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蓝:日中美火箭相继失利,归零、试错孰优孰劣?

2024-03-21 星期四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蓝】

这几天,航天圈子突然热闹了起来。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北京时间3月14日晚9点25分,SpaceX星舰的第三次发射。

史上最大最重、高121米、重5000吨的“超重-星舰”火箭,在33台猛禽发动机产生的7590吨推力抬举下缓缓升空,场面极为壮观。此后,二级点火和一级热分离顺利进行,星舰终于实现了入轨的目标。仅从火箭发射角度来看,星舰已获圆满成功。但二级星舰飞船在再入时失联,烧毁在大气层内,后半段任务以失败告终。

星舰再入视频截图(图源:SpaceX)

此前一天,日本和中国也遭受了发射失利,但注意到的人可能不多。

3月13日上午11时01分,日本民营航天新势力Space One的“卡伊洛斯”商业小固体火箭在新建的和歌山纪伊民营发射场首飞。但起飞仅5秒钟,火箭就发生爆炸,搭载的日本政府快速响应情报收集试验小卫星也灰飞烟灭。发射宣告失败。

卡伊洛斯火箭凌空爆炸

当日晚上20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发射DRO-A/B卫星,运载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但上面级飞行异常,卫星未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目前正在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远征一号S上面级

日中美几乎同时进行的三次火箭发射失利或部分失利,当然有一定偶然性,但或多或少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太空快70年了,今天的航天活动仍然充满着风险。

那么,这三次失利有什么共性和差别?我们又能从中作出怎样的解读?

我们先来看日本。

Space One可能是中美之外第一家进行轨道发射的商业火箭公司。之前,英国大亨理查·布兰森的维珍轨道公司也成功进行过数次轨道发射,但它的注册地、总部、研发团队、发射地都在美国。而它在英国的发射尝试以失败告终,导致了公司破产和资产抛售。严格说,它不能算一家英国公司。所以,Space One的这次发射,不仅是日本商业航天的里程碑式事件,也有在世界范围内打破中美垄断的象征意义。

不过,深入了解一下这家公司的背景,就会发现日本目前的民营商业航天和中美有很大的差异。

相比中美航天新势力均为企业家初创,Space One则是由佳能电子、IHI(曾名”石川岛播磨重工”) 宇航公司、清水建设、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四家机构于2018年出资成立的。

IHI是日本老牌军工企业,造船和研制航空发动机有悠久历史。它从1990年代起就是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承包商,研制了日本近30年几乎所有的固体火箭,包括曾为世界最大航天固体火箭的M-V、艾普斯龙固体火箭、H2/H3火箭的固体助推器,以及世界最小航天运载火箭SS-520。Space One卡伊洛斯火箭的研制也是IHI主导。

IHI研制的火箭,从左到右分别为:M-V、H-2B、H-3、艾普斯龙、SS-520、卡伊洛斯(图源:IHI、JAXA等)

可以说,Space One本质上更接近于波音和洛马合资的ULA(联合发射联盟),或中国两大航天集团成立的商业航天子公司,而非完全初创。它不仅继承了母公司尤其是IHI的技术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原有的大公司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无疑,它的价值取向和企业文化与SpaceX或中国民商航天公司会很不一样,叫它航天新势力可能有点勉强。

其实日本有一家真正的航天新势力公司,叫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星际技术)。它从2005年成立至今已近20年,但只发射过7次探空火箭,其中只有三次成功。它还在开发一款小型液体轨道火箭Zero,其首射时间已经从2020年拖到2025年。作为一家草根公司,它的技术力量和融资能力比Space One要差很多,未来更不乐观。

卡伊洛斯首发失败其实很正常。世界各国火箭都需要经历一个可靠性增长过程,即通过多次试飞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达到高可靠性。中国长三乙和欧洲“阿里安娜5”首发都不顺利,但最终都成为了主力火箭。马斯克的“猎鹰一号”连续三次失败,最终撑到了第四次成功,也终成正果。但如果设计存在重大缺陷,且没有足够资金撑到成熟的那一天,结果就会比较悲惨,如“欧罗巴”火箭和苏联N1登月火箭。

卡伊洛斯属于哪种情况?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小固体难度并不大,所用技术都是成熟的,IHI也有丰富经验。后续发射取得成功应该没有悬念。但小火箭单位成本高、市场有限,商业成功不容易。

考虑到日本航天本身规模就不大,商业航天起步晚,政府也没有大手笔的扶植政策,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大公司文化依然影响着全社会的创业氛围,Space One和Interstellar 等公司未来必定会面临许多挑战,尤其在降低成本方面。前方的路并不好走,维珍轨道的倒闭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原文地址:点击