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742分上师专,“五年贯通”、“七年贯通”因何而来?

2023-07-14 星期五

       近日,江苏一位妈妈晒出女儿中考742分的成绩单以及来自江苏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引发争议。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不理解”,据了解女孩成绩非常理想,足以报考盐城当地的重点高中——江苏省盐城中学。

500

图片转自盐城市教育局网站

      为何放弃了重点高中而选择了师范专科学校成为了网友心中共同的疑问,更有甚者发表了激进的看法,认为这无异于“自毁前程”。之后,该家长做出回应称,孩子报考的是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七年制定向生”,毕业以后就能当小学老师并且有“编制”,家里不缺钱只希望孩子快乐。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是近年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调侃”,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真实的舆情,在普遍经济下行,大厂裁员,中小企业关停,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大环境下,一份有“保障”的、“稳定”的工作就愈发显得可贵。似乎这位家长放弃了重点高中而选择报考有编制的师范专科学校,也并非无法理解。但即便如此,根据微博@封面新闻发起的投票,仍有超过半数的网友表示不赞同。

500

图片截取自@封面新闻

      一部分网友认为,即便有编制,第一学历是师范专科出身,进入社会后容易吃亏,还是不如本科。而另一部分表示反对的网友则对“七年贯通制定向生”项目本身表示质疑,万一七年后不能够进入编制,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即便有合同在身,也预料不到七年后能否顺利的进入体质内工作。事实上,五年制、七年制贯通定向生并非江苏省的首创,更不是今年才开展的新项目,似乎有不少网友对类似的定向项目存在误解。“

五年贯通”、“七年贯通”以及其他的特岗教师、定向教师由何而来?

      资源分配不均直接导致人才配给的不均衡,导致“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优秀的教育人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分布于其他地域的一线城市进行就业,导致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的“教师编制”百里、甚至千里挑一,存在大量教育资源的过剩。为了唤回优秀的教育人才进入乡镇以及次发达城市就业,中央与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

      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发展不到位,定位不清晰。岗位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出现错位,导致部分毕业生不能够较好地满足岗位的需求。

      因此地方政府决定通过“五年贯通”或“七年贯通制”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尽可能高效率地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教师人才。

      “特岗教师”便是其中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模式”。特岗教师的设立可以追溯制2006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农村学校任教。在此之后,“特岗计划”不断完善扩大:2009年,“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由12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地区22个省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特岗教师”们的服务期限一般为三年,在三年期满后,他们将面临多种选择:一是继续在当地留任,享受当地教师同等教育,且保证有编有岗,这也是绝大多数特岗教师的选择;二是异地留转,到城镇学校应聘,并享有一定的优先权;三是重新就业。

      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案则是“定编定向”,一如事件中的江苏盐城“七年贯通制定向教师”,培养经过选拔具有潜力的中学生,入学时便签订“三方协议”并要求其毕业后前往特定地区进行就业(如盐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防止人才的外流。以2021年在江苏南通、盐城、徐州率先开展试点的“七年贯通制定向生”为例,前三年免除学费,后四年由市/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旨在通过“定编定岗”的方式,提前“锁定”当地的优质生源。

500

图片来自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早在2007年,南通市依托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全国率先启动“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师范定向生”培养试点工作。“这在当时正是为了解决农村小学优质教师流失,乡村教育面临‘枯萎’的危机。2021年7月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接受中国江苏网记者采访时介绍道:截至2020年,该项目共招收11届2262名师范定向生,已毕业8届共1635人。经过13年持续探索,“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师范定向生”(初中毕业后五年连读)项目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次多地试点的“七年贯通培养定向师范生”,将在原有五年制的基础上,由本科院校负责后两年的培养。郭毅浩表示,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江苏小教师资本科化进程的需要,也有利于定向师范生后期持续发展,对实现省域教育总体现代化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数据来自中国江苏网报道,记者 李刚 卢晓琳 杨频萍)

师范专科与师范本科的主要区别

1、师范专科不授予学位证书仅授予毕业证书,而师范本科授予学士学位   

2、大部分师范专科仅设立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等主要专业,主要培养负责学前及基础教育的老师,而师范本科开设的专业则要更丰富且具体,培养的人才则囊括幼儿园至高校。

3、多所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的师范本科高校都设立了“公费师范生”,“公费师范生”已然成为国家资源投入和学校招生的主要对象,“公费师范生”大有成为本科师范类院校主流的趋势:通过对国内排在顶部的几所师范院校招生计划的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几乎只招收“公费师范生”及少量的定向岗位师范生。学生在校期间的住宿费、学费、教材费皆由国家出资,并且每月可领取数百元的补贴。近些年,部分地区的师范专科院校效仿“公费师范生”,也开始了类似的公费项目的试点,如“五年制定向”、“七年贯通制定向”等,但除去参与项目的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仍然是自费的。

500

500

图片截取自华东师范大学网站发布的2023年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500

该图片截取自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发布的2022年招生简章

师范专科的就业情况及毕业生主要去向

      以广西教育学院师范类专科2018-2021届毕业生为例,对2018—2021 年毕业生签约教育教学单位情况进行调查显示:该校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中,2018年有 25.5% 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2019年有17.47%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 , 2020年有24.29%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 2021年有23.61%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2019年断崖式的跌落应当考虑到受疫情的影响较大,但总体上来说呈现下降趋势,越来越少的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教育行业。

500

500

表格及部分内容来自刘珅《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广西教育学院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调查》

      这4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单位性质与就业意向的单位性质出现了错位,在该校实现进行的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研中,大部分师范毕业生的求职首选是公办学校,约占43%,其次是通过考取基层项目的途径,比如参加特岗教师招考,三年服务期满后根据当地政策入编,平均约占23%。然而实际上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中初等教育单位和非公教学单位 。私营企业最终成为这4届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

      大多数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期望毕业后能顺利进入公办学校任教,不过,随着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特岗教师等基层项目报考竞争日益激烈,师范类专科毕业生考取教师编制变得愈发困难。一方面,学历门槛的提高,适合专科学历的公办编制教师招聘岗位数逐年减少,录取率降幅显著;另一方面,越来越多邻近省份如云南、贵州、湖南等生源地的毕业生跨省参加广西特岗教师等基层项目招录,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毕业生也积极参加特岗教师招聘,使得特岗教师报考竞争加剧。

500

该图片截取自贵州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贵州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其次,从调查结果看,4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不高,最高占比 25.5%,可见,师范类专科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普遍不高。一方面,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总体上在劳动力市场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家长传统的就业观念会影响子女的职业选择,就业期望值偏高与实际就业形势脱节,也导致了师范类专科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

      以教辅行业为首的,作为吸纳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就业主体的私营企业,近两年受到“双减”政策,再加之国际贸易摩擦、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吸纳毕业生就业能力下降,特别是教育培训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师范教育专科与本科能否合并?

      师范类专科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难题及现状,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师范类专科所处的尴尬境地。这一困境较大程度上来源于受到师范类本科以及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学生的“挤压”。根据我国于去年进行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将职业教育定位为与普通教育平等发展的类型教育。或许,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便是使职业教育以及相关院校,不再成为广大学子们在无法进入普通高中、高校时的备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应根据分数的高低来进行划分,而是平等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为落实这一点,除去传统观念的变更,专业的再划分乃至于学制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或许也是必不可少的。既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已然成为两种平等发展的类型教育,何以师范类专业同时被设置在专科以及本科院校?师范教育本科和专科能否合并?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