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亚人类物语:一个亚逼app的赛博田野观察

2022-03-18 星期五


陈丹青说过一句话,“80后、90后是我见过最乖、最被动、最有悖青春本能、最缺乏表达意识的两代人,和‘垮掉的一代’比,和嬉皮士比,更是笑话。”中国没有嬉皮士的土壤,95后、00后的年轻人也越来越不「叛逆」,酷这件事的集中体现,似乎都落在了「亚文化」上,而亚文化又迅速被主流收编。


以亚文化著称的公路商店,可以看到许多希望展示自己独特、希望人们相信他和最独特的事物有关联的年轻人。今天的推送中,作者薛晨如用「亚逼式的语言」,做了一次关于亚逼app的赛博田野观察。



长久以来,给亚文化青年进行的群体画像不胜枚举,我却对这些画像不屑一顾——戴渔夫帽,穿 Y2K,听 techno 或者买村上隆,都不过是主流青年对亚逼管中窥豹的想象。穿搭风格也好,审美偏好也罢,亚逼们追求的恰恰是「不被定义」,每当标签之网试图捕获他们时,只会促使他们保持流动。

 

但是,在观赏了公路商店 app 之后,这种观点不攻自破——只要标签足够多,就没有俘获不了的亚文化青年。

 


常年 5G 冲浪的都市少男少女或许对"公路商店"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作为一个青年文化品牌,公路商店不满足于卖「尖儿货」、做媒体、开酒馆,如今又研究起了交友平台。

 

不用说,他们深谙亚の法则,认为带货、交友和相册足以满足当代青年的消费、社交和自我展示需求。以一敌三、三位一体,就算做不到冒犯,也至少要搔搔主流文化的痒。

 

出于赛博田野观察的心态,在得知这个 app 后,我即刻下载——和所有下载这个 app 的用户一样,我绝对不是因为赶时髦、或者担心自己从潮流文化中社会性脱垂。

 



当亚逼成为一种、或者一堆标签

 

一上来就被亚住了。

 

不仅仅是因为 icon 和开屏设计的视觉风格,更多的是在资料填写环节,产生了对身份的自我怀疑——我是谁?我要选啥?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这个 app 的卖点之一是把用以寻找同类的标签做到了极致。在这里,过敏症或抑郁症只是一种癖好,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可以并行不悖,吸血鬼与降魔人握手言和,和尚与阿訇团结一心。

 


无论你是潮人亚逼还是文青艺术家,在面对一千多个小众文化标签时,也很难不一口气选满 30 条,组成你的「心智模型」,并责怪系统给的配额太少。这些标签之下,甚至还常常折叠着次级标签,界门纲目科属种条理清晰一应俱全,分类学之父卡尔·林奈看了都直呼内行。

 

我仿佛打开了里世界的大门,目不暇接的词条让我不禁怀疑,智人已进化出新的亚种。

 

当然,设计者们早已考虑到这一点,生怕用户陷入选择恐惧、继而引起惊恐发作,造成不必要的生命安全纠纷,特地将这个界面贴心地附加了词典功能。冷僻词条一刷即现,点击就会弹出注释,这是一个亚逼版的维基百科。


 

不过,这个百科并不致力于让你对嬉皮历史或酷儿文化产生什么深刻理解,也无意介绍相关的身份政治抗争史或少数群体的残酷遭遇。它只需三言两语让你明白,「这很酷,值得一选」

 

当代青年总是难以抗拒对「酷」的需求。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作者 Dick Hebdige 提到,亚文化群体生产的多样化的风格,代表着对现存形式的拒绝和反抗,而这种反抗行为本身被他们视为艺术。在一些时期,这类“艺术”是对公共秩序的威胁。如今,它们变成了身份焦虑暂时性的解药。

 

在这个 app 里,被标签化了的身份不再具备强烈的与主流对抗的功能,而被降格为一种或藐视或讥讽的姿态,甚至仅仅是一种不带立场的纯粹审美偏好。在选择「我可以被什么所定义」时,你既可以出于对某种观念强烈的认同,也可以望文生义地偏好某个标签的构词法,亦或只是热爱一个语词读出口时的韵律感。

 

一旦亚文化被分类,风格就落入了形式的窠臼,其中代表着对抗与拒绝的那些信号则被消解。当风格不再指向观念而仅仅代表形式本身,在你谈标签时,你是在谈些什么呢?

 

这样看来,我爱表现主义、你听太空摇滚,与他是射手座、她是 INTP,似乎也并没有太大区别。

 



当亚逼成为一种姿态,照片上的姿态

 

虽然对词库颇有些不满,我还是精心选了几个表意不明的词汇,用来经营自己虚情假意的赛博形象。接着,我正准备把 Tinder 资料里简历般事无巨细的个人介绍复制粘贴过来,却发现 80 字符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我的发挥。

 


这是什么意思?个性只能选择,却不能自行定义吗?

 

与此同时我发现,在这个热衷用标签强调「思想性」的 app 里,整个个人主页以图像逻辑贯穿始终,并没有太多留给文本的空间。在这里,视觉艺术家占尽先机,独立音乐人与文字工作者只能抱憾离席。或许海德格尔本人也没有料到,文本的彻底退场与所谓“世界的图像化”,竟是在此处先行应验。

 

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艺术亦然——如果你不介意我将亚逼们相册里的作品称为“艺术”。有什么可以展现「你是谁」呢?公路商店给出的答案很有限——自拍、穿搭、摄影、绘画……总之一切能够被图像化的东西。视觉的优先性在这里被最大程度地利用,比起阅读和听音乐所需的时间成本,相册里几百张图片只要一秒就可以被全局把握。

 


速食交友与速食的爱情,在这个 app 上跟图像一拍即合。超验的爱在加速中坍缩成一种生命体验和兴趣爱好——你喜欢旅游,他喜欢画画,我喜欢马不停蹄地在社交软件里上头和下头。

 

不过,我也看到了一些音乐人的反抗。他们换上纯黑头像,相册里空无一物,只有标签上零星挂着“混音师”、“DJ”或者“Rapper”,姜太公钓鱼似的,等着与为数不多的同类开始一段纠缠。

 

虽然得不到太多爱,但他们获得了我的 respect(单押)。

 


 

 

亚逼越来越像,性观念是还能表达「我跟你不一样」的最后壁垒 

 

「纠缠」。

 

在 Tinder,喜欢一个人叫 like,不喜欢叫 nope。在公路商店,喜欢一个人要对 TA 说,“我想和你纠缠”。

 

这个词颇值得玩味。缠绵悱恻,纠葛缱绻,似乎一部 80 集大戏即将上演。

 

不知道为什么,在从标签中寻求异质性的尝试宣告失败之后,用户的身份认同转移到了性偏好上。LGBTQ,BDSM,第四爱……顺性别异性恋成为一种普遍的异常、一种症候,症候的名字叫做「乏味」。

 

这是少数群体对多数人的暴政,性观念成为了捍卫身份的最后堡垒。

 

由于文字表达的空间严重受限,很多用户直接将昵称改为「S」或者「M」,方便同好们彼此确认。更体面些的则不辞辛苦,大海捞针般向每一个与之纠缠的人发送问候:“m 吗?”

 


随着性偏好的日益多元,一并出现的是「性观念」作为一个伦理问题的美学化。

 

与门类繁多的艺术形式不同,性无法在经验之前预先成为一种审美偏好。选择一种取向的前提是,这种取向与个体的实践经验相关。更直接的说法是,喜欢超现实主义绘画并不需要你成为达利,但寻找同性伴侣需要你先成为同性恋者。

 

这也就意味着——就像齐泽克揶揄知名同性恋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时说的那样——选择成为性少数群体,必须率先抛开任何普遍法则的支撑,创造自身、把自己当成主体「发明」出来,找到自己特定的生存艺术。

 

在这个过程中,美学化的性观念与具身化的性实践齐头并进,身份的区隔在此时再度登场。以生育为目的的规范化要求哑然失色,「发明主体」的生存艺术超越了视觉艺术,宣告性冲动与性享乐的合法。

 

因此,“我想和你纠缠”并不意味着“我想和你组建家庭”。正相反,「纠缠」的意思是,你与我共度良宵,便是对主流规范最直接的对抗。亚逼包装学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消费主义亚逼还能叫亚逼吗?

 

除了约会交友和图片社交,早些年公路商店做过的电商平台「黑市」,几经更名,如今在 app 里也依然拥有一席之地。

 

在公路商店 app 随处可见的产品介绍页里,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

 

仰仗于对幽默的品味以及独特的恋物癖倾向,公路商店过去五年乃至无限的未来在世界各地寻找冒犯“主流”的商品,来命令“主流消费”的命令。


拿商品抵制商品,以消费对抗消费,用魔法打败魔法。乍一看似乎颇有一点古怪却微妙的道理,也让我对宣称能够冒犯「主流」的商品充满了好奇。

 

但是,等等,精酿啤酒、高定香水、香薰蜡烛或者手工皂,这一切是如何秘密结盟,达成了「反主流」的共识,以远高于其使用价值的价格,实现对主流商品冒犯的呢?

 

这个电商板块给了亚逼们当头棒喝,爱好和审美的分歧在阶级矛盾面前变得不值一提,布尔乔亚与无产阶级因消费水平不同而被迫割席。消费主义成为每个亚逼无法直视的创伤,匮乏永远存在,就像书架上永远少一个工艺精美的限量版艺术品手办。

 

不过,亚逼之所以为亚逼,是因为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与匮乏共存。创伤被视为经验的一部分,作为质料,组成了他们生存艺术的一环。他们并不排斥这种创伤,相反,这种决定性的匮乏使他们与消费的神话天然地拉开距离。

 

这似乎预示着,在一个亚文化平台兜售消费符号的必然失败——亚逼们熟读《资本论》和《消费社会》,深谙依靠符号区分身份和阶级的差异化假象,对符号的价值充满警惕。较之于“今天我买了冒犯主流的商品”,或许“今天我又反消费了”更能帮他们完成自我确认。

 

亚文化是流变的,正如亚逼也是流变的。在对主流文化的否定性的确认中,他们不断逃离流行的秩序,以抵御大众文化的庸俗冲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试图为亚文化进行的定义和分类,都是「反亚文化」最直接的表征。

 



作   者 | 薛晨如
编   辑 | 王朝靖
插   画 | ins@annarupprecht_studio




 谈谈

你怎么理解亚逼?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