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米其林初体验……

2022-02-12 星期六
我们不是因为成都拥有了米其林而来吃吃喝喝,但既然有了新晋的米其林餐厅,那不妨一试?

成都唯一的二星餐厅玉芝兰点击可见)我们多年前就曾去拜访,这次在八家一星餐厅里选了柴门荟,柴门系餐厅在成都做了十六年,旗下有众多门店,柴门荟是其中最高端的一家,开在高新区美食荟萃的热门地段。

一部独立电梯把我们送进了绿意葱茏的东方式庭院,早已守候的服务员姑娘带我们落座精致包房,请厨师帮我们安排一套店里的招牌菜。

四川人吃饭前喜欢摆龙门阵,桌上摆满了迎宾的干果甜食,琳琅满目,盛情难却。

赶紧叫服务员拿来酒单,刚好店里最近在调整葡萄酒窖,欣喜加入了国产酒,特意选了一支诗百篇的长相思,毕竟柴门这名字出自杜甫的诗句“蓬门今始为君开”。

由于这支酒刚刚到货,还没有进餐厅的结算系统,买单的时候直接扫服务员个人的二维码付了338,也是趣闻一桩。

开场的凉菜,从川菜二十四味型中撷取了四味,专门设计的瓷器摆件也挺雅致。

怪味鸭舌,鸭舌去骨,仍是饱满,川卤的底子,裹怪味酥椒油炸,小小一口也能吃出咸甜麻辣香。

酸辣莲子,选江西抚州的广昌白莲,大粒又绵软,吸的酸辣滋味,由泡椒带来

来自乐山的土笋,幼嫩清甜,用葱蓉与青花椒做了件绿衣裳,是典型的椒麻味儿。

最后的煽鸡,来自湛江,点缀姜蓉,算是二十四味型中的姜汁

汤品的高级感更接近粤菜,20年新会陈皮炖建昌板鸭,想来餐厅深挖食材已经找到了川西大凉山。

跟着便是今晚宴席的高潮,因为柴门最早是做河鲜起家,所以试了店里三款拿手的鱼。

翘壳鱼,来自白龙湖的生态养殖,足有六斤重,只取中间的鱼脯,肉质细嫩绵密,用川菜里典型的家常味来烧,咸鲜打底,红油微辣,还有一抹郫县豆瓣酱的浓醇风味。

红豆鱼,本地人也叫洪水鱼,据说是河水激流中的小鱼,发洪水的时候会蹦跶出来,小鱼儿现烧现杀,一条条好像还能在红油里游动,用的是店里招牌的酸菜红味烧法,红油的辣度丝毫不做妥协,自家腌的酸菜增添些许发酵酸度。 

这小鱼生得灵巧,小圆鱼鳍带黄灰条纹鱼身,宽扁的鱼尾有胭脂色花边,表皮一层粘液,轻轻滑入口中,一抿,鱼肉脱骨,嫩到遁迹,中间一根大骨,鱼头几粒小刺,有些鱼肉太细了挑不出来,只换来一团灰泥般的鱼刺……一盆鱼吃得整个包房悄无声息。

在我吃过的四川淡水小鱼儿里,它有点像石爬子,但细腻一些,也像三角峰,更优雅一点。

第三条是炝锅刺婆鱼,比四川传统的炝锅鱼收得更干,鱼儿深炸出金硬的脆壳,辣椒跟辛香料用大火煸香,密密麻麻地淋上,透出诱人的煳辣味。

吃到这儿,我忍不住了,叫服务员拿支冰啤酒来,要快!

吃完了鱼还有酥酥香香的刀口辣椒,特别拌进了粗糖粒,油滋滋、香喷喷,连里面的花生米我也没浪费,都拿来下酒。

主菜迅捷收尾,上来一份茶油清炒豌豆尖,鲜嫩可人。

主食松茸酱肉包是柴门的一大招牌,包子现包现蒸,这肉馅儿的比例我感觉快九肥一瘦了,轻轻咬一口,油就冒出来,淌了一整勺,阿坝的松茸散发菌香,陷在浓厚的油脂里,形成了戏剧性的反差。

甜品照例来自餐厅挖掘的优质四川食材,资阳安岳柠檬搭配遂宁安居的524红薯,遗憾柠檬糖渍得偏甜,掩盖了红薯本身的甘甜,这一道,其实可以更加自信一点,展现天然食材的本味。

最后结账,两个人吃掉两千多块,也算是我们的成都米其林初体验,餐厅的食材与烹饪确实优异,只是心中也不免怅然若失,成都有那么多好吃的川菜,这里花高价买来的似乎是环境与服务——如果可以选,我宁愿去吃人均五六百的柴门河鲜馆,若是论味型与呈现,我认为做得更优秀的是许家菜如意宴(下次写),要说到川菜的国际化,那成都走在最前面的应该是廊桥啊(点击可见)遗憾这次都没有入米其林法眼。

相关阅读:
成都米其林一星餐厅:谧寻茶室
上海米其林一星川菜:玉芝兰 
广州米其林一星川菜:
新加坡米其林二星川菜:四川饭店

更多生活片刻欢迎关注微博:吃心一片儿

更多美食,请进入一片吃心主页,浏览往期文章或点击右上角“发消息”,获取吃上海、吃全国、吃全世界美食索引。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