在乎他们的来源?比如原生厂牌或公司。


马东:完全不在乎,你做完了《喜剧》,该哪个厂牌回哪个厂牌。《乐夏》也一样。


新声Pro:对于米未来说,只实现了做一档好看的节目的目标,怎样实现对这些演员的长远价值?


马东:这句话要反过来讲,为什么要实现他们的长远价值?这不能贪。如果一定要全吃,那就会演变成没人跟我玩儿。我和龚宇在这一点上有高度一致的认知,爱奇艺做平台,米未以平台(的节目)合作演员,不在意厂牌,我们只是做增量。 


内容公司没有品类。我们一共就做了三个节目,按说是三个品类,但就是一回事。我们想表达的就是,这些人的价值应该被看到,《奇葩说》的「奇葩」,《乐夏》的乐队,《喜剧》中的演员。 


新声Pro:内容产业是分散的,没有现成的系统。《喜剧》这样的节目会是行业的一个集中性机会吗? 


马东:我脑子里没有喜剧行业。这组演员、那组演员,他们加一块构不成行业,或者说也不够行业的1%。那这个行业是什么?是沈腾+贾玲+黄渤+徐峥+于和伟+所有能让你乐的人吗?好像也不对。 


但是我相信节目。比如蒋龙、张弛,我们前两天一起合作广告,赞助商在录制现场就押了宝,他们被越来越多的品牌看到。有一些乐队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像《乐夏》时期的五条人。 


新声Pro:如果掌握编剧,那就是掌握了供应链最源头的供给,和他们怎样长期合作? 


马东:我们最希望在第二季的时候,他们还愿意来,因为这个过程很快乐。能让他们的才华通过节目被放大,对我们来说这就够了。内容不需要布局思维,内容需要创作思维。我签了他,再「卖」出去,于米未没有意义。 


一个创作者需要的就是资源,我用最开放的心态和他们合作有意思的事,当大家目标都一致的时候,除此之外都是小功劳。 


新声Pro:我觉得编剧和米未互为资源。两者互相配合、互相成长。 


马东:和演员一样,在于广泛地选,让作品本身去起决定作用。原来也有过,说一个大编剧来了,可是该傻照样傻。我们选足够多的底数,用机制不停地淘汰。编剧也好、演员也好,什么都是干出来的,过了事才行,一个一个事过,事选人比人选人要有效得多。 



新声Pro:除过做节目外,米未本身也在找一些其他的发展方向吗? 


马东:如果要将公司的方向都找出来,只能通过不停地试错。有很多人认为米未就是《奇葩说》,这个认知是偏颇的。米未的本行是综艺,《奇葩说》《乐夏》和《喜剧》对我们来说都是主营业方向。 


新声Pro:但是如果仅仅说米未是一家综艺公司,也不是非常合适。 


马东:我们不在意。如果是综艺公司的话,经常有人跟我打电话说,我们有项目,我们买版权,委托你们制作。对不起,我们不合作,因为我们是一家内容公司,内容公司的核心就是生产自己的原创。 


而原创的核心是突破内容的形式边界。包括这三档节目在内,我们做的所有内容,都只有一个标准,叫正向情绪价值。我做什么都靠智力投入,把节目做到最好,让观众觉得好哭、好笑,值得就行。



新声Pro:为什么没有从人的角度来关联整个节目、公司以及后期的运营? 


马东:从《奇葩说》开始,米未最早是签约了一批辩手,公司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比如我们现在把和所有辩手之间的合约都从全约恢复成了临时性的代理约。这也是走了好几年才发现的,全约是一个很束缚的事,双方互相束缚,很容易形成「抱怨」。 


停掉(全约)以后是什么样呢?你的演艺生涯、你的成长是你的责任,我帮你对接商务资源。 


新声Pro:我们会认为,米未其实经历了一个「膨胀」的过程。过去的五六年中,还做了奶茶等消费品,那时候公司是想要做一些更关于产业链的尝试。


马东:对,米未那时候是这样的。这种「膨胀」是什么呢,是感觉没有什么我不能做的,可是后来发现,原来什么都不能做。这一胖一瘦的过程,就是成长。 


2017年的时候,感觉到这一点,当时公司有300人。2018年初一个月的时间,就砍到了120人,那怎么办?不减肥怎么办?健康系统会出问题。我、牟頔,还有其他合伙人都感觉到了,审视了自己的「膨胀」,看到自己傻,就得认。把公司砍到1/3之后,整个生产效率都提高了。 


对于公司来说,它最大的目标就一个,叫活下去。但是任何一个封闭性公司都是熵增的,只有引入新能量来源,整理熵增,变成熵减。


熵减的过程、秩序化的过程,是痛苦的,是流血的,是掉肉的,但这个过程就是活下去的可能。不一定往哪个方向发展一定会走向庞大。也许是对的,也许(效果)甚至是短期的。


新声Pro:不断地去调整自己,不要让公司走得太倾斜。 


马东:公司走中道非常重要,既不冒风险,也不贪婪一口吃得大。 


新声Pro:你可能会在乎,外界的一些声音,比如米未只赚了承制费,尤其在《乐夏》上格外明显。 


马东:我在乎,但是赚多少是公司能力多大的问题 。做LV和做普通皮具都是承制,但价格不一样,把自己的品质做成最贵的不就行了吗?米未在过去几年当中,所积累的也许多一点、好一点。一旦适合了,也许还有下一个开箱的机会。 


新声Pro:你是一个敢投入的人吗,在一个新的节目中? 


马东:时间长了就知道,也许并不复杂,不存在一个敢不敢花钱的问题,而是钱要花在什么地方。因为钱从来都不是省出来的,关键是投资下去风险控制和收益计算是不是合理。 


能穿越周期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从2018年开始,收缩、瓶颈,对于行业的长期发展实际上是有好处的。 


新声Pro: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米未应该是一个有持续供给能力的公司。 


马东:不知道,战战兢兢。因为内容公司拥有持续的供给能力,才有活下去的理由。行业也可以叫残酷,但拼命保持自己的有效性总没错。



 END 


©新声Pro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cdbsooooooosweet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