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乐坛抢着露脸,这节目有这么好?
2022-12-05 星期一

目前开播的有《来看我们的演唱会》《最好的舞台》和《朝阳打歌中心》。这些都是新综艺, 没有历史受众,所以想打入市场全靠节目创意和嘉宾阵容。它没有多么重量级的音乐人,更没有高规格、超华丽的舞台硬件,纯靠一群音乐人的诚意表演,撑起了这档节目。对我而言,《朝阳打歌中心》有三点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像火星电台、陈楚生、陆虎、郭一凡、王铮亮、张远都带来了各自作品,但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郭一凡。他是12年从《声动亚洲》出道的,只是运气很差,人与歌没有一个出圈的。
翻阅资料发现,这歌发行有一定年份了(2019年)。
它的旋律很特别,有R&B的味道,却一直用流行的方式表现,当你以为他要来个转音,听到的依然是平铺直叙的演唱。旋律跨度虽大,但每一处的旋律走向都直击我的审美点。圆润的音色赋予作品温暖色,在挂满油画的美术馆舞台场景中,我们似乎真正走入了郭一凡设计的故事,去感受人与人之间复杂面。这首《人与人》的创作背景,也正是对人们之间隔阂的探讨,让相处简单,让交流透明。在我心里,这无疑是一首宝藏歌曲,虽然很晚遇到,但庆幸没错过。与这首歌同具宝藏属性的还有陈楚生《我等待的》,这也是一首久经沙场后的沉淀之作。以上两首都是极力推荐的,也是《朝阳打歌中心》呈现高质量歌曲的依据。
比如沙一汀的旋律说唱、旅行新蜜蜂的乐队流行、宋宇宁的Pop民谣、李润祺的流行电子等。我是通过《中国好声音》认识的宋宇宁,除了盲选舞台的《三巡》,后面的创作就趋于平淡,没有特别亮眼之处。
“当她笑起来看向她的眼睛,风月不在,不冷不暖,忘了世间什么叫漂亮。”四拍的节奏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前三拍都是一拍一字一音的结构,最后直接转变成一拍四字,由慢到快的反差感,在听感上很容易出圈。重点他的旋律还写得很好,虽然重复音很多,但句尾的落点很顺耳。主歌结束后,他又来了一段念白(尽管我觉得念白部分略显多余)。副歌旋律虽然也很好听,但他并没有作为重点,而是通过合唱的方式来变换作品结构,他通过哼鸣与之相融,此处的融合在极具空间感的编曲下,让作品瞬间宏大、辽阔起来。
这样的设计很奇妙,因为从词曲本身看,它都是趋于简单化创作,但通过念白、哼鸣、合唱、主副歌颠倒等设计,让作品的结构瞬间丰满,把简单的内容包装的极其复杂。这一点也能看出,宋宇宁不仅是唱作人,更是优秀的制作人。这样的新生唱作人,也给中生代不少新的音乐刺激,让他们看到音乐的更多可能性,从而拓宽自身的创作局限。
说实话,我起初对流量偶像的加入的态度是无感的,并不指望从他们身上看到新音乐思维或是实力舞台的呈现。之前对这个人没有任何印象,这次呈现的《柳絮》,让我记住了他。这是一种说唱+合唱的表演形式,通过个人与集体的呐喊,讲述平凡人在贫瘠土地中奋力扎根的故事。
“我想借笔写下这胜过白雪的雪白,我想借风翻飞至九霄云外的以外,不是粒种子吗?怎么人反而嫌弃。”就像音乐人童宇所说,这词就是说唱散文诗,既有思考性又有韵律的美感。张颜齐深知自己短板,通过女声、合唱、小提琴的加入,来丰满自己的作品,从视觉到听觉都让力量双倍,最后的集体呐喊很是震撼。作为偶像歌手,他能呈现这样的舞台确实让人刮目相看,有诚意也有实力。以上三点就是我从《朝阳打歌中心》看到的亮点,也可以说是价值所在。嘉宾阵容多元化,通过音乐人之间的互相引荐,让每一期阵容都不一样。可能只有一次表演机会,大家都格外珍惜,但这样的心态下,也会保证一定的舞台质量。不管是中生代、新生代还是偶像艺人,他们都把最好的作品呈现于此。对音乐人而言,这是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不管是加强大众印象,还是颠覆大众认知,都会再此加快目标达成。对听众而言,我们也能获取埋藏于海量曲库下的宝藏,通过他们的呈现,也让我们对现今乐坛继续怀有希望。
总之,好的作品需要被听到,而这档综艺也在为此努力着。
我的视频号开通啦
大家快来关注吧
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各类精彩音乐视频
文章除标注外均转自网络
编辑 Editor | 阿壮Cheney
排版 Typesetter | 阿壮Che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