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报纸摘要

2021-01-04 星期一

欧中投资协议:德中赢了里子面子 欧洲获得什么?

发表时间:

音频 06:03
2020年12月30日,欧盟轮值国主席默克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欧投资协定举行视频峰会。
2020年12月30日,欧盟轮值国主席默克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欧投资协定举行视频峰会。 REUTERS - JOHANNA GERON

周末版的法国世界报头版关注的是没有了英国的欧洲寻求新的动力。也刊文分析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牵头致力推动签署中欧贸易协议的原因。分析认为,对德国来说,这是企业进一步打开中国投资大门的契机;从国际大格局上来看,是为了体现欧盟的主权,在拜登上台前为形成美中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打下基础。 

对于英国脱欧的前景,世界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总体上认为,英国脱欧没有对欧盟前途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也不会威胁到欧盟的存在。因为,在欧盟与英国谈判期间,27个欧盟成员国面对伦敦能团结一致,捍卫共同利益。而在十二月艰难通过的7500亿欧元的经济重启方案也证明,欧盟各国都希望翻过英国这一页。但尽管如此,由于新冠疫情给卫生,经济和政治领域带来的挑战,未来几个月还是会出现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不少经济学家担心从2021年开始各国之间的差距将被继续拉大。

如果说英国脱欧协议在年底终于签署受到普遍称赞欢迎,是因为这个在最后关头获得的协议避免了英国硬脱欧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避免了离婚带给双方巨大的损失。另一个同样在12月30号最后关头急忙签下的协议:中欧投资协议的批评声不断。该协议是在德国和中国领导人竭力推动下达成了已经不是秘密,但为什么德国总理非要坚持,将中国人权问题置之不顾?

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促成中欧投资协定

世界报文章指出,虽然中欧投资协议达成希望十分渺茫,但德国一直坚持到最后并达到目的。德国在12月31日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在这个日子到来前一天设法获取了它非常渴望的中欧之间的投资条约...即使受到批评也在所不惜。12月30日星期三下午,双方签署了该协议,该协议应允许相互调整投资条件。

对于德国总理默克尔,能在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即使最后时刻让这个文本得到签署,可以说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一次,是她撼动了欧洲伙伴,让这个协议得以按时达成。作为老练的政治家,她非常清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方面,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她提供了必要的领导权和权威;另一方面,华盛顿的权力移交期间的真空期也给了她行动的余地,1月20号乔·拜登的上台执政后这个余地将受到制约。世界报的记者指出,在Covid-19大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在北京-华盛顿对抗升级的背景下,也让德国感到了加强欧洲“主权”,特别是在健康和技术方面需要的紧迫性。

德国对中国的戒心日益剧增

这是从地缘政治大格局上看,另一方面就要谈到自身的利益了,柏林是从和中国签署投资协议中获利最大的欧洲国家,实际上,德国早已成为中国在欧洲排名第一的贸易伙伴,而且贸易额远远超过其他欧盟国家。德中交易约占中欧总交易量的三分之一,双方贸易业主要集中在对所谓“德国制造”至关重要的行业中,包括机械,汽车,电气工程和化工,而这次公司都已经非常依赖中国市场了。

中欧已成系统竞争对手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如果说德国希望继续从中国的市场活力中受益的话,它现在已经不愿意继续不惜一切代价了。德国经济和政治界了解到,与他们的预期相反,贸易额的增长,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以及相关的技术转让即没有让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也没有让企业获得更对等的条件。2015年北京就开始采取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确保北京在航空,航天,高速火车和电动汽车等十个关键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和自主权。这些领域,在政府大量经济补贴的鼓励下,中国的创新最终势必将取代从国外的进口。2017年底,共产党的代表大会被视为一场“大宴会”,随着习近平权力的崛起,经济完全被党控制了。

在2019年初,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发表了重要立场文件,这标志着一个转折点,这个文件指出,德国和欧洲经济必须不仅将中国视为贸易伙伴,而且还将其视为“系统竞争对手” 。BDI认为,与美国和中国相比,欧盟必须“更加团结”和“自信”,并得益于“雄心勃勃的产业政策”,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必须基于对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的公共投资。

体现欧洲主权 终结欧洲“天真”

世界报社论专栏作家西尔维·考夫曼(Sylvie Kauffmann)指出,中欧投资协议具有战略意义,但相关辩论也十分激烈。这个协议实际上体现了欧洲主权的出现,这个主权利用贸易谈判——布鲁塞尔委员会的权限——作为施加其环境和社会标准的外交政策工具。该协议的另一个关键点是:组成了中国,美国和欧盟这三个经济体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局面。

2014年,北京与布鲁塞尔开始就建立共同的共同投资监管框架进行会谈时,全球背景与现在截然不同。当时习近平担任主席已有一年了,他还没有宣称自己想终身执政,也没有铁拳控制香港和新疆。奥巴马的美国尚未预示其继任者的“美国至上”政策。而欧盟的28个成员国还没有意识到团结的力量,或者是一个拥有5亿人口的单一市场团结所能赋予的力量。

短短几年,国际地缘政治巨变:中国的崛起,特朗普任期的挑战,英国脱欧的严峻考验以及随后的新冠疫情,都增强了这种意识,并终结了欧洲的“天真”。 中国知道,即使拜登接替特朗普在白宫的位置,与华盛顿的冲突仍将继续。另一方面,美欧关系将会升温。拜登希望与欧洲合作来对抗北京。到2020年底,地缘政治三角效应初显并发挥作用,经过如此长时间谈判的中欧投资协议CAI突然变得紧迫了。 在拜登政府于1月20日上任之前,中国方面感觉到跨大西洋联盟对它的威胁,并认为与欧盟签署该协议是对此的一种防范手段。 中国必须加快速度让协议得以签署,并且做出承诺和让步。

在布鲁塞尔,同样有两个因素在推动加速。虽然美国因素稍小,但 12月31日是德国担任欧盟主席国的截止日期。

反对声音

法国一位高级官员表示,对默克尔来说,担任欧盟主席的任期类似“天鹅之歌”,因为她将于2021年在柏林卸任。她想在各个领域取得成果后昂首阔步地离开舞台:欧洲复苏计划、英国退欧和中欧投资协议是她完成的大满贯。 在她的身边,现任欧洲委员会主席的冯·德·莱恩曾担任德国部长,也超朝着同一方向推进。 更何况,这项投资协议将改善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在这个领域德国工业的需要超过其他工业。

但在欧盟内部也遇到了阻力,美国盟友波兰感到震惊,提出警告。法国外贸部长弗朗克·里斯特(Franck Riester)发出了声音,他在接受《世界报》采访时定下了“红线”:中国必须批准劳工组织有关强迫劳动的公约(ILO) 。 在幕后,巴黎向冯·德·莱恩“明确”表示, 巴黎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仓促进行。 荷兰持相同意见。

协议最终得到各国议会和欧洲议会批准实施之前,仍有许多步骤需要采取。但是时间和方法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内容:具有经济意义的文本也是发给华盛顿的信息。受四年的特朗普主义影响,欧洲无意陷入与中国的严峻冲突或放弃其价值观。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