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建昌府丨西昌行纪

2023-01-18 星期三

西昌,古为西南夷邛部故地,汉置越巂郡,唐置巂州,后被云南崛起的南诏所占据,更其名为建昌。


后续的大理国时期,并不可靠的“宋挥玉斧”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史实,即大渡河以南的建昌府仍在大理国的辖境之内。



▲建昌古城大通门摄影:鹿清源〕


元初忽必烈经此向南灭掉大理国更名为建昌路,仍旧隶属于云南行省。


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建昌府,方属四川布政使司。也就是说,直到明初,西昌才从云南划归了四川。


我暗忖应该还留有不少云南的痕迹可寻。抱着这样的先入之思,我踏上了通往西昌的高铁,作为2023年自己的第一次出门访古之行。


1

凉山州曾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的地区之一,但首府所在的西昌城,却是一个美丽的所在。明嘉靖十八年(1539)农历六月二十四,明朝大学者杨慎曾夜宿西昌,就留下了“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的优美诗句。


它就像是四川的“春城”,寒意料峭的初冬,其他地区早已裹上了厚厚的羽绒服,在这里一件衬衫和夹克就可以满大街的随意飘荡。



▲建昌古城大通门摄影:鹿清源〕


此次去西昌,原本主要目的是去寻找不见于西昌旅游指南攻略之类的两处古迹:博什瓦黑(又译不意瓦衣)和罗卜惹。



▲博什瓦黑“出行图”局部 摄影:蛮书


博什瓦黑在昭觉县解放沟镇(原属碗厂乡,2021年,碗厂乡、解放乡、尼地乡撤销,合并设立解放沟镇)团结,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摩崖造像,石刻面积不小,足足有440平,刻像众多,有释迦牟尼涅槃像、观音、菩萨、四大天王、蛮王出行、佛塔、供养人像等。


位于西昌市海南街道(原属大箐乡,2019年,大箐乡、海南乡、洛古波乡撤销,合并设立海南街道)胜利村一山脊之上的罗卜惹与博什瓦黑一样,同为镌刻于天然岩石之上的刻像,大部阴线镌刻,少部浅浮雕,镌像也以佛教密宗为主,有大日如来、菩萨、明王、供养人等。与线条浅细流畅,注重细部刻画的博什瓦黑相比,罗卜惹显得粗犷不少。


另外编号为xl4003的大圣五檀灵神与大理国张胜温画卷118开的明王形象极为类似,显示出了当时建昌与云南造像风格上的一脉相承。


但苦于相关资料极少,去的人也不多,无法获得准确方位,只得作罢留待来日。




另外拾拣史料,发现西昌地区曾出土过不少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火葬墓陶罐,这些火葬墓的主人,通过考古考史可知,是南诏大理国从滇西征调、迁徙而来的“乌蛮”、“白蛮”及其子嗣后裔的归属之地。


这些火葬罐一般通体均有用朱砂书写的梵文文书,佛教色彩浓郁,另外部分火葬罐内仍存的骨殖上也同样的有用朱砂所书的梵文文字。《蛮书》曾记载,蒙舍及乌蛮不墓葬,三日焚尸于野。这也是可以和史料相互对证的一处。


2

出高铁站往东没多远就是在书中看过无数次的安宁河。这又涉及另一个词汇:藏彝走廊。在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有一条天然的走廊形孔道,在地理学上被称为六江流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它北连甘青高原,南接云贵高原,西依青藏高原,东邻成都平原,大体包括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边缘、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在内的交会地带。



藏彝走廊地形异常复杂,以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为主,地势高峻,山岭连绵,峰峦叠嶂,六条大江宛如六条奔腾的聚拢,在高山大河之间犁出一条条南北向的大峡谷。这条大自然雕琢出来的神迹,同时也是多元文化汇聚融合之场所,拥有着古老、厚重、丰富、独特的文化特质。


学者石硕认为,“从黄河上游南迁藏彝走廊的原始居民,先是在藏彝走廊北部澜沧江上游、大渡河上游、岷江上游一带建立起一些较大的居住聚落,形成了相对成熟和繁荣的新石器文化。随后他们中的一部分沿着藏彝走廊的河谷通道不断向南迁移,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进到藏彝走廊南部,并在滇西南与滇中偏北一带与长江流域和东南亚北部系统的原始人群发生一定程度的交汇与联系。


在凉山州境内盐源县的老龙头青铜文化墓地,则可能向我们揭示了这一波澜壮阔的族群互动与文化迁徙过程,并与云南境内剑川鳌凤山土坑墓群有着密切但又迥异的关联。


西昌就位于费孝通提出的“藏彝走廊”的南端,安宁河的东岸。


3

漫步于西昌街头,店铺招牌大多为双语,汉文和彝文,让我想起了云南曲靖满街的爨体招牌,均颇具城市特色。但我也不仅产生了强烈的疑虑:彝文和汉字怎么可能如此对仗工整?四个字的汉字对应四个字的符号似的彝文字,果真如此巧合?


另外一些街道的名字也较为简单直接,“名店街”和比邻的“商业街”是老城区的繁华商圈,的确店铺云集。路过一个广场的时候,恰逢一组广场舞大妈正伴着明显是少数民族的音乐扭动身躯,欢快声传进出租车里,黑暗中我分明看到司机师傅的手指跟着乐曲的节奏轻扣着手边的扶手箱,咚咚作响一脸愉悦。


▲建昌古城摄影:鹿清源〕


▲建昌古城摄影:鹿清源〕


古城现存最大的景点就是建昌古城建昌古城的主体兴于明清,面积有一百三十多万平方米,城内以四牌楼为中心,东为府街,南为南街,西为仓街,北为北街。府街的命名来源于清宁远府衙门,仓街则是由于粮仓之所在。


▲建昌古城摄影:鹿清源〕


但很明显,当下最繁华的是从大通门到四牌楼之间近四百米的南街,人潮汹涌,店铺林立。躲开主街进入小巷,还能看到不少正在修缮状态中的民居,木料水泥堆了一地,再细细一看,那梁架结构已被水泥所替代,屋顶也用泛着银光的铁皮做了安全防火的吊顶,尽管外面看上去仍是很传统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群。


▲建昌古城茶馆摄影:鹿清源〕


四牌楼是古城的中心建筑,夜色下在灯光的照射下最为耀眼,民国的《西昌县志》有载:“城中建楼,儋牖轩敞,曰四牌楼”。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四方三层塔式亭楼是22年刚恢复起来的新楼,旧的四牌楼已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拆毁。挂着的“咽喉六诏”“捍蔽三川”还能依稀见到与云南的关联。


▲建昌古城门(建平门摄影:鹿清源〕


从建昌古城出北门,正好看到一轮硕大的红月垂于天际,分外皎洁。西昌的月亮一直都很出名,出名在于其“又大又亮”,西昌城还有不少与“月城”有关的地标,比如月城广场,月城路等,都直言这里的月亮是特产之一。


▲建昌古城北门(建平门)马道遗迹摄影:鹿清源〕


西昌的月亮为何又大又圆?想必与其自然环境自然脱不了干系。西昌地处川西高原,海拔高,降水少,夜晚天空较为开阔,再加上西昌作为中国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少有污染侵扰,也难怪纯净明亮了。


西昌另一张旅游名片就是城南的邛海,水域面积三十多万平方公里,最深处34米,面积相当于五个杭州西湖。邛海之于西昌,俨然滇池之于昆明,西湖之于杭州,看资料还发现,邛海及周边的山林园宥,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在强调生态文明的今天,这个最大是很值得骄傲的。


4

西昌周边可去的博物馆不多,一个凉山州博物馆,一个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州博物馆去了但相当于没去,一件文物都没看到。地图上标着“凉山州博物馆”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位于市中心的“西门坡馆区”(事实证明这里只是办公区),另一处则位于海河西岸的“海河坊”,这里才是正主。


▲凉山州博物馆摄影:鹿清源〕


但很可惜,在这里依旧什么文物都没看到。


看着像是主馆的大楼挂着“凉山脱贫攻坚博物馆”的牌子,馆内灯光未开启,黑乎乎的,门口仅有两个保安大叔值守,比划了半天,大概猜出“灯开不了,没法参观的含义。附属的建筑里有一个美术展,没有其余参观者。


实际上凉山州博的馆藏颇丰,除了我主要想看的蛇蛙铜案、“盛德二年墓碑”、“道隆年墓碑”、大理国火葬罐之外,还有很多重磅典藏,且与巴蜀和云南都有程度不一的关联。


比如安宁河谷大石墓中出土的铜发钗、铜镰、铜刀、带流陶壶、双耳陶罐;盐源盆地出土的九节鱼纹铜杖、人兽纹枝形器、铜鼓、编钟;南方丝绸之路凉山段汉墓中出头的铜摇钱树、凤纹铜洗、铜鎏金蒜头壶、铜立俑;西昌北山火葬墓出土的八角星金饰、陶板俑等。很可惜,兴兴而去,悻悻而归。


▲凉山州博物馆摄影:鹿清源〕


如果博物馆跑的多,会发现凉山州博与周边诸多博物馆都有某个或某类型相仿的器物,比如与大理州博物馆馆藏类似的鸡形铜杖首、山字格铜剑,纹饰与巍山南诏博物馆馆藏相仿的鹰纹铜铃,翱翔造型与维西出土铜燕(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类似的铜燕;阴刻有“巴蜀图语”的铜印章在巴蜀地区屡见不鲜;同见于绵阳市博物馆、昭通市博物馆和城固县博物馆的西汉铜摇钱树等……


另一处博物馆,就是位于泸山上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据官网介绍,博物馆建于1985年,是我国第一个民族专题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


“奴隶社会”这样一个仿佛苦大仇深的词汇,实际上并不能准确描述该馆的珍藏,因为从资料可以得知(是的,我嫌太远就没去),其展示的更多的均为彝族数千年依赖的历史文化与生计,叫“彝族文化博物馆”似乎更适宜一些。


5

此行虽说不能说一无所获但也相差无几,大理国的痕迹已经看不分明,建昌古城经过了“城市更新”,失去了我心目中古城所拥有的那些特质,变成了一个道地的巴蜀风格显著的仿古商业街,禁不住暗自后悔,“再早两年来就好了”。所以回到了那句圈内老话,“访古要趁早”,有些地方不去,可能就永远也看不到了。


▲安宁河谷摄影:鹿清源〕


离开西昌的动车座椅设置有些奇怪,同一节车厢以中线为界,所有座椅以车厢中线为镜像,所以我座位的朝向与火车的行进方向相对,我就以这样的姿势,目送着自己离开了西昌。


列车向南一路疾行,迂迥于安宁河河谷中,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山峦,河流,墓地,村落还在,但密密麻麻转动着的风力发电机替代了或行军或迁徙的长队,这些也在提醒着自己,建昌府也早已“往者不可谏”,仅余空悠悠了。



推荐阅读:
蛮书丨西南第一碑林:大理市博物馆,古城中的文化圣地
云南的这几个县级博物馆,小众冷门但干货十足,到云南绝不可错过
一部云南古建史,半部皆在临安城丨万字长文,建议收藏
国内最低调的世界遗产,藏着一家新开放的一流博物馆,随便一件文物都来自数亿年前
始于唐,终于明,延续六百年的段忠国及其家族对云南历史的影响丨文物上的云南史
顶级至宝!云南绘画史上最耀眼的长卷巨作,离滇流浪数百年,然故乡几乎已将其遗忘

跟着文化地图
了解云南故事

看山,看水
看大块文章

添加鹿清源微信
进云南历史文化交流群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