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时代的推书博主,门槛究竟有多低?

2022-03-14 星期一


近期,某位前童书编辑在小红书平台愤怒“开麦”,连续发表千字长文与吐露图书从业者真实心声的视频,给被蒙蔽双眼的纯真读者排雷,帮大家看清哪些读书博主“不行”。

在这一系列点赞过千的热门爆料笔记中,该编辑吐槽所谓假读书博主,通常包含以下几大特征:

  • 一昧安利新书,尤其是出版社寄的最新样书,一看就是营销笔记,不是真心推荐;

  • 推荐笔记没有任何干货,只是通篇的摘抄和避重就轻的“水话”;

  • 只会说书好看,但说不出具体的见解,即使哪本书已经被公认为“烂书”,依然夸上天。


先不论这样的声讨是否也是新的“流量密码”,自图书营销被卷入新媒体的增长浪潮,随着推书这件事在抖音、小红书等软件上相继流行和普及起来,确实大多数读书博主都符合上述总结。读书博主们“推书如山倒”,能进入想读列表的寥寥无几。

并且,在一些“奇葩”的方面,推书圈有着高度相似之处。无怪乎愤怒的编辑们有这样一句犀利的“大实话”总结:“小红书上的读书博主要多离谱有多离谱”。


01 他们真的读了这么多书吗?


让我们先聚焦对推书博主的行为观察。

大多数博主都是日更、双日更,至少也得一周四更。一篇标准的推书笔记流程,不仅文字得声情并茂,“小作文”和“彩虹屁”之外还要加上多张精美配图。

再说这些图片,可不是手机原镜头生图就能了事。往往发布者得把素材后期一遍,很多时候拍原图时都用上了单反,书的摆放、书桌配饰和整体背景更要精心布置。

读书笔记头图的内卷

这样下来,推一次书还是需要花不少时间与精力。只能推测,这些博主要么都是全职读书,要么就是空闲时间很多,正常上班族无法达到这样的更新频率。

除此之外,发推书笔记最重要的一环,是绞尽心思起个扎眼的标题。

在“打假”读书博主的评论区里,许多清醒人士纷纷感叹,该平台最喜欢的字眼无外乎“女生必读”、“三十岁前必看”、“提升气质”这些贩卖焦虑的关键词。

如果说小红书有1000个博主在读书,那起码有900个以上都用过这样的标题。而点进去看这些书单,发现具体内容也没有特别高的含金量,通常都是把经典名著和畅销书的名字简单罗列一遍。

2022年了,互联网的标题党仍未灭绝

当然,最离谱和令人意外的地方,不光是读书博主们超强的活跃度,还有他们排山倒海的“惊人阅读量”。

为何这么说呢?大家想一想,如果真是看一本分享一本的话,那日更的博主在理想状况下,岂不是每天都可以读完一本书?难道他们是一年阅读365本的阅读机器?

可能有人会解释说,推的书可能是从以前看过的书单中挑选的。但这无疑就和大多数博主喜欢推新书这一点构成了悖论——如果TA推的书是三个月以内出版的,那肯定是在最近才读完的。

因此当出现了这样质疑的声音,我们也就不奇怪了:

“读书博主真的读完了他们推的书吗?”

“有没有可能,这些人收到书后,看都没看过就发推书笔记呢?”

毕竟,没看过书跟发笔记完全不矛盾。只需要把豆瓣图书信息和营销编辑提供的素材摘选一部分,换个办法讲出来,聊聊作者、书的开篇和金句,再加点模板化的夸赞,小红书笔记1000字的量很容易就写完。

当然,对此我们还是抱着善意的假设,无论推荐是否完全真诚,相信至少博主们都是翻开过书才写下的文字。


02 何为“纸质书自由”


推书圈的“离谱”还不止阅读速度内卷这一体现,另外一个关键词“纸质书自由”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可能部分不明真相的读者会好奇,何为读书博主的“纸质书自由”?

简而言之,这个词可是当下读书博主们最经常发,同时也是反馈最为明显的“爆款”标题。他们通常“以做账号一定时间内收到出版社寄书的数量”为评判标准,宣称自己获得了“纸质书自由”。

在小红书平台搜这个关键词,可以发现标题都是如下画风:

《读书博主1个月,收到了出版社xx本》
《当读书博主半年,我实现了纸质书自由》
《如何才能收到出版社寄书,实现纸质书自由?》

人均“纸质书自由”

但其实,能定期收到出版社寄书,只能说博主手上可以读的书变多了,但是他们无法自由地决定收到什么样的书。

至于公众心目中理想的纸质书自由是怎样的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见解。但无论如何,真正的自由至少应是想读什么就有什么书。

这样的获取方式不应该是靠出版社“供养”,而是自己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充足的可支配买书资金额度。


03 读书博主如何权衡流量与内容


当然说回来,为什么这些博主要如此“用力过猛”,一方面是功利地读书,把读书和“成功”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又是以量取胜,把读书变成军备竞赛……这些所作所为,无非都是为了博取平台流量。

在大部分的亲身实践中,大家会发现如果我们正经推书、做评测,整理各主题书单,似乎都很难激起水花。

本身读书就非常小众,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门槛高且难以坚持的一件事。如果笔记再过于硬核,更是会劝退一波准读者。

因此,在推书时,流量与内容的权衡是个需要非常仔细思考的问题,这延展出三个方面的“灵魂拷问”。

比如,怎样推书才能避免曲高和寡,又不能过于“标题党”、耸人听闻?

此外,如果内容既要定期更新,又要保证高质量,更新频率究竟多少是最适宜的?我们相信很多人确实能年阅读量在百本以上,但如果这一百本看完都要写推书笔记,可能就只能看五十本书了。

以及,虽然老是推新书容易让人怀疑是“水军”和“软广”,但适当推新书未必是不可取的。与图书营销真正做到良性合作,是读书博主未来需要发力的方向。

或许,理想的共赢模式是这样的:和靠谱的出品方合作,有选择地为出版社推书;同时跟编辑们打好关系,未来有可能向对方提议用推书置换,获得自己真正心仪的图书。

而且能第一时间得知出版书讯和收到样书尝鲜,也是从能出版社寄书中获得的好处。这比所谓“纸质书自由”要来得直接,也更为现实。

流量平台良莠不齐的现象无法避免,这却是读书下沉化的好兆头。只是最后还是希望推书博主不要误人子弟,在保证不昧良心的前提下,能用优质内容换取令自己满意的回报。

在快餐时代,切记不能被过于迅猛增长的数字冲昏头脑。有时我们做推书账号久未起色,并不是内容不吸引人,只是还未积累到一定量级。或许有一天,就会成为“大博主”呢?

毕竟,现在还是有许多博主内容定位小众,讲得有深度,却也很快就吸粉无数,甚至有自己的读书群、粉丝团,引起读者的效仿和共读活动。

这种积极效应可以说也是我们推书的初衷吧:希望更多人能读书,读好书,用阅读丰富人生。只要每多一个人因为我们的推荐,去看了一本书,不就是有意义的吗?

最后,欢迎在评论区广泛讨论,你对推书博主的看法是怎样的?你有观察到推书博主的哪些共性吗?




👇 点击「阅读原文」解锁更多精彩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