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评论: 尹锡悦选边站,中韩关系改善难

2023-04-26 星期三

(德国之声中文网)韩国总统尹锡悦访美前夕接受路透社采访对台湾问题的表态让中方不悦,以致演变成双方互召大使抗议,让今年以来颇为艰难的韩中关系又添加了一个不该出现的干扰因素。尹锡悦把台湾问题看作全球问题,反对依靠力量改变现状。这个说法和美国一致。

得罪中国是尹锡悦的个人原因?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尹锡悦在台湾问题上得罪中国,可能主要跟他个人的认知有关,他对两岸关系的性质认识不清,并非表示韩国政府的两岸政策有改变。从尹锡悦上台以来在对外关系上出现的几次“失言”以致在韩国国内都招致批评来看,他似乎对国际关系的一些常识都不太了解。更多的分析人士则把这归之于是要给华盛顿投名状,可能是为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对话”进行投资。上述两种可能性都不排除。但如果仅仅把这次表态理解为尹锡悦的“失言”恐怕不很准确。

尹锡悦会这么说其实不奇怪。去年底韩国政府公布的《印太战略》报告就出现了诸如“反对依靠实力改变现状”,对他国进行“压制和胁迫”,还呼吁奉行“自由、人权和法治价值观”的国家之间加强团结合作,只是没有直接点中国的名而已。

尹锡悦上台后,一改文在寅政府在美中之间采取相对平衡的做法,疏远中国,在对外政策上附和美国,加入华盛顿的反中阵营,今年以来这个态势益发明显。我在其上台之初,曾判断,鉴于韩中是近邻,朝核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国,以及两国密切的贸易和经济联系,尹锡悦在执政一段时间后,会修正他的外交路线,不会在美中之间选边站。但现在看来,他已经选边站了,站在美国一边遏制中国。今年,中国周边两个国家相继进行了选边,除了韩国,另一个是菲律宾。

政治学者邓聿文表示,韩国总统尹锡悦选择站在美国一边、遏制中国

政治学者邓聿文表示,韩国总统尹锡悦选择站在美国一边、遏制中国

韩国的远中同韩日的和解是同时进行的,这当然是华盛顿乐于见到并在背后极力推动的。华盛顿过去要在东北亚组建一个反中同盟,可苦于日韩不和,三国不能形成对中合力。如今日韩这一环的麻烦消除了。尽管韩国在抗中上不可能像美日那样做得明显,还是会有所保留,但已经达到了华盛顿的目的。

然而,韩国抗中是以它自身的安全处境和地缘环境的某种程度的恶化为代价的。尹这次访谈,不但在台湾问题上得罪中国,也在乌克兰问题上得罪俄国,再加上冤家和宿敌朝鲜,他是将自己的三个邻居都得罪了,尽管背后有美国撑腰(鉴于日韩两国的芥蒂尤其国民感情并未完全消除,且日韩的和解是以韩国的退让为条件,日本未必会真心撑韩国),正如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所说,会给韩国外交带来无法承受的后果。这也是旁观者认为尹锡悦的发言不智的地方。

中韩关系下坠的四大因素

韩中关系虽然在朴槿惠后期因为萨德问题出现了波折,但文在寅时期修复了相当部分。尹锡悦执政快一年,两国关系就走到这个地步,这背后一定有某种让两国关系下坠的因素,仅仅把它归咎于领导人的个人偏好或者选择并没有道出问题的实质。尽管领导人的政策偏好会让双方关系变好或变坏,但也受制于大的背景框架。从这个角度说,韩国国内以及韩中关系出现的某些趋势性变化,或许在让尹锡悦加入美国反华阵营的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因素,韩国内部舆论和民意的厌中反华情绪可能是两国建交以来最强烈的,尤其是过去三年新冠疫情,韩国民众对华恶感几乎全面发酵。韩国的主要媒体都掌握在保守派手中,保守派本来对中国就持不太友好的看法,在新冠起源问题上,完全跟随西方媒体的看法,亦步亦趋;韩国舆论对中国的内政也几乎都是负面看法。而民众受媒体舆论的影响和引导,对中国的看法也急剧恶化。可以说,在韩国国内,难得见到对中国的持平报道,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再加上疫情阻断双方的交流,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在韩国民众眼里,就是邻里那个以大欺小的恶霸。民调显示,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是西方国家中最严重的。此种民意和舆论,不可能不影响韩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第二个因素,对中国解决朝核问题的失望。首尔非常清楚,要解决朝鲜的核问题乃至整个半岛的统一问题,没有中国的帮助是不可能的,因此过去这些年对中国寄予了很大期待。但是,从最初中国牵头举行六方会谈,一直到现在,朝核问题的解决非但没有取得太大进展,朝鲜反而在这一过程中,在大国间的互相牵制中成为一个有核武的国家,让韩国真切感受到核武威胁。如今,六方会谈早已无疾而终,首尔把这归罪于中国,认为中国有私心,偏袒朝鲜,并不愿真心解决朝核问题,制裁朝鲜不力,想利用朝鲜当工具,作为同美国对抗的一个砝码。如果首尔不能寄望于北京,自然就转向华盛顿,强化同美国的军事联盟,以威慑朝鲜。

  • Südkoreas Präsident Yoon Suk-yeol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台湾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韩国总统尹锡悦4月19日在接受路透社专访谈到台湾海峡局势说,韩国和国际社会站在一起,反对试图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他还说:“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国和台湾之间的问题,也和朝鲜问题一样,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次日中国外交部召见韩国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称尹锡悦的言论“完全不可接受”。韩国外交部同日也召见中国驻韩大使,就中方评论韩国总统涉台发言表达抗议。两国关系再度蒙上阴影。建交30年来,中韩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 Lee Sang-ok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90年代才建交

    1992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承认和相互隔绝的历史。图为韩国外长李相玉(前左)和中国外长钱其琛在北京签署、交换建交联合公报。之前一天,韩国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使台湾失去了亚洲最后一个邦交国。

  • Ehemaliger Präsident Südkoreas Roh Tae-woo verstorben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韩国总统首访

    1992年9月,时任韩国总统卢泰愚(1995年资料图片)在两国建交数周后便出访中国,会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家主席杨尚昆、国务院总理李鹏等人。双方签署了《中韩贸易协定》、《中韩投资保护协定》等一系列合作协议。

  • Südkorea China Wen Jiabao bei Lee Myung in Seoul Flash-Galerie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从全面合作到战略伙伴

    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韩国总统金大中在任期间,中韩关系被提升为 “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2008年5月,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访华时,两国关系被再次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图为中国总理温家宝2010年5月访问韩国时受到李明博的欢迎。

  • Südkorea Seoul - Chinesische Touristen am Gyeongbokgung Palace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你来我往

    上世纪末以来,韩中之间的商贸、文化、人员交往日趋密切。2021年数据显示,韩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为5万多人,中国在韩国的留学生超过2万,各自在对方国家外国留学生中人数均居第一位。中国成为韩国企业投资的热门选择。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拥有大量爱好者。韩国也一度成为中国人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图为首尔景福宫前的中国游客(2014年)。

  • China G20 Gipfel in Hangzhou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蜜月期”

    朴槿惠(图:2016年在杭州参加G20 峰会)任韩国总统期间也多次访问北京,2014年习近平也曾访问韩国,中韩两国关系被认为i进入“蜜月期”,两国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进一步密切。

  • Nordkorea Raketentest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萨德事件

    鉴于朝鲜发展核武能力对韩国构成的安全威胁,2016年,韩国政府决定部署美国的萨德反导弹系统(THAAD)。由于其雷达有探测到中方的潜在能力,被中国认为会对其国土安全造成影响。在反对无效后,北京对韩采取多项反制措施,包括对禁制韩国媒体及艺人演出、旅游封锁等。这些措施也导致中韩关系迅速冷却。

  •  China Boykott wegen THAAD-Raketensystem: China geht massiv gegen südkoreanischen Lotte-Konzern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殃及韩国企业

    由于部署萨德系统的地皮,是首尔政府向韩国乐天集团置换而来,该零售业巨头成为中国官方和民间报复的目标。一时间出现消费者抵制乐天、示威抗议,甚至供货商断供,数十家乐天超市被“勒令停业”。此外,三星手机、启亚汽车等韩国品牌的销量也暴跌。中国旅行社纷纷下架韩国游,让韩国旅游业受到冲击。

  • Südkorea-China Gipfel | südkoreanischer Präsident Moon Jae-in mit chinesicher Präsident Xi Jinping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三不一限”共识

    2017年11月,中韩达成共识,韩方表明不考虑追加新的萨德系统;对既有的萨德系统在使用上进行必要的限制;不加入美国反导体系;不发展韩美日三方军事同盟及无意损害中方安全利益。2017年时任总统文在寅访问中国以后,两国关系开始趋于缓和。

  • Protest südkoreanischer Nationalisten gegen Entspannungspolitik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机遇还是威胁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韩国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在韩国最大单一收入来源半导体出口中,对华出口超过四成。2022年8月韩国《中央日报》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19.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种“机会”,而75.4%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种“威胁”。图为抗议文在寅政府与朝鲜亲善政策的韩国民众打出反中标语(2018年4月,首尔)。

  • Joe Biden und Yoon Suk-yeol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靠向哪一边

    现任韩国总统尹锡悦(右)2022年5月上任后表现出更积极向美国靠拢的路线,表示将加速萨德系统的部署建设。韩国2022年5月正式加入美国牵头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并于8月宣布加入美国主导、包括日本、韩国和台湾的“芯片四方联盟”,其目的除强化供应链,也包括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

  • Südkorea | THAAD Raketenabwehrsystem

    中韩关系:先做生意,再谈战略利益?

    韩国的“安全关切”

    种种迹象表明,韩国正在力图减少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性。在2022年中韩建交30周年之际,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孙兴杰在《明报》撰文称,目前中韩需要拓展合作领域,在安全议题上沟通协调,“补齐安全合作短板”。图为韩国星洲郡部署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2017年9月资料图)。


第三个因素,首尔的战略雄心,要把韩国打造成“全球枢纽国家”,并在对华关系上,建立“基于相互尊重和互惠”的韩中关系。客观说,韩国具备区位禀赋、经济规模、科技水平、产业实力、文化魅力和战略取向等多重优势,几十年里,让自己从一个落后国家晋升为发达国家,经济总量亚洲第四,世界前十,人均GDP接近日本。半导体、汽车、化工和造船等产业领先全球,韩流行销亚洲乃至西方,这让韩国从上到下自信心爆满,对自己国家的制度、文化和经济非常自豪,要接过自由民主的大旗,所以韩国宣布明年要成为全球民主峰会的主办国,做贡献于自由、和平与繁荣的“全球枢纽国家”,成为国际的重要玩家。首尔既然自许这么高,对韩中关系自然要重新定位,它认为过去的两国关系某种程度上是不对等的,中国没有把韩国看作一个平等国家,对韩国搞“事大主义”,韩国再也不是以前那个需要仰头看别人的人,它现在长成高个子,大块头,对中国再也不用“以小侍大”,所以两国关系要变成相互尊重和互惠。人一旦过于自信,可能就有一种冲动要表现出来,首尔认为它也要在涉及中国敏感的问题上,发出韩国的声音,以体现韩国的价值和地位。

第四个因素,韩中贸易从过去的顺差变成逆差,中国不再是韩国的黄金市场,两国密切的经贸联系有所松动。经贸关系在过去30年里,在两国关系中起着名副其实的压舱石作用,首尔之所以在涉及中国的一系列问题上谨言慎行,两国密切的经济和贸易往来是主要考量因素。但这种情况自去年4月以来有很大改变,韩国对华出口连续近一年呈减少趋势,仅今年第一季度对华贸易逆差就达78.4亿美元,占其总贸易逆差的35%,而在过去,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尽管韩中贸易依然在韩国的对外贸易中占主导。不仅对华贸易出现逆差,韩国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率在下降,韩国产品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在下降,韩国大企业在华销售额及取得的利润在下降,韩国主要输华产品如智能手机、电视机制造、汽车等市场的占有率在下降,而且这种趋势恐怕在未来也难以逆转。因为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提高。从两国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导出口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与韩国的出口结构相似。随着中国高科技中间产品和高端消费品出口增加,韩中贸易呈现产业内贸易趋势,竞争加强。因此,韩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出现,将迫使它积极开拓欧美市场,并进而使得首尔在中美之间更靠向美国一边。

上述四个背景因素很难说在尹锡悦的对华政策中哪个起到主导作用,但无疑都在发生作用。再加上尹锡悦出身保守阵营,现在又面临中美对抗的局面,在美国的压力下,无论从价值观还是保守集团的利益,甚或尹锡悦个人的利益,韩国选边站队美国也属正常。由于美中的对抗在继续深化,尹锡悦也没有连任的需要,可以确信,中韩关系在尹锡悦时期能够保持目前的状况就不错了,很难会有改善。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 美国防长奥斯汀宣布与菲律宾达成协议,使美国能够进入菲律宾的另外四个军事基地。如此一来,美国军队便能紧盯两个关键地点: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的争议地区。据官员称,每天都有大约500名美军士兵在菲律宾执勤,该国允许美军在指定的菲律宾军营中停留。

    美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美军可进入更多菲律宾军事基地

    美国防长奥斯汀宣布与菲律宾达成协议,使美国能够进入菲律宾的另外四个军事基地。如此一来,美国军队便能紧盯两个关键地点: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的争议地区。据官员称,每天都有大约500名美军士兵在菲律宾执勤,该国允许美军在指定的菲律宾军营中停留。

  • 在与菲律宾防长加尔维兹(Carlito Galvez Jr.,图右)于马尼拉一同出席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防长奥斯汀表示,加强联盟的努力「在中国继续推进其在西菲律宾海的非法主张时尤为重要」。作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责美国通过新的军事安排追求「其自私的议程」,称这是「加剧该地区紧张局势并危及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行为」。

    美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美防长:加强联盟以应对中国非法主张

    在与菲律宾防长加尔维兹(Carlito Galvez Jr.,图右)于马尼拉一同出席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防长奥斯汀表示,加强联盟的努力「在中国继续推进其在西菲律宾海的非法主张时尤为重要」。作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责美国通过新的军事安排追求「其自私的议程」,称这是「加剧该地区紧张局势并危及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行为」。

  • 美国防长奥斯汀也在首尔宣布,将增加在朝鲜半岛部署的先进军事设备,包括战斗机和航空母舰,以促进联合训练和规划。他和韩国国防部长李钟燮就扩大美韩联合军事演习达成协议,还讨论了2月份模拟演习的准备工作。朝鲜在2022年试射了几十枚导弹,包括可能具有核能力的导弹,旨在打击韩国和美国本土的目标。美国因此在去年恢复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以加强对平壤的威慑。朝鲜官方对此表示,它准备以「最具压倒性的核力量」来反击美国的军事行动。

    美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增加朝鲜半岛部署的军事设备

    美国防长奥斯汀也在首尔宣布,将增加在朝鲜半岛部署的先进军事设备,包括战斗机和航空母舰,以促进联合训练和规划。他和韩国国防部长李钟燮就扩大美韩联合军事演习达成协议,还讨论了2月份模拟演习的准备工作。朝鲜在2022年试射了几十枚导弹,包括可能具有核能力的导弹,旨在打击韩国和美国本土的目标。美国因此在去年恢复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以加强对平壤的威慑。朝鲜官方对此表示,它准备以「最具压倒性的核力量」来反击美国的军事行动。

  • 2023年1月,美国和日本同意调整美国在冲绳岛的驻军,部分原因是为了加强反舰能力,为中国入侵台湾或在中国南海或东海发生其他敌对行为时做准备。日本是美国在本土之外驻军最多的地方,包括大约1.8万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其中大多数人都驻扎在冲绳岛的主要基地。尽管日本和台湾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它们有着密切的非正式关系,并且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活动有着共同的担忧。

    美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调整美军在冲绳岛驻军

    2023年1月,美国和日本同意调整美国在冲绳岛的驻军,部分原因是为了加强反舰能力,为中国入侵台湾或在中国南海或东海发生其他敌对行为时做准备。日本是美国在本土之外驻军最多的地方,包括大约1.8万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其中大多数人都驻扎在冲绳岛的主要基地。尽管日本和台湾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它们有着密切的非正式关系,并且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活动有着共同的担忧。

  • 美国今年初重新恢复了自1993年以来关闭的美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美国务卿布林肯称这是对印太地区伙伴关系的承诺。去年4月索罗门群岛与中国签署的秘密安全协议引发了西方大国的担忧,即索罗门群岛可能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提供一个立足点。美国国务院表示,重开那里的大使馆是对抗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优先事项。

    美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重开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

    美国今年初重新恢复了自1993年以来关闭的美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美国务卿布林肯称这是对印太地区伙伴关系的承诺。去年4月索罗门群岛与中国签署的秘密安全协议引发了西方大国的担忧,即索罗门群岛可能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提供一个立足点。美国国务院表示,重开那里的大使馆是对抗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优先事项。

  • 美国与台湾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却是台湾的主要军事支持者。几十年来,华盛顿根据《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去年8月前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中国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海域展开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实弹军演。接着在9月,拜登政府宣布了价值11.6亿美元的第6度对台军售案。美参院更在去年底通过《国防授权法案》,该法计画未来派遣美国政府官员长驻台湾,以强化美台双边合作。

    美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向台湾出售武器

    美国与台湾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却是台湾的主要军事支持者。几十年来,华盛顿根据《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去年8月前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中国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海域展开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实弹军演。接着在9月,拜登政府宣布了价值11.6亿美元的第6度对台军售案。美参院更在去年底通过《国防授权法案》,该法计画未来派遣美国政府官员长驻台湾,以强化美台双边合作。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