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花园,藏在三里屯闹市区里的“世外桃源”

2022-06-30 星期四


在以前,点燃三里屯这片商圈的三个重要地标,要属太古里、脏街和那里花园。

那时候脏街还仍然吵闹喧哗,现在的太古里还叫三里屯Village,那里花园这个小院夹在二者之间,有点“闹中取静”的意味。

时光荏苒,现在的太古里已然成为“钞票收割机”一般令人炫目的巨型商业综合体,而脏街的油污也一去不返,又有传言那里花园也面临租约纠纷,部分商户可能受到影响。


社交网络一片哗然的同时,我在想,这个不大的地方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在三里屯这片竞争激烈的地方,自然生长起这样一片令人念念不忘的业态?



💐


那里花园的姿态,在名字中就有体现——“Nali Patio”,所谓“Patio”就是西班牙文中的“小院”的意思。



如果没去过那里花园的人,初次打开某点评,会发现这个地方的标签叫做“购物中心”,拿来形容这个地方不仅不太贴切,甚至还有点滑稽,因为它正是由地中海风格建筑围起来的一座并不大的庭院,门脸不仔细找都找不着,就像放大版西班牙老住宅楼里晾满衣服的天井,一抬头四方的蓝天白云。



但它又和Shopping Mall有点类似,因为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钻进了小院的门脸就是别有洞天的伊比利亚风情,吃喝玩乐买一站式到位,逛完各式精致小店即可随意挑一家餐厅坐下饮食,再去一间响起音乐的地方欢饮达旦,大概率都不会踩雷。


更有意思的是,这里还时不时会举办各式主题市集、活动,常常是周中刚逛完绿意盎然的有机农夫市集,周末又来了精彩纷呈的弗拉门戈——只要你有闲,活动可不嫌多。



一些人觉得,在寸土寸金的三里屯商圈,那里花园就像一个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每次去都能探索到新鲜乐趣;而对另一些人而言,那里花园更像是一座坚实的堡垒,护卫着他们的精神角落。


01
在那里花园流淌的“那里岁月”


十余年间,那里花园的商户来来去去,以至于每一批走进小院的人都对这个地方有一番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象,但奇妙的是,离开的那些商户又会留下斑驳陆离的倒影,投射在这里的新鲜血液上。


当年拥抱从“小那里”摇身一变成洋气的“那里花园”的人们,理所应当地“忽略”了它的前卫,殊不知近几年刮起来的超小码“BM”风鼻祖American Appearl就是这里的首批商户之一:


所以也不难解释快十年后,韩国当红服饰品牌Stylenanda及旗下的美妆产品线3CE也选择将那里花园作为国内首家旗舰店的根据地。



那里花园包括首饰、服装在内的各式零售店铺的确是一道亮丽风景,但我觉得餐饮仍然是那里花园最吸引人之处。

在地中海风格的建筑群中,创办过中国第一家西班牙餐厅“阿仙蒂Ashindy”的西班牙美食家Carlos顺理成章地开起了卡门西班牙餐厅,从装修到菜式都让人身临其境,是身边无数西班牙友人一解思乡之情的地方。



而每次在全球最佳&亚洲最佳50酒吧榜单放榜时,只能对上海、香港望洋兴叹的北京人民,有时也会想起那里花园过去的一家特立独行的鸡尾酒餐吧APOTHECARY酒术。



开业于2009年的这家店不整瓶卖威士忌,也不能站着喝,更没有鸡翅薯条花生米,却凭借精湛的烹饪与调酒技术,多次位列亚洲最佳50酒吧、甚至全球最佳酒吧前100名之列。


谈起那里花园的酒术,它的创始人、现酒术CDB的主理人之一Leon Lee语气间洋溢着自豪之情:

“世界各地的客人来到北京很惊讶,没想到可以有一家几乎跟在伦敦、纽约和巴黎品质一样的酒吧,有国际一线级别的鸡尾酒、吧台小吃、服务和环境。客人每天都有很多故事跟我们分享,特别高兴找到我们。”

实际上,它的成功,与当时的周遭环境也不无关系。Leon补充道:

“那里花园当时只有Mosto,太古里还没建设,瑜舍即将开业。三里屯那时候只要是使馆外籍人士和外国游客,当时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客户群。


“酒术刚起步的前两三年,北京的美食氛围算是近几十年的巅峰吧:布鲁宫和Sadler还在前门23,Agua搬到我们楼上,后来Migas也开在六楼,我们隔壁也开了Niajo。”



在西欧及南欧,咖啡厅、酒吧及小餐馆的界限有时含混不清,这样一家卖家常美食及各色酒饮的小小食肆,在巴黎叫Bistrot,在马德里叫Cafetería,是周末打发一整天的好去处。

那里花园萌芽时,现今正流行的“小酒馆”的概念,还远未到人人皆知的地步;而这里的各家餐饮商户,无论菜式如何,骨子里或多或少都带着点欧洲的闲情逸致。


02
被那里花园庇护的“那里夜晚”


后来,因为三里屯整体的改建计划,有不少原先不在那里花园的商户也先后搬迁至此,比如北27號、丹瑅小馆和Bottega意库等等,从中式西北小食到经典意式玛格丽特披萨,不管你想吃什么,那里花园总能满足你刁钻的辘辘饥肠。




还有像大酉这样已经获得了一定知名度的餐厅,也选择把新店M Natural开在那里花园,将来自紫禁城脚下胡同古建里的融合风味及精选好酒悉数“移植”在了这儿肥沃的土壤中。


亦或者你在畏首畏尾的减脂期,也能去美味的轻食风格餐厅摩卡站 Moka Bros吃一份健康的简餐,再来上一杯Cocoocean的低脂椰子水,步行上几段盘根错节的楼梯,热量便已消耗殆尽。


但是比起令人目不暇接的美食,派对动物们更盯紧了这里别具一格的夜生活氛围——

对于22岁的北京姑娘陈定来说,那里花园是意义非凡的,甚至改变了她的生活:

“三里屯本来就临近使馆,有很浓厚的外国的氛围,可是这种西班牙、拉美风情的地方一点也不多见。这个地方全然改变了我的夜生活喜好,我在这儿也遇见过重要的朋友,承载了我很多很多的情感。”

陈定最爱去的一家拉丁风格酒吧叫做La Social,她认为这个地方是“享受音乐的、真正的跳舞的地方”,在这里,并没有机械前卫的电子节拍,只有Raggaetón、Salsa及Soca等拉美流行乐,灵活舞动的腰肢也大多属于南美洲面孔。


“我先前在那里的固定路径是,先在La Social跳舞到12点多1点,再在Aurora玩到4点多,磨蹭一会儿再回大学,宿舍的宵禁是到凌晨六点嘛,正好。”


像La Social这样各具特色的小酒吧,在那里花园开得鳞次栉比,也是那里花园吸引年轻人的的一大特色:

比如原来开在脏街居民楼6层的Toy Box玩具箱,搬到那里花园后改名为Schrodinger's Box,做的是没有酒单的服务,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当季的食材调制鸡尾酒,要的就是如同开薛定谔盒子般的不确定性。


经营了近六年的The Black Moth也是很多鸡尾酒爱好者的私藏宝地,至于为什么选址此处,主理人Peter的理由非常简单:

“挺喜欢这的,因为感觉像是城市里给人以放松的一个地方。”


但是,当提起顶楼的另一家露台式夜店TheBell x Terrazza Martini,陈定似乎不太感冒,认为这里“太过商业”,不太适合她。



的确,虽然Martini也是南欧-北非风情式的装潢,每个周末同样是外国人、尤其是西语母语者的聚集地,但它却和工体的其他传统夜店模式一样,想要舒适坐下,是需要花钱“开卡”付低消的。


某种角度来说,Martini有点像两种文化语境碰撞产生的一个“混血儿”,既是中式夜店的经营模式,又有西式Club的全套皮囊。

从它的身上,其实可以感受到三里屯-工体商圈与那里花园之间不同氛围的拉扯;但这锅多元文化的杂烩似乎在这里完全沸腾,走进来只想坐着的拘谨的人,也在觥筹交错和声声“Vamos”的呼喊下,一头撞进了异国他乡的狂欢节。


后记


在重返北京后,Leon与合伙人Olivia一起将酒术的新店开在了远离商业区的柳芳北里,除去经营餐食和鸡尾酒之外,也提供精美的各式甜点。




“远离浮躁的噪音,我们可以专心做自己。”他说。

对Leon而言,三里屯以前是lifestyle目的地一样的存在,现在好像已经变成了商业连锁店聚集区,已经不复旧日面貌了。

而还在大学校园里的陈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你都会觉得原来那个东西更好,它改变了之后你会觉得接受不了,换我也会;但以后一定会有更新的一波人,他们会认识到另一个那里花园、另一个三里屯,并且觉得这才是它们应该有的样子。”


当然,有关于最近社交网络传出的关于那里花园的一些新的资讯,包括陈定在内的不少人都担心,可能发生的变动会让一些珍贵的东西变成回忆,但是有一位商户却向我表达了他的乐观主义:

最早三里屯因为其毗邻使馆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繁荣,而这么长时间以来也一直在不断变化,江山代有才人出,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长盛不衰,而我也相信,我们终将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去度过每一个夜晚。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