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809不太可能“只滑了900米”

2022-06-07 星期二

今天(64日)上午1021分左右,贵阳北开往广州南的D2809次动车在贵州榕江站附近发生脱轨撞击月台事故,机车严重受损。这个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几乎瞬间功夫大家就看到了事故现场、泥石流现场、车厢内部等情况。通过这些,一些火车迷已经在推断过程。


图:事故现场 网络图片


事故刚刚发生时有人说“撞车”,这当然很不靠谱。但下午有官媒说“值乘司机在5秒钟内紧急制动,列车滑行900多米”,“防撞墙和轨道结构避免了列车颠覆坠落”……有些朋友说,看不懂。


图:隧道口距站房1660


从隧道口到榕江站的距离很容易查到,有1660米。但是,如果司机在撞击泥石流的那一刻开始刹车,900米停下来还没到榕江站呢。如果是撞击后5秒才刹车,加上列车5秒钟内走过的350米,也根本不会撞击到榕江站的月台——所以这其中是不是有“误差”?到底何时开始刹车?到底滑了多远?有点费解。


以前“绿皮”时代,列车的刹车距离是800米左右。250公里每小时的动车列车,完全停止需要3200米。也就是说,就算司机同志在隧道里头就开始紧急刹车,撞进榕江站之前也很难停下来——这个距离,应该比“900米”远多了。


图:泥石流在隧道口 网络图片


至于事故过程,火车迷们的推断是:D2809次动车在隧道口撞击侵线的土方后,列车脱轨,在“护轮轨”保护下向前滑行。虽有紧急制动,但惯性巨大,经过站前“道岔”时车体脱离线路,撞击月台,机车严重损毁,司机杨勇不幸遇难。


“护轮轨”是铁路常见设施,我国铁路长桥上全都铺有护轮轨。这次也许是护轮轨“立了大功”,因为从图片上看D2809在桥上已有撞击(可能已脱轨),若没有护轮轨的保护,掉到河里就是大祸了!——但把护轮轨叫做“轨道结构”,还不如直接说“护轮轨”呢。


图:护轮轨 网络图片


图:在桥上似已脱轨  网络图片


另外需要介绍的是,我国每个火车站的两端都有“道岔”,停车、倒车和倒换上下行时需要用到。它有时候呈“X”型(交分道岔),有时候“左一撇右一捺”(度线道岔)。晚上乘车时如果你听到“咣咣”两下,十余秒之后再听到“咣咣”两下,那就是经过了一个小站。


“道岔”是影响行车速度的重要因素。因为结构复杂,超速通过时容易脱轨。


图:铁道道岔 网络图片


榕江站不是D2809的图定停车站,因此“快进站了速度不快”的说法没有道理。但无论司机是否在瞭望时发现了侵线土方(隧道内向外瞭望时非常刺眼),还是得有更科学的监测办法才对。有人说铁路的每个隧道口都有塌方检测设备,看来还得再及时些,争取实时传递给司机。


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或有谬误。转载责任自负。


 喜欢拉,拉到底!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