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北的古代署衙中参观邪典大陈列

2021-05-21 星期五

五一劳动节,为了参加朋友的婚礼,我从北京乘高铁来到了江苏淮安。  

对于一座苏北城市来说,这样的便利实在来之不易。要知道,两年前要靠公共交通驱入苏北腹地,你还必须得从徐州或南京转乘大巴车。


一百年来,古老的运河缓缓衰败,取代它地位的铁路又另辟蹊径,淮安、扬州这种曾经繁华无比的运河都市,也由此经历了漫长的沉寂。


如今,姗姗来迟的高铁虽已陆续连通,此地的风光,怕也再难回到运河时代的盛大气象了。

在古代,淮安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四大都市” 


说起来,淮安虽然以“淮”为名,但淮河在这儿,却早已失去了大河之实:

原本属于它的河道被黄河侵夺了六百年,泥沙把它祸害成了一条废河,在城市中以“黄河故道”的名义低调穿流。淮河上游的来水在淮安以西聚积成了洪泽湖,它繁复的出海水道,加上穿行北上的大运河,为淮安织就了密集的水网:

一方面,这给本地带来了丰盛的水产。淮安人是我见过的最热衷于食用鳝鱼的中国人,此地每家饭馆招牌菜,必是一道锅气十足的“软兜长鱼”。

软兜长鱼,即整取一条肥大鳝鱼的脊肉猛火爆炒,醇嫩香甜

洪泽湖畔的一餐湖鲜。一道小鱼锅贴实在惊艳

另一方面,复杂水系导致的航道兴替,让此地行政区划极为错乱。如今“淮安市”的城市中心,其实在淮阴。而真正的淮安城,被更大的行政区域夺走姓名,默默沉沦在城市的东南隅,甚至一度被降格为古称“楚州”,直到近几年,才被恢复到“淮安区”这个名字。

——所以在今天,淮安区的市民在自我介绍时会称自己为“老淮安人”,以宣示自己与淮阴人的区别。

淮安市内有一座“南北地理分界桥”,坐落在废黄河(古淮河)上。淮阴在此分界之北,淮安在此分界之南。在江苏人的语境里,往北一步就是侉子,往南一步就是蛮子,这一分化,在淮安这个地方格外的复杂微妙

但这一切,与我们这些前来参加婚礼的游客毫不相干。非要我们用脚投票的话,相比千篇一律的热闹市区,好不容易来这儿一趟的我们,倒是更倾向于去老淮安参观名胜。

——老淮安,即唐诗中的楚州,因为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古迹非常之多。受制于行程,最终,我们只决定去位于古城正中心的淮安府署仔细看看。

老淮安城中有许多的古迹和景点,包括吴承恩故居、周恩来故居及纪念馆、漕运总督府遗迹等等,要全部看完起码要花上两天时间

选择来淮安府署参观,主要是因为它足够稀有。古代知府一级的府衙,全国只留下了两处(另一处在河南南阳),这一处又最为完整。明清两代几百年,数十位淮安知府都在这儿起居办公,我等如今前来一观,也是与诸位大人的缘分。

淮安府署正堂前的广场

不得不说,这座古老府衙的现代管理者们是用心的。他们从各处搜罗来大量的陈列物,几乎把每一处厅堂都恢复到了知府老爷一家人居住时的面貌。我们饶有兴味地穿越一座座厅堂和院落,依次参观了知府老爷办公、生活、游乐饮宴的场所,心满意足。

知府老爷的家伶们演戏用的戏台,对面是一座供奉兴汉三杰的酂侯(萧何)祠,其实兴汉三杰中的韩信就是淮安(淮阴)人

一场常规的古迹参访本该到此结束,我们带着体面的记忆与酸麻的双脚出门找碗面吃,府署又收获了几个外地游客的赞叹和认可,皆大欢喜。

但谁能想到,在对这座景点边角地区的扫尾余兴参观中,我们发现了一座异常狠毒的场所,完全颠覆了前述的所有体验。

这是一座坐落在府衙西侧的、被叫做“军捕厅”的次级院落。按照“左文右武”的原则,这里在古代是府衙中的暴力机关。一走进这一区域,一座恐怖的庙宇首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的大门上,赫然张贴着如下标识。

这是一座供奉土地神的“皮场庙”。很多天真的孩子总以为土地公是西游记里那种和蔼可亲的驼背老爷爷形象,殊不知,在中国的乡土文化中,土地神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提示世人天谴不虚、莫要作恶。

这里土地公,显然就扮演着这样一个狠角色。你看他背后这幅“阎罗审判图”,其中那位白脸判官尤其恐怖,我只看了一秒钟就起了鸡皮疙瘩。

而这里之所以被叫做“皮场庙”,是因为朱元璋曾下令,大明的每座州府衙门里必须设有这样一座庙宇,用来剥掉贪官的皮,并陈设展示……而这一切,都被恐怖而逼真的蜡像还原了出来。

这座庙宇,仅仅是这次邪典之旅的开始。在皮场庙外的广场上,直挺挺地伫立着一个巨大的、用来腰斩活人的机械装置。

请问真的会有儿童单独操作一个腰斩活人用的大斧子吗?

而环绕着这座腰斩台的,是所谓的法鉴堂、待质所、熬审房。每一间房子里,都陈列着阴森恐怖的刑讯场景。

“二龙吐须”,让饿极了的犯人吃下半生不熟的面条,再把他倒挂在架上,面条会从他的口鼻中淌出来

“黄金满罐”,就是把犯人塞进一个装满粪便的大水缸里

然后把盖子盖上

水牢

综合酷刑

根据官方的说法,这些陈设,是为了深刻还原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司法审判体系,让每个游客都能感受到来自知府老爷的赫赫官威。要知道在古代的大部分时间,百姓惧怕词讼官司甚至胜过惧怕盗匪,亲临此地,便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原因。

而在军捕厅正堂的后身,还设有一座叫作“中国古代刑具展”的小型博物馆。

如果说前面正堂的那些审讯场景让人感到恐惧,是因为它们真实还原了官府威势的逼压、让人感觉到了暴力机器的毁灭力。那么,在这个展览中,让你害怕的,就是纯粹的“邪意”与“杀气”。

骨头拼成的牌匾,和骨头做成的吊饰

比如在第一个展厅中,这一屋子的小屏幕在无限循环播放种种残忍的刑罚动画,其中那位被凌迟的人,将会在这块小小的电子屏幕上被永恒的处决,只有停电才能让他得到短暂的喘息。

变态的动画酷刑大联播下面的玻璃地板下面,竟陈列着骇人的尸骨。即使它是假的,也足够让猝不及防低下头的游客心生怖畏。

这一展厅墙上的骨头拼盘、以及沙盘上车裂人的模型

根据官方的说法,这一系列的陈设的意义,在于进行廉政教育,警震贪官。但这实在难以说服我,很显然,在这些精致又暧昧的布置之中,包藏了太多的邪典审美元素。

看看这精美的造设,你说这里是汉尼拔的客厅我都相信

和我同行的老王倒是玩得非常开心 

而且,相比前面正堂陈设中的蜡像,这个展览中展示的受刑者蜡像,表情都极为痛苦,极具施虐意味。事后给朋友看这几张照片,他们都还以为我去了一个SM展。

老王指认犯罪现场,他戴着的是供游客免费取用的镣铐

稍有嗅觉的人,都能在这场展览的蛛丝马迹中,感受到那种来自杀戮、疼痛、凌辱和残破肢的审美快意。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恐吓与警示的范畴,进入了变态审美的领域。

——我大胆设想,一位cult文化的忠实拥趸,大学毕业后来到这座苏北小城的景点工作,经过多年的蛰伏,他(她)成功在这里营造了这样一座邪魅博物馆,同时,成功地让领导觉得,这一切只是为了震慑来此参观的贪官污吏。

只是苦了那些想来度过一个开心周末的沭阳小学生,他们在现场被吓得哇哇乱叫,不出意外的话,这段经历,将会成为他们在若干年后的酒桌上反复讲述的“童年阴影”。

王老师表演“赴汤蹈火”中的“蹈火”,可把旁边的小孩儿吓坏了

而走出这堂展览的我们,同样惊魂未定,恍如隔世。良久,我们才慢慢回过神来,想到我们身在一座陌生的苏北城市,刚刚参观了一座庞大的古代衙署,而适才那些朦胧邪魅的经历,不过是一次常规怀古参观中的一道赠品而已。

走出府衙,吃一碗锅气十足的大肠腰花炒面,我们在淮安的行程也就结束了。

淮安的面很有特点,锅气十足,浇头的种类也在这张菜单采用的枚举法中显得十分丰富

坦率的讲,对于住在北京的我来说,下次再来实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但我的头脑中有一个幻想:那就是有一天,大运河被全线疏浚,运营起了载客的游船。我乘着张灯结彩的客船从通州张家湾启航,不紧不慢地游下江南。届时,我一定会在淮安专门下船,去老淮安的知府衙门里看一看,那个偏居一角的邪典大陈列还在不在。

撰文 大蹦驴     编辑大蹦驴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这个公益广告每救一个人就吓哭二十个小孩

两位京B骑士的河北大巡逻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