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下30亿重金,建出的动物园是啥水平?

2021-03-22 星期一
花蚀的人间观察
热爱野生动物和文物古迹的跨界狂人。
54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018年底,我开始了我的中国动物园计划,立志于走遍全中国最重要的一批动物园。但是好巧不巧,就在那一年,太原动物园开始了改造。因此,在我的地图上,缺了山西这一块。

去年底,太原动物园终于正式开园。我也在上周游览了这座动物园。我能把这个缺口给填上了。

太原动物园的改造,是中国动物园行业的一个大事。近二十年来,拆掉城市动物园搬到郊区改建野生动物园常见,原地整体改造罕有。更何况,这座新动物园的造价不菲。去年,有媒体公布了一个数字:这座动物园的改造总投资有30.34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哪家动物园不羡慕呢?我们还听说,给新太原动物园做设计的设计师留过洋,学过欧洲的先进经验。这就让人更期待了。


那么,改造后的太原动物园如何?我们且来看一看。


变大了,变新了,这还不够

太原动物园的改造,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扩容。新建的馆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异常宽阔。大体上说,这是个好事。


典型的例子就是河马展区。目前,这个展区的外运动场还没建好,河马只能待在内运动场。如果你去看了这个内运动场,会发现这地方竟然比很多动物园的外运动场还要大,河马如果往广阔的水面下一躲,游客都未必能找得到。就更不提室外运动场了,虽没建好,但面积之大一眼可见,还能看到硬化的水池呈现蜿蜒的河流样貌。让人十分震撼。


顺带一说,这水池是有过滤的,能保持水不那么浑浊。但管理有一些问题,3月的太原,池边的玻璃上都是蚊子,这水咋管的?


大得惊人的,可不只一个河马馆。这个场馆所在的大型动物展区,囊括了大象、河马、犀牛、长颈鹿,所有的场馆都很大。尤其是象馆,室内展区建在两个低缓的小土包当中,内部又大又高采光还好,每一头大象在室内都能拥有很多动物园大象室外展区的空间,没有建好的外运动场在国内也堪称巨无霸。


有钱,真好。



如果只说建筑设计,这几个大场馆还不错,至少是好看。但是,动物园并非只是由建筑构成的,房子修得再好,不适合动物使用,那还是有问题。就说这象馆的内展区,大是大,采光是不错,后方的训练墙更是先进异常,堪称点睛之笔。但是,这大秃水泥地,是不是空了点呢?


太原动物园的设计师在设计场馆时,参考了很多欧洲优秀动物园的案例,这个事儿,在动物园爱好者的圈子里完全不是秘密。欧洲的动物园行业领先世界,学习一下是好事。有些经常去欧洲逛动物园的朋友慧眼如炬,发现这个大象馆模仿了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园的大象馆,那两个卵形的屋顶,简直一模一样。但如果上网查一查人家哥本哈根动物园的内部展区,你会看到人家室内都用的土地,还放了沙坑。泥地不光是泥地,沙坑也不光是沙坑,它们底下的排水怎么做,沙坑如何管理保证卫生,等等细节都是技术。这些细节,能让大象的生活状况好很多,也远比建筑的外貌更难模仿,对于一个动物园来说也更关键。


左为哥本哈根动物园象馆设计图;右为太原动物园象馆航拍图,图片来自太原日报;下图是哥本哈根动物园象馆内活动场照片,图片来自D La Repubblica。


隔壁长颈鹿的室内展区,要比大象好一些。它的地面竟然是硬土的底,这在国内的动物园室内展区中极为罕见。但也就如此了。


太原是个北方城市,大概一年有半年动物出不了室外,因此,动物在冷天居住的室内展区,需要好好设计才行,要不然就得受罪半年,更别提什么自然行为展示了。



堂皇外壳,不如适合动物

前面说了大,咱们再来说说小。太原动物园有一个新场馆,让我感觉明显是有点小。这个场馆,竟然是熊猫场馆。


因为很多大家能理解的原因,任何一座动物园,熊猫居住的地方都是重中之重,没有例外。太原动物园给熊猫新建的场馆,一看就是花了不少钱,甚至花了心思设计的,整座建筑有着平滑的线条,游客可以走近室内,平视熊猫,还能走上屋顶,俯瞰下方的展区。


后面那几栋楼是园外建的,我琢磨着,这个开发商是在搞熊猫房啊这是?


这么一说,听起来很好对不对?但你只要到现场一看,就会发现,他们建了一个现代化的熊坑:熊猫的外运动场,深陷在屋顶之下,游客们只要爬上屋顶,就能围着下方的坑看动物。外部建筑再好看再好看,这还不是个过时的坑式展示?


坑式展示,是很古老的一种展陈方法,动物生活在下陷的活动场里,人在周围的高处看。这样的展区,有三个问题:


1 环境单调,动物无聊;

2 视野太开阔,动物压力大;

3 俯视让人傲慢,挡不住投喂。


这不是坑是什么?


这个新展区中,好歹有点爬架,可以说不是那么的单调,那剩下两条咋办呢?这标准的360°环视,出离的利于投喂,设计师是怎么想的,领导是怎么批的?就为了建筑好看?


更别提这运动场面积了。按熊猫场馆的设计规范,外运动场的面积下限是一只熊猫不低于300平米。这面积肯定是过线了,但也大不了多少。如今这个年代,国内新修的熊猫场馆,基本都是往大了修,太原动物园明明不缺地也不缺钱,却修这么小,也真的是很有魄力。


这明显是设计出了问题。



太原动物园还有一些场馆,看起来是初始设计没有问题,但是在后期的施工当中,大概是遭遇了多头领导,添添改改,搞出来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这就得说猛兽散养区的大水池了。


太原动物园的猛兽散养区,一边是步行道,一边是车行道。靠近步行道的一侧,是一长条比游客参观面低很多的大水池,也有点坑式展示的感觉。但这水池特别好,熊啊、老虎啊跳下去洗澡、玩水肯定特别好。等等,水池和上方的土地,怎么被电草隔开了?电草是接通脉冲电流的围栏,就是为了隔开动物的。这么一装,动物就下不了水了。


怎么讲呢,这个装了水的结构,我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你说叫水池吧,动物又下不来无法亲水;你说这是个隔离壕沟吧,它又太大、太浪费水了。从后方没有建好的部分看,这个结构有平缓的边坡适合动物下水、上岸,水也并不算深,很明显是往水池这方向建的。但为何又种了电草?我实在是想问问作出加电草决策的人,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怕动物淹死了,还是怕水脏得太快?



动物园就是这样,建筑设计得好看,或者是单纯增加面积,并不一定能让动物住得舒服。真正的讲究都在细节里。我再举一个鸳鸯场馆的例子。


大体上,这场馆是个大的软网鸟笼,有一个向笼内伸入的观景台,里面是玻璃观察面。后方两排高处的树洞,看起来是给鸳鸯的巢,鸳鸯是树鸭,繁殖用的巢放树上就挺好。这些设想都挺好。但是,里面动物的状态不太对。


这个场馆内不只喂了鸳鸯,还有疣鼻天鹅。天鹅比鸳鸯大很多,这两种动物存在对领地的竞争。从现场看,天鹅把两块比较大的陆地占领了,鸳鸯呢,只要不下水,酒基本窝在灌丛和硬质堤岸之间的小块土地上了。


一个水禽的饲养区域,水面很重要,陆地也很重要。水鸟再水也是鸟,是要回地上的,日常的饲养、生活、管理,乃至繁殖,都得上地。这个展区的问题就在于可供水鸟使用的土地面积不够,并且没有考虑混养的干扰。混养两种会互相影响的水鸟,得给双方都准备好足够的地盘,并且,要尽量利用二者体型、行为、习性上的差异,构建出弱势物种好用,强势物种会被挡在外面或者用着不舒服的区域,来保证弱势物种的福利。



但好玩的是,你说这鸳鸯展馆内的土地不够用,游客参观面前面还空了一块地儿,根本就没有鸟上去。这是咋回事呢?不知道是设计还是建设的问题,这一块地面的坡岸角度太陡。水鸟上岸是走的,不是飞的,太陡的岸上不去。


相对来说,鸳鸯展馆的问题可以靠后期修改解决;猛兽散养区的电草去掉了,水池还能用;熊猫馆建成那样,我是真不知道能咋办了。


硬件改造还不够,软件得跟上

一座动物园的改造,有硬件上的,也有软件上的,必须软硬结合,才能带来根本性的的进步。像太原动物园这样整体改造过的动物园,也得有管理、饲养上的加强。这种加强,就靠人了。



在这方面,太原动物园有个还不错的例子,就是鹦鹉展馆。其实,在2019年试运营的时候,我就来过太原动物园。那时的鹦鹉展馆的室内部分空荡荡的,啥玩意儿都没有。但这一次去看,每个单间内都有合适的爬架,爬架的材料是各种树干,设计各不相同(或者说根本不存在设计),明显不是统一搞的,我猜是饲养员自己搭的。这就挺不错的。


有好的,那肯定也有不好的。例如金丝猴那儿。



我这次在太原动物园待了两天,因为路不大熟,每天都数次路过金丝猴展馆。第一次去看的时候,我看到金丝猴在吃菜叶,这也挺正常的。第二次去看,发现还是在吃菜叶。金丝猴的主食,其实是各种树叶,虽然都是叶,但树叶和菜叶成分很不一样,含有更多的粗纤维等物质,不信你嚼嚼。金丝猴吃树叶可没有啥餐桌礼仪,经常会留下一地的碎叶和树枝。但我跑了几趟,都注意到笼舍里没有树叶的痕迹。这我就觉得很奇怪。


离开动物园之后,我上网搜了一下,巧了,搜到一篇单位署名太原动物园的题为《川金丝猴肠胃功能紊乱的治疗与体会》的论文,点开一看,里面公开了饲料表。看了一下,我惊了:



里面没有树叶?


金丝猴是一种食叶猴类,在野外,它们的主食就是各种树叶。所以,我们说金丝猴的食性是叶食性。在一个正常的动物园里,金丝猴的主食也是树叶——这可不是我说的。2020年国家林草局新提报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管理规范:金丝猴》中说:“(金丝猴)日粮中的新鲜树叶宜占总日粮的60%以上。”中国动物园协会组编的《川金丝猴饲养管理指南》中提供的各大动物园金丝猴日粮中的大部分也都是树叶。这两个材料,一个是行业标准,一个是专门的教材,这不是权威,啥是权威?


太原动物园的这篇论文,认为金丝猴在人工环境下可以改变食性能够不吃树叶,这可真是自信。川金丝猴是中国原产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国各地动物园、保护中心的饲养经验特别充足,竟然还能养出这样的“新花样”,这是有问题的。



在文章的最后,我来说个结论。太原动物园虽然已经正式开门营业,但它的改造其实还没有完成,还有大量的展区没有建好,展出的动物也没有引进全。在这个阶段,能看到太原动物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设计不合理,有细节不到位,也有饲养管理没做好。


其实,自太原动物园开始改造至今,也只过去了不到3年的时间,中间还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干扰。规模这么大的工程,赶着做完开了门,暴露出问题也是正常的。现在还有时间。


我评判各地动物园好不好的基准,其实不一样。经济发达的地区,有钱的动物园,我的要求就更高。面对花了30个亿人民币的太原动物园,没有谁会降低期待。


30个亿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我们把这笔钱平分给大陆地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的各一座动物园,那么每座动物园都能分到接近1个亿。1个亿,只要有靠谱团队操盘,能建出来3-5个先进的展馆。更新3-5个先进的展馆,就能让一个动物园的观感提升一个档次。


这可真不是一笔小钱。





原文地址: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