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让人相聚。2023 秋冬男装周的秀场上,现场音乐表演层出不穷。Saint Laurent 在巴黎证券交易所 - 皮诺私人美术馆(Bourse de Commerce: Pinault Collection)的圆形大厅中安置了一架钢琴,邀请音乐人 Paul Prier 与 Charlotte Gainsbourg 现场演奏;Dries Van Noten 新系列发布现场,比利时音乐双人组合 Lander & Adriaan 展示了融合经典爵士乐的 20 世纪 90 年代地下舞曲;Nigo 邀请 4 位日本女性组成一支管弦乐队,在 Kenzo 秀场演绎包括《Can’t Buy Me Love》(1964)、《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All You Need Is Love》(1967)等披头士经典曲目。
Saint Laurent 2023 秋冬男装系列秀场
在意大利传奇作曲家兼制作人 Giorgio Moroder 的精心打造下,Fendi 的米兰总部变成了一张巨大的迪斯科弹球桌,经典迪斯科曲目《I Feel Love》(1977)以全新版本在此呈现;Gucci 将戏剧与音乐实践中的「即兴」作为方法论,与美国吉他演奏家、作曲家 Marc Ribo 的乐队 Ceramic Dog 带来一场即兴式的音乐与时装结合之作。
山本耀司更是在设计师的身份之外,将自身作为吉他手、作曲家和歌手的那份对音乐的热爱外显于秀场之上。他为主线品牌 Yohji Yamamoto 准备了一个包括爵士乐、吉普赛音乐及中东音乐等多重元素在内的播放清单,与新系列中那些来自「丝绸之路」上中、东欧的各式面料巧妙呼应。他在接受秀后采访时,对记者 Tina Isaac-Gpizé 解释了缘由:「文化是一切的融合。材料之间,没有界限。」回过头来,2023 秋冬男装周已然成了一场融汇多元风格的大型音乐会。独自欣赏音乐无可厚非,但不可否认的是,音乐拥有与生俱来的团聚力量。即便是一个人和一个音的相聚。我不是个音乐专家,连「音乐发烧友」都算不上。可秀场上那些无法以普罗大众的听感与乐理而准确分辨的音乐类型、风格和表演形式,依旧让我在耳膜与大脑的共振中体味出所谓「现场感」之存在的必要 —— 无论是时装还是音乐,实地实景的相遇与沟通十分重要。时尚评论员 Angelo Flaccavento 在一篇发表于《时装商业评论》(Business of Fashion)的报道中,将这一季米兰男装周称为「简化的一季」(A Season of Simplification)。他写道:「米兰男装周被回归理性和严谨态度所支配。」以这番言辞概括随后进行的巴黎男装周也并无不可。
滑动查看,Prada 2023 秋冬男装系列
在米兰和巴黎的秀场上,一位位瘦削男士拎着加大号的手袋倏然而过。他们或裸露肌肤,或披裹华服,少有张扬,却也少了些人们往日所期待的惊喜。这不禁引人再度思考过去 3 年来时常现于脑海的问题:当人的身体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时,精神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上随之封闭?或明或暗地,男装在本季转入一种向内收拢的态势。它的确不如以往令人激动了,却也在集体性地回归衣服和表演的现场感与仪式感的实践中揭示出一个与时装紧密相关的感悟:在人类共同体面前,真实的相聚是多么重要、多么可贵。「让我们聊聊衣服。」Prada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明示本季主题,继而开宗明义:「Prada 维护服装之首要地位。」试问:如果有一天 Miuccia Prada 女士不再关注时势,Prada 还可以被称为「知识分子的 Prada」吗?如果关停了同名品牌的 Raf Simons 不再关心「青年」,其品牌将被怎样的词汇概括?此刻,答案无从得知,但两位创意总监尚未停止对时尚的意义、对时尚存在的现实意义的思考。
滑动查看,Prada 2023 秋冬男装系列
一如既往地,二人分别就这一季进行概念解析。Prada 女士继续将时装与时局结合,她说,现在是全球都在面临的复杂时刻,因此以设计做出回应。「我们最大的诚意在于为当下众人创造实用之物 —— 通过时装直面现实,并构筑理念。我们欲要创造富有意义的时尚 —— 这便是当今时尚的价值所在。」Simons 则把语言的重心落于服装本身:「本系列关乎经典服装,藉由轮廓与剪裁重塑鲜明风格 —— 表现形式在更迭变化。」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摒弃繁琐细节的 Prada 男装系列。现代主义的简约准则和与之相对的夸张、亲密相结合,线条流畅的西装与撞色假领演绎出得体和个性之间的微妙界限,印花和针织的图形碎片衬于裸露的肌肤上,被强调、放大和减弱的廓形,意在探索高级时装量感上的变化。
滑动查看,Fendi 2023 秋冬男装系列
高级时装的衡量标准回归剪裁与用料。这一季,Fendi 将关键词定为舒适、性感和迷人,潜心打造出精致休闲的男装风格,令司空见惯的西装、大衣、针织衫、皮衣、衬衫等单品呈现出华丽美感与带有细腻巧思的优雅格调。双面山羊绒、设得兰羊毛法兰绒、改良皮革、提花丝绸、复染牛仔布在迪斯科舞厅中熠熠生辉,与慵懒的廓形、解构式的设计细节携手碰撞实用性与艺术感之间的边界。Hermès 男士的 2023 秋冬故事,透过线条,徐徐铺展。这是一个具有冲突感的系列,模特穿上了层层叠叠的衣饰,在单品的自由组合、长短并置中,形成了一种可惬意应对来年不可预见之秋冬的翩然姿态。廓形与面料,同样是这一系列的关键要素。羊绒与法兰绒、羊羔毛与挺括的织物,以及不同纹理的皮革轻掩身形;领口与腰间和谐呼应的银色链条成为点睛之笔;加上编结皮革、针织纹理与温暖色彩,Hermès 以不争锋、不抢眼的精妙设计,诉说衣着不亲见不得见的隐秘魅力。滑动查看,Hermès 2023 秋冬男装系列
Gucci 删繁就简,带来一个以「即兴」为创作方法的全新系列。品牌新闻稿中写:「作为戏剧与音乐的一种实践,即兴表演建立在实践者的知识基础上。当自由创作被催生时,实践者就会激活直觉,沉浸于技艺涌生。」由此,设计团队运用丰富且迥异的知识、技能和想象力创造出一种即兴的美学。新系列以奢华的手工艺为基础,构建了经典绅士衣橱的原型,穿着者穿梭其间,演绎各种角色。宽大而慵懒的剪裁廓形、可拆卸的元素、看似被划破的面料、不经意间露出的肌肤、雅丽的色彩、不同面料与元素的碰撞 …… Gucci 设计团队把任何可以叠搭起来的东西串联起来。即兴之表,是偶然与轻松;即兴之里,是机遇之下的深厚积淀。
滑动查看,Gucci 2023 秋冬男装系列
Louis Vuitton 的最新系列,同样是集体创作的成果。通过法国电影制作人 Michel Gondry 和 Oliver Gondry 共同执导的电影《成长》(Growing Up),发布会拉开序幕。电影画面中,场景从主角出生之时切换至童年,7 岁、14 岁、15 岁、20 岁,相同的物品循环出镜。随着主角成为青年,男装秀正式开始。这个将「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写在开篇的全新系列继续由 Louis Vuitton 男装成衣工作室呈现。该系列的合作名单中,除却 Gondry 兄弟担纲秀场设计与序幕电影的制作,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 —— 塞拉利昂造型师 Ibrahim Kamara 和乌克兰创意总监 Lina Kutsovskaya —— 亦参与其中,西班牙歌手 Rosalía 担任音乐策划人并进行了现场演出。当然,还有本季客座设计师 Colm Dillane。
滑动查看,Louis Vuitton 2023 秋冬男装系列
Gondry 兄弟将各自的童年回忆还原至卢浮宫方形广场。二人透过共同居住的卧室,以当年装饰卧室时的兴奋心情和记忆中布满涂鸦的墙纸,建构起一座「成长之屋」,将 Louis Vuitton 男装工作室的成员与 Dillane 的成长经历紧密相连。据悉,工作室成员大多为千禧一代,是 20 世纪 90 年代镜头下的第一批数字世代。那些经由数字化处理的失焦感印花、母语写成的真实信件碎片转为成年版的大号外套、工装与运动服,成长记忆中的朦胧造型提醒着观者:在不够确定的世界里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如何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当下,雌雄同体着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大范围普及开来。在 Dior 的男装秀场,模特的身影投射于巨幅银幕之上,演员 Robert Pattinson 和 Gwendoline Christie 朗读着英国诗人 T.S. Eliot 的传世杰作《荒原》(The Wasteland,1922),泰晤士河的文学诗篇在塞纳河畔激荡。创意总监 Kim Jones 令模特随着古典乐音以极其缓慢的步伐走来。他们衣摆翩翩,飘带轻盈,手拎传统意义上的女士玲珑手袋,写意流动的美感。
滑动查看,Dior 2023 秋冬男装系列
Saint Laurent 的创意总监 Anthony Vaccarello 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希望秀场上的角色能不分彼此、形象统一。「女人可以是男人,男人也可以是女人,没有区别。」他挚爱黑色,亦钟爱优雅,于是将习惯用于女装设计中的蝴蝶结、垫肩、深 V 领等元素平移至男装,使后者冷静而性感,令人动容。显而易见地,JW Anderson 2023 秋冬男装系列是 10 年前那饱受争议的 2013 秋冬系列的变相延续 —— 罩在男性身上的超短裙、超短裤、荷叶边挑战着性别在服装上的边界。这一次,他的尺度放得更开了,甚至褪去了模特的上衣,让其只着内衣行走。
滑动查看,JW Anderson 2023 秋冬男装系列
「那个系列的概念是共享衣橱,但这个概念对现在的我来说有点旧了,虽然它仍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话题。」Jonathan Anderson 在接受美国版《Vogue》的采访时,谈到了当年那个饱受争议的系列。「我们需要怎样包裹人们?人们真的需要被包裹吗?」他将思考的重点转移至穿衣是否确有必要。生活及工作方式已被改变的日子里,以往对外展示性的穿衣打扮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他看来,所有的东西终将是无用的,包括技术。他索性让模特真空上阵,脚踩与英国雨鞋品牌 Wellipets 合作推出的青蛙鞋,用一种敏感的反讽姿态,展现出并不骇人的前沿趣味。
滑动查看,Loewe 2023 秋冬男装系列
一切终将是无用,Loewe 则在本季强调了还原主义艺术。还原论认为,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可以被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进而加以理解和描述。Loewe 将服装「还原」为日常所需的外套、风衣、开衫、圆领上衣、修身西装,乃至内衣,以一种不拘于时髦概念的穿搭方式,将它们一一披挂在模特身上。新闻稿中写道:「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容纳外物的廓形。」在赤裸与包裹之间,探索对材质、廓形与色调的本源。Loewe 特邀美国艺术家 Julien Nguyen 创作了 3 幅描绘品牌缪斯 Nikos 的原创作品,将少年特质贯彻到底。Nguyen 为时装秀邀请函创作的肖像缩影参考了法国画家 Pierre-Paul Prud’hon 的财富化身图,以错从复杂的图案隐喻中世纪哲学家 Thomas Aquinas 的拉丁文箴言「爱之所在,眼之所在」(Ubi Amor,Ibi Oculus)。白盒子秀场上两幅大型数字图像则描绘了 Nikos 身处不同时间段的场景。在亲密的室内环境下,他的身体上遍布着标志与符号,喻示爱的力量。Nguyen 以 Nikos 为原型创作的
《Ubi Amor, Ibi Oculus》
版权归 Matthew Marks Gallery 所有
有时候,时装与艺术趋同,是有用与无用之争的阵地。Anderson 一早意识到自己不是时装界的发明家。作为创意总监,他的使命是把一切聚集起来,用做策展、做编辑,乃至做收藏的方式将自我与世界相关联的思考透过时装展现出来。模特所穿的大衣内仅有短裤一条,与廓形上衣搭配的是家居裤,精工细作的皮鞋与居家单品不和谐地出现在一个造型中 …… Anderson 以看似不考虑实用性的展示,还原出一种近乎真实的生活场景,呼应着他一早提及的:性别如何能靠衣着区别?是否还存在好好穿衣的必要性?2023 秋冬男装周重在衣服,却不仅仅是衣服。正如一场时装秀的发布,以新装为中心所延展出来的是仪式,是表演,是生活。如果说 Anderson 把秀场看作一场艺术展览,那么,Lemaire 的 Christopher Lemaire 和 Sarah-Linh Tran 则将品牌发布打造成了一篇短篇散文,或法国电影场景中的几帧画面,让人不禁感慨一句:「C’est à la parisienne」(这就是巴黎的)。
滑动查看,Lemaire 2023 秋冬男装系列
你可以把 Lemaire 2023 秋冬男装秀想象成巴黎的某座地铁站。清晨,男男女女、来来往往,他们或匆忙离开,或眼神交谈。很快地,他们从人潮中褪去,去到城市的另一个地点。你不知道他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将到何处去。这是一种巴黎式的游荡。品牌联合创意总监 Sarah-Linh Tran 曾在接受《卷宗 Wallpaper*》采访时,谈到品牌对波德莱尔「闲逛者」(flâneur)概念的运用:「闲逛者在都市中演化,践行着我们所认同的世界主义 …… 城市在我们周围生长,在改变和再造的过程中勾勒边界、设定视角,并由此重塑我们。」而她本人就是公认的 Lemaire 最佳「代言人」。遗世独立、潇洒轻盈,无谓性别、不分男女,在每一个瞬间留下影像般的身影。要说视秀场为剧场的代表,则非 John Galliano 莫属。在实用主义占据主流的 2023 秋冬男装周,只有他坚守 20 世纪 90 年代的戏剧性华美张力。
滑动查看,Maison Margiela 2023 Co-ed 系列
Maison Margiela 2023 Co-ed 时装系列构想了一个迂回婉转的背景故事,灵感来自品牌 2022年高级定制系列电影《狱火电影院》(Cinema Inferno)的主角 —— Count 和 Hen。2022 年 7 月,他们在电影中亡命天涯,在循环往复的情节中期待着自己爱情的结晶。如今,结局将走向哪里?Galliano 将 Count 的贵族气质与 Hen 的先锋品味相碰撞,在位于巴黎大学广场(Place des États-Unis)的全新总部,围绕「青年文化」重释两位主角的经典衣橱单品,进行个性化解读。黑色丝袜、格纹西装、斜戴着的小号礼帽纷至沓来,把着装者打扮成了新时代的 Teddy 青年;薄纱、蕾丝,与华特迪士尼公司合作推出的 Recicla 米奇印花,透过无穷无尽的解构方式,唤醒深藏在潜意识中的童年记忆与深埋于内心深处的梦幻追溯。但无论何时何地,就如 Galliano 对狂梦的爱一样,人们心中最珍惜的是爱。对时尚的爱,对人的爱,对生命的爱。本次男装周落幕于中国农历新年那天,预示一个新节点的开始。当这场关于实用与无用的讨论,这场关于保守得体与个性突破的实践引向未来,已然集体向内收紧的时装界又将如何应对新的「开放」?答案千千万万,但都逃不过「服装,是相聚的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