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考虑增加核弹头数量 2035年达900枚

2023-02-12 星期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消息人士周六(2月11日)对日本共同社表示,中国正在考虑增加核弹头储备,军方的规划性文件已经得到了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批准。中国的目标是在2035年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美国国防部在2021年11月推出中国军力报告,称中国的核弹头数量预计能在2030年增加至1000枚。2022年11月底,美国又在新的《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中表示,到了2035年,中国可能会拥有1500枚左右核弹头,而且“北京没有明确说明究竟计划如何使用它们”。

北京则回应称,美方报告“歪曲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无端臆测中国军力发展,……是渲染炒作所谓‘中国军事威胁’的惯用伎俩”。 

不过,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大校当时没有直接驳斥美方有关中国核军力增强的说法,而是指责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核武库,……日益成为核冲突的源头”。

根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和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截至2022年,俄罗斯拥有5977枚核弹头,美国的库存为5428枚,中国则拥有350枚核弹头。

而根据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数字,截至2020年9月30日,美国拥有3750枚核弹头,美国国务院表示,自1994年起,美国共拆除了11683枚核弹头。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了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

长期以来,中国方面一直强调坚持其防御性安全政策,表示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过近年来,中国宣称的防御性立场时常遭到外界的质疑。

据共同社报道,一些外交事务专家警告,如果中国实现了军事现代化目标,中国可能会放弃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消息人士对共同社说,中央军委在2022年11月重申了大杀伤力武器的重要性,并分析认为正是俄罗斯强大的核威慑力,才让俄罗斯在侵略乌克兰时避免了与北约的正面冲突。消息人士也表示,中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可能在2027年——即解放军建军100周年时——增加到550枚,并在2035年增加到900枚。

延伸阅读——客座评论:中国需要1000枚核弹吗?

(共同社等)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 China Wasserstoffbombe 1967 (picture-alliance/dpa)

    中国首枚氢弹试爆50周年

    蘑菇云

    1967年6月17日,中国以空爆的方式成功试爆了第一枚氢弹,相当于165枚广岛原子弹的威力。在此之前,美国、苏联、英国分别在1952年、1953年、1957年试爆了各自的首枚氢弹。

  • China Wasserstoffbombe 1967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

    中国首枚氢弹试爆50周年

    红宝书

    这是首枚氢弹爆炸后,试验场工作人员面对蘑菇云挥舞“红宝书”庆祝的画面。1967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阶段。据新华社近年来的揭密,文革对氢弹的研发也造成了不小的干扰;而在试爆当天,周恩来在接到身处第一线的聂荣臻的电话时,第一句回话便是“毛主席万岁”。

  • China Wasserstoffbombe (picture-alliance/CPA Media Co.)

    中国首枚氢弹试爆50周年

    核裂变

    作为氢弹的先导科技,中国已经在1964年10月16日首次试爆了原子弹,从而掌握了核裂变技术。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试爆原子弹是最晚的。不过,氢弹试爆却抢在了法国之前(1968年)。

  • China Wasserstoffbombe (public domain - Megapixie - Max Smith)

    中国首枚氢弹试爆50周年

    核聚变

    氢弹的技术比原子弹更为复杂。简而言之,为了引爆氢弹,首先需要引爆一枚原子弹(裂变),利用其产生的高温、高压触发热核聚变反应。聚变产生的大量中子再引发核心内的重核元素更强烈的裂变。整套装置都必须集成在一个弹头/航空炸弹的体积内。图为中国首枚氢弹的模型。

  • China Inkontinentalrakete DF-5B (picture alliance/dpa/Ren Zhenlai)

    中国首枚氢弹试爆50周年

    保养难

    目前,全球共有美、俄、英、法、中以及印度、巴基斯坦、朝鲜8个国家公开宣布拥有核武器,而掌握氢弹技术的只有安理会五常。由于氢弹的保养、维护非常昂贵,因此除了中国外,其他四国都已经将核武库中的氢弹退役。中国目前还保留有少量氢弹,可以由东风5型洲际导弹搭载。图为2015年9月3日出现在北京阅兵式上的东风5B型导弹。

  • China ehemalige Atombombenbasis als Touristenattraktion (Getty Images/China Photos)

    中国首枚氢弹试爆50周年

    试验场

    从1964年首枚原子弹起,中国总共约45次核试验就都在罗布泊西端的马兰军事基地进行。1980年之后,所有的核试验都转到地下进行。1996年7月,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后,中国政府宣布暂停所有核试验。曾经高度机密的马兰基地,现在已经作为历史遗迹开放为旅游景点。图为基地内的首枚原子弹试爆塔架的复制品。

  • Bildreihe DPA China Xinjiang Flash Format (picture-alliance/ dpa)

    中国首枚氢弹试爆50周年

    罗布泊

    一些维吾尔人则认为,中国政府持续三十多年的核试验,损害了罗布泊周边地区居民的健康。曾经在乌鲁木齐铁路中心医院任职的肿瘤科医生安尼瓦尔·土赫提指出,在罗布泊基地附近居住的民众,其淋巴癌、血癌、肺癌发病率都高于其他地区。中国官方对此予以否认,同时则对核试验基地的退伍人员给予特别补贴。

  • China Nuclear Military Plant in Chongqing (picture-alliance/newscom)

    中国首枚氢弹试爆50周年

    八一六

    除了罗布泊,中国还有一些曾经的核武器基地如今也对外开放。图片中是位于重庆涪陵的816地下核工厂,其任务是让中国在经受高强度核打击后还能保持核武器生产能力,以便进行核反击。中国的核战略明显有别于美国和俄罗斯,即不追求先发制人的毁灭性打击能力,而是重视反击能力,从而对核国家形成威慑。中国政府将这一战略概括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

  • China Nuclear Military Plant in Chongqing, Touristen (picture-alliance/newscom)

    中国首枚氢弹试爆50周年

    旅游区

    和马兰基地一样,816地下核工厂如今也已经开放为旅游景点。事实上,这座埋藏于深山之下的工厂从未竣工投产。1984年,由于国家战略调整,已经建成大半的工厂停工。全名为“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的工厂,未曾生产出1克核燃料。

    作者: 文山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